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eKing 发表于 2012-10-15 10:32

看看

b0074053 发表于 2012-10-15 10:36

看看是什么

sktang 发表于 2012-10-15 10:46

m33

Deepfield 发表于 2012-10-15 10:48

本帖最后由 Deepfield 于 2012-10-15 10:55 编辑

拍得不错,不过暗场还是应该拍一下的。

Deepfield 发表于 2012-10-15 10:55

本帖最后由 Deepfield 于 2012-10-15 11:51 编辑

感觉单张曝光再足些会不会更好处理,楼主iso是多少的?前几天收到yiwang同好拍的单张M33,他用105/670的镜子,曝光是iso1600, 20分钟,这样的曝光原片直方图也就在1/3的地方。他用的是500D,我改的制冷。


leosky 发表于 2012-10-15 10:58

回帖看图

呆萌de校长 发表于 2012-10-15 11:03

顿时对小黑有信心了 O(∩_∩)O哈哈~

阳光利群 发表于 2012-10-15 11:06

来顶一下

峰峰无敌 发表于 2012-10-15 11:07

学习下!!!!

峰峰无敌 发表于 2012-10-15 11:07

Synta Reflector 150/750?是信达的小黑吗?

weiguoshi2002 发表于 2012-10-15 11:13

John陆 发表于 2012-10-15 11:13

看看效果先

呆萌de校长 发表于 2012-10-15 11:15

请问:用80/400导星有点大吗    和50/300,50/220那些小的有啥区别

一思佛 发表于 2012-10-15 11:21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

草薙猪 发表于 2012-10-15 11:36



tianwenmi 发表于 2012-10-15 11:37

不错啊,效果感觉好

大家族 发表于 2012-10-15 11:37

::070821_03.jpg::

橙子张 发表于 2012-10-15 11:55

::070821_16.jpg::

JoshuaShaw 发表于 2012-10-15 12:00

本帖最后由 JoshuaShaw 于 2012-10-15 12:19 编辑

绿城501 发表于 2012-10-15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用80/400导星有点大吗    和50/300,50/220那些小的有啥区别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

导星无非两点:
1. 找导星
2. 导星精度

对于找导星,实际上是两个因素决定的:
i. 成像中,星星越亮,越好找被导星;
ii. 成像范围,越大找到被导星;
iii. CCD的量子效率,越高,越能分辨暗弱的被导星。
对成像范围,又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望远镜的像场 & CCD的尺寸

在导星镜F值一致的时候,星的亮度是一样的。比如80/400是F5,50/300是F6,50/220是F4.4
成像范围内,我没具体计算。这个不同的导星镜的像场不一样大。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导星CCD的尺寸1/2,1/3英寸来说,成像范围主要和CCD的面积有关系,和镜子的像场大小没关系。

基于上面的假设。上面这些导星镜可以看到的星点的亮度,50/220 > 80/400 > 50/300。


下面讨论导星精度:

导星精度和三个事有关系
1. 软件算法
2. CCD的像素密度
3. 导星镜的焦距

对于1就不说了。
2的话,CCD像素密度越高,导星精度越高
3的话,导星镜的焦距越长,导星精度越高

但是导星精度也有一个极限值。这个极限值是由摄星CCD的像素密度决定。

所以要想导星精度高,你需要细密的导星CCD,需要长焦距的导星镜。但是无限增加导星镜焦距,不考虑导星镜的焦比(F),会不利于找到被导星,同时也不能无限提高你的导星镜度。

所以基于以上认识,对于导星镜,你需要一个起码的焦距。这个焦距可能是220,可能是300,也可能是400。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想让被导星更容易被发现,你需要做的包括
1. 加导星镜口径,缩小导星镜焦比,提高星点亮度。
2. 增加导星CCD的尺寸。
3. 提高导星CCD的两字效率

我资金有限,碰巧对HEQ5PRO还比较有信心。

所以我就用便宜的导星CCD(SPC900 NC)。用大口径的导星镜。

洛神 发表于 2012-10-15 12:09

看图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小黑之M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