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大口径是不是这种镜子比较爽?
1。 2。 这种镜子是不是和牛,马镜子比,不需要适应气温? 你打算也搞一个吗?酷! 开放式结构,热平衡快点?
这东东
没双轴电跟,大概就是高能玩具了。星在视场里飞呢。 我听有这种镜子的人的说法。
一般看行星也就用到400倍(这个Seeing很难找),所以经纬台手动跟踪就够了。
主要是用来看星云,星系,到底口径大。 另外这种开发式的镜子,周边光线的影响也大一点。
似乎过马路有个这种镜子。 恩 最初由 小蔡 发表
这种镜子是不是和牛,马镜子比,不需要适应气温?
这种不就是道步森牛反镜子吗? 好象是Obsession的。 能解决自动跟踪的问题吗? 呵呵,小蔡兄开始滑向发烧的深渊.............
我来放点毒.............
望远镜这东西,在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是一寸粗,一寸强
口径是最关键的。有了口径,就有聚光能力,就有分辨率
深空我就不多说了,有那么多人不惜代价上到32英寸以上的口径
行星和最基本的月球观测,大口径的威力也是很明显的。用我的31CM镜子,土星,火星,月球上到600-800x是很经常的。看到土星充满1/4的视野,那种震撼无法描述(当然视宁度要好)。月球在低倍(200-300x)时质感非常突出,而高倍就象身在阿波罗的着陆仓中。毕竟在800x的时候,视觉上离月面只有475公里:)
木星就比较复杂了,对视宁度的要求要高许多。一般认为240x是得到较好反差的极限,也是我最常用的倍率。但有一个特别的夜晚,大气出奇的宁静。在450X下木星就象卡西尼拍回的照片。那么清晰,那么细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忘记了自己身在地球。大红斑拖着巨大的扰流感觉就象在高速运动。而赤道区的蓝色Festoon呈现出细微的丝状结构........
当然视宁度永远都是地面观测的大敌。但当条件合适的时候,大望远镜会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就象以前在S&T上读到,在上世纪中叶(还是初?记不住了)一次火星大冲里,天文学家通过2.5米的望远镜观测火星,在半个小时里大气好像消失了。天文学家们可以用到3000x观测火星,细节之多使得素描无法下手。而就在那时候,他们发现火星上原来没有运河,原来看到的运河都变成了细小的点状结构..........
:)
过马路
http://planets.lamost.org
精彩!
好文! 过马路 毒啊,真是毒啊。:D
严重中毒,学习中。 过马路兄有眼福啊。呵呵
看了你的描述,羡慕死了。哈哈 >>看到土星充满1/4的视野,那种震撼无法描述(当然视宁度要好)。
-------------------------------
尤其这一句,毒啊,我看个土星最多才黄豆大,如果高倍就太暗了,也过剩了。
看来大口径还是好。:D 呵呵,我淘了个340mm(13.4英寸)的镜片,有空一定搞个镜子。 最初由 lymex 发表
呵呵,我淘了个340mm(13.4英寸)的镜片,有空一定搞个镜子。
最好早点干,我配合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