终于为CCD穿上了外衣
今天拿到了试生产的外壳,感觉还不错。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17.jpg
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18.jpg
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19.jpg
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20.jpg
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21.jpg
http://qhy.lamost.org/temp/Dscn2622.jpg
祝贺!
希望丘兄的产品越做越好。为爱好者提供优质实惠的新数码产品。 做工不错外壳怎么定的?
试生产外壳是怎么生产的?是定了一个还是大量?好像单件很难找到做工处的。 如果是圆形的就感觉更好了! 风扇转动产生的震动会不会影响拍摄质量呢? 风扇对拍摄的影响,要看CCD是怎么固定的,我一般是把CCD固定到平台上,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影响。如果是CCD悬空放置,则可能有影响。还要看望远镜是否坚固。这样的外壳工厂不愿意单件加工,因此我做了10来个。由于数量少,价格也比较高。如果能一次做上百个,价格就会下来。但是第一次试做,如果做得太多,万一有问题就都浪费了 可以借鉴有些电脑CPU上的热管散热技术,或者采用半导体制冷!可以参见这篇文章
http://www.chinese-voice.com/qqq/CLKJ.htm#CPU降温之吸星大法--半导体制冷片真经
这样就没有风扇和振动的问题了。 看样子好象电路板部分也没有密封。 成品了!不再是工程样品啰!QHY上一下QQ好吗?看看我的几个问题。 怎样解决ccd结露结霜的问题? 太好了,能帮我弄一套吗? 电路板密封就相对简单了。
只要能有批量成品化生产,那加热塑材料也行的。 结露还是要解决CCD面与后半部的密封问题。 这个外壳已经充分考虑了密封问题和结露问题。CCD前面的孔是一个1.25英寸的滤镜接口。装上一个滤镜后就全密封了。这个滤镜可以是IR滤镜,也可以是H-ALPHA星云滤镜或其他滤镜,也可以是一个全透过的镀膜玻璃滤镜。
剩下可能漏空气的地方是两个插座附近的空隙,需要加胶皮来获得气密性。
盒子里面可以放硅胶。由于是密闭的空间,最后剩余的一点点潮气将首先在制冷器的
铝板上凝结,而不会在CCD表面凝结。因为制冷器的铝板的温度比CCD还低。潮气会优先在最冷的地方凝结。 帮我定一个,有了请马上通知我 密切关注! 俺们原来买的可以升级一个外壳吗? 当然可以。但是原来的CCD的散热器上需要铣一刀才能与这个外壳紧密配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