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凌晨北京城区星轨+木星
这段时间其实一直在拍木星,但成功率都比较低。所以净发一些星轨星野凑数。13号晚上出差回京,路上看到晴天,感觉还好,虽然比较累,还是下决心搬镜子下楼了,再不拍,天冷了更不好拍了。直接上图吧,星轨是10秒一张,拍了200多张,前后拍了几张星野,叠加后感觉效果不好,就不上了。最近一直在用5秒、10秒拍星野,其实是想抓张流星的,可惜一直没拍到过。
木星是最近感觉效果最好的几张了,可比起 坐照 大神 和拆窗户装望远镜的W版主。。。。。。其实是很不好意思发上来的。。。。。。
星特朗4SE +装了一段延长管的2X巴罗,130MM黄金版,每张约拍1600帧,800帧AviStack2叠加。
根据W版主的教程贴,分别用AviStack2和AutoStakkert叠加了木星,还是觉得AviStack2叠加得比较好。但AviStack2对视频质量要求略高。
luckylz 发表于 2012-10-16 1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同样是4SE的镜子,请教楼主几个问题。麻烦抽空解答一下,谢谢!
1. 你拍摄木星的时候,用的什么校准模式 ...
我同样是4SE的镜子,请教楼主几个问题。麻烦抽空解答一下,谢谢!
1. 你拍摄木星的时候,用的什么校准模式?就是那个——星空校准,3星,2星校准,太阳系校准等;
2. 跟踪时,多久会跟丢木星?
3. 赤道仪楔有没升起,刻度如何设置的?
1、只拍摄木星就用太阳系校准。
2、3X时,拍 不了2000帧就跑了,很快。3、没升,从没升过。
拍的真好 我同样是4SE的镜子,请教楼主几个问题。麻烦抽空解答一下,谢谢!
1. 你拍摄木星的时候,用的什么校准模式?就是那个——星空校准,3星,2星校准,太阳系校准等;
2. 跟踪时,多久会跟丢木星?
3. 赤道仪楔有没升起,刻度如何设置的?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2-10-16 1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细腻!
4寸镜子不错
感觉130MM驱动升级后比以前好用不少。另外还是不够灵敏,是不是我买错了型号呀?拍行星哪款最好?
真不错 同城好友 很细腻!
4寸镜子不错 果子小语 发表于 2012-10-16 0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星轨是用什么软件叠加的呢?楼主加了光害滤镜的吧?是什么牌的呢?
用RAW格式拍的,软件调色温,存储成Tif格式,用Startrails叠加。没有光害滤镜,半夜出去光害就小了。
请问星轨是用什么软件叠加的呢?楼主加了光害滤镜的吧?是什么牌的呢? 好漂亮的木星呀 很好, 非常棒 木星非常完美。 huofeng00 发表于 2012-10-16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RAW格式拍的,软件调色温,存储成Tif格式,用Startrails叠加。没有光害滤镜,半夜出去光害就小了。
...
哦,原来如此,没滤镜就这效果很不错啊~
我是看颜色以为加了滤镜呢。。
huofeng00 发表于 2012-10-16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只拍摄木星就用太阳系校准。
2、3X时,拍 不了2000帧就跑了,很快。3、没升,从没升过。
原来goto的经纬仪都有着通病呀 我的小小黑3X 跟踪时间大概是2分钟多一点吧 (因为我拍的时候是设置的2分钟限制拍完后 木星还在视野范围内一阵子) luckylz 发表于 2012-10-16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论上4SE有赤道仪模式,是可以解决旋场的问题的。难点是怎样对极轴和跟踪。目前我“假设”需要用偏移法 ...
偏移法对极轴、CCD导星、电脑控制跟踪。。。。。。。。。。::070821_14.jpg::完全不懂。我是想先把行星拍好了,再慢慢研究这些了。实在不行就换赤道仪吧,可是4SE的一大优势是搬起来就能走,使用率会高一点。 luckylz 发表于 2012-10-16 15: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00/30fps=66秒,好像也比我的略好一些。看来4SE的“太阳系”跟踪精度,是普遍的不太好啊!
...
::070821_20.jpg::是啊,我还尝试过深空呢,完全实现不了。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2-10-16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灵敏度的话 肯定ASI120MM最高呀
130相对来说 还是可以的
::070821_11.jpg::我买的时候就没仔细看介绍。。。。以为黄金版就是最好的。。。。。
huofeng00 发表于 2012-10-16 1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我还尝试过深空呢,完全实现不了。
理论上4SE有赤道仪模式,是可以解决旋场的问题的。难点是怎样对极轴和跟踪。目前我“假设”需要用偏移法对极轴、CCD导星、电脑控制跟踪。当然,这只是个假设,还没有真正的测试过。 huofeng00 发表于 2012-10-16 1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130MM驱动升级后比以前好用不少。另外还是不够灵敏,是不是我买错了型号呀?拍行星哪款最好?
...
灵敏度的话 肯定ASI120MM最高呀
130相对来说 还是可以的
但天文拍摄 肯定越高越好 呵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