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始研制远程微型天文台系统
这个系统已经酝酿多时,主要是对城市里光污染恨之入骨。去郊区的机会有非常少,难以发挥手上各种器材的作用,利用率极其低下。现在下决心开始一步一步进行研制这个系统了。基本的构思如下:
1.利用远程桌面进行控制。
2.放在远方的器材包括:一台电脑主机作为服务器,一个EQ5或HYGP赤道仪,配新研制的EQ5控制器和自动导星系统,能够进行60X速的GOTO,两个制冷CCD,其中一个用来做主要拍摄,接望远镜或长镜头,一个用来做定位和环境监测。 一个用于导星的CMOS WEBCAM,一个导星望远镜。
3.具体控制流程:
利用远程桌面软件可以在这边直接操作远方的计算机,效果基本和这边的一样。
远程桌面软件对于传输动态视频图象效果不好,而在利用WEBCAM导星的时候需要首先让星处于WEBCAM的视野中,因此需要传输动态视频图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利用一些视频聊天软件,将视频图象压缩传输。等找到导星后,再启动K3CCD软件,进行自动导星。当然如果能够开发基于网络传输的自动导星软件就更好了
由于赤道仪不能反馈当前的位置,只能依靠最初的位置进行相对的GOTO功能。因此在启动时候需要进行初始定位。这个就由负责定位的制冷CCD完成。该CCD连接一个广角镜头,在开始工作之前首先有这个CCD传输回广角的星空图象,从而可以通过一些明显的星座来判断初始位置。另外,在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导致坐标失效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该CCD拍摄找回。同时,该CCD还可以监测当前的天气情况,是否晴天。
除了基本的天文器材外,还有一个多功能控制器。该控制器负责一些常用的控制功能,比如控制天文台的开启关闭,控制各部分电源的开关,控制两个制冷CCD的信号切换等等
预算:
远程主机: 赛洋 2.4G 256M 内存,80G硬盘,全集成主扳,支持远程电源启动。
2200左右
赤道仪EQ5 或HYGP
<1000
新版控制器和自动导星系统
自制
两个制冷CCD
合计大约4000元
导星WEBCAM
150左右
3寸或5寸导星镜
<800?(或者更大口径的,由于只起导星的作用,可以牺牲成象质量,采用便宜的)
主制冷CCD镜头: 400mm/5.6 APO摄影镜头
二手大约1500
定位CCD广角镜头: 俄罗斯35F2.8 镜头或者监控器材镜头
大约300
可以进行开启和关闭的外壳(用马达控制的箱子)
大约300
多功能系统控制器
大约200
总投资:大约10000-12000 不如为远端观测点PC设置一套计划任务,不是显得更加方便吗。
本地PC主要负责启动远端PC,另外远端PC还要检查导星精度,把坐标数据传输到本地,通过本地软件绘制导星过程,即节省网络流量,同时提高监控的实时性。
最终成本可能会比你的预期低吧。 似乎要另买电动调焦系统?
支持!
新版控制器是带电动调焦系统的.非常支持!
非常好的建议,很多同好早就有这个想法,可惜一直无力开展。现在由高手qhyphoto主持,个人觉得最合适!请大家回帖讨论.由于实际情况肯定会比最初的设想复杂,建议成立一个专门小组负责这件事情,当作一个项目来做。
我的QQ :8097642 这个项目实施起来的确比较复杂,如果能成立一个小团体来做这个事情当然非常好。
就在这里征集希望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好,大家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实现这个梦想。
凡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好都可以参加,可以考虑成立QQ群,或者开一个论坛,或者在牧夫上做一个专板。项目名称我现在想就叫“中国业余远程天文台项目”不知道如何。希望以此提高国内爱好者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现在觉得这个项目尤其需要攻克下面几个难关
1.能够寻找到一个安全而光污染又小的地方,希望晴天比较多,并且要有宽带网
如果有同好住这样的地方,就可以把装置放到那里。成功以后还可以多做几套,分布在国内多个地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天气因素造成的无法观测。
2.希望有编程高手,能够编写支持网络传输的自动导星软件
3.希望有机械设计和加工的高手,能够研制一些必要的结构部件
其他还有很多想法,希望继续和大家探讨 我们论坛会支持这样的研发活动的!
请大家共同出力吧!
有力出力,献计献策。
网络监控和视频传播可用以下程序实现
其实网络监控的程序很多,如pcAnywhere等。可在远程控制电脑,就象本地操作一样。windows Media 编码器可用于视频影像的实时传输,可适应不同的带宽,98下使用7.1 ,2000和xp用9.0
网络要求:服务器要有公网IP地址,并有虚拟域名(花生壳的免费)。 远程监控软件不太好,传送的无用数据太多。内网还好说,没有公网IP的就比较难,最起码远程端要有公网IP。
不过现在有些手机的网络有网内多少时间内免费的说法,可以一试。象我们这里教育系统网络内一个月2000分钟内免费。(入网费用为5元/月)如果用0月租的卡的话一个月就5元就可以每天用1个小时左右。
然后找个有MODEM功能的手机,装上PCanywhere利用MODEM对MODEM的功能就可以了。PCanywhere有使用MODEM的功能。
PS:本人用过手机上网,也用过PCanywhere远程控制,但没用过PCanywhere的MODEM的功能(但知道它有,本人机子上现在还用着PCanywhere) 我在我别墅正在装望远镜,可以提供测试,不过还要等2个月:) 由上面所说的,用手机MODEM来代替宽带网,我想第一个难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第二个难题请2EASY辛苦一下,应该是可能的。我比较关心的是选址问题,因为这要求有个安全,能源又稳定的地方,还要天文条件好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幻想]如果再加上太阳能电池,再装个微波通讯装置,然后去立个项,把它放到天文条件最好的地方--太空,那就好了。 我们应该把问题细化,分散化,然后逐个解决,这样比较好。
另外,协同工作应该是必需的。 最初由 alonzm 发表
我在我别墅正在装望远镜,可以提供测试,不过还要等2个月:)
有没测试过那里的极限星等是多少? 我在实际使用(还不是远程控制,只是普通的拍摄)中发现最麻烦的就是寻找导星,因为导星WEBCAM的视野非常小,这样能够在视野范围内出现亮于8等的星很困难。随便对一个地方几乎碰不到视野内部有星星。我现在的方法是利用相对GOTO功能,先在星图上确认一个拍摄目标附近亮于8等的星,然后输入坐标让望远镜走到这个星那里,然后在导星视野内就应该能出现星,然后锁定目标,开启自动导星功能,就能够进行拍摄了。但如果仅仅凭赤道仪本身的GOTO精度很难准确的GOTO到导星那里,而一但找不到定位基准,就非常麻烦了。解决的方法是利用另一个定位制冷CCD来知道一个相对的基准上去。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经常要观察导星WEBCAM的动态视频图象,而现在的自动导星软件都不支持远程的视频传输,而远程桌面传输动态视频效果不理想 现在我这边可以解决的问题包括:
编写双制冷CCD协同工作的软件,编写CCD与GOTO功能相结合的软件,研制利用串口控制的多功能控制器。一起其他系统电路上的硬件问题。
CCD与GOTO功能结合的软件,就是首先利用定位制冷CCD拍摄一张广角照片,并且根据传感器知道目前赤道仪的大致方位,然后人工判断广角照片上的基准星,只要用鼠标一点基准星的位置,赤道仪就自动GOTO到这个星上去。这样,初试的基准位置就确定了。这个想法就和在SKYMAP上点星然后GOTO一样,只不过点的不是星图,而是实际的星空照片。
这样的方法,好处是可以解决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找不到目标的问题。 关于定位问题,可以在控制器上加入一段复位程序,每次进行观测前先复位一下赤道仪。 只靠机械方式来检测复位精度还不够。必须靠CCD相机拍摄的基准来复位。
而且并不是只是在每次开机的时候复位。在拍摄过程中由于一些意外因素(比如赤道仪空程影响等)也需要复位。但这个复位我不希望完全复位到初始位置,这样速度太慢,我希望只复位到附近的一些基准星上,这时候也得靠定位CCD来获得信息 找到一些资料:http://www.observingstars.com/robotic_observatory_project.htm
http://www.eos-aus.com/rocs.htm
我也有兴趣加入你的小组
我的ICQ:18212533 有gps的硬件可以在goto上用,150美圆一个。只要输入日期就行,不用基准星了。 非常感兴趣,不知以前有一套陈培鲲的书你看过没有,那套书中的世界天文台巡礼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系统,而且据我所知美太平洋天文协会中好象有人搞过,强力支持QQ1417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