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密云拍摄的Q4
拍摄地点在密云石搪路。使用58mm标头接QHY制冷CCD。曝光曝光480秒。单张
感觉通过8分钟的曝光,能够拍摄出比较长的彗尾,但背景还是不够黑,一些彗星更暗的细节被背景淹没了。或者需要多叠几张在进行处理,把一些细节再分辨出来
http://qhy.lamost.org/pic/z1-e.jpg 很棒,没想到彗尾变这么长了!
邱博士的CCD也有同心圆断裂现象? 彗尾的确很长啊。
请问什么是同心圆断裂现象?是指图上亮星裂开的那个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太出色拉, 尤其是赤道仪+CCD的表现, 实在完美。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再来一张叠加的
叠加5张一共连续拍摄了10多张彗星的,所以用掉5张以后还有多的
http://qhy.lamost.org/pic/stack1.bmp 叠加后彗尾明显很多
进一步处理以后
http://qhy.lamost.org/pic/stack1s.jpg 那天晚上几乎用肉眼就能看见彗星,用双筒和单筒看效果更好,能直接看见彗尾。还是郊区的观测条件好啊! 标头也能拍出如些壮观Q4____QHY制冷CCD犀利哇。5月22晚肉眼仍可看Q4,试用俄200/4尤比切尔长焦接20mm广角目镜/接标头单反机械相机/ISO400拍Q4___分别8分钟、20分钟、30分钟EQ4手动跟踪,结果:惨不忍睹___都呈暗而不亮的小毛毛虫。真该拥有QHYCCD如果经济允许。 还是ccd强啊,请问什么是同心圆断裂现象啊?◎ 强!这要是用短焦APO望远镜,再加上优良的跟踪,找个大气宁静光害小的地方,无敌了! 同心圆撕裂?是不是因为光圈叶片造成的星芒? 也用标头,没有CCD的Q4也就成了芝麻与西瓜之比。同心圆是否为镜头"场差"造成?我用的海鸥标头同心圆现象更明显,贴上5月21晚ISO400/EQ4跟踪8分钟所拍Q4献丑请教。 帖扫描7寸照,同心圆更明显,什么造成? 看不出同心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