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0-25 10:45

联星系统行星简介,包括最近的几颗的数据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2-10-27 19:55 编辑

联星行星是一类处于联星系统之中,并环绕两颗恒星而非其中一颗运转的行星(目前没有发现有三颗恒星在很近距离上绕转的实例,理论上也是不稳定的三体问题,所以即便是三合星系统的行星也最多只能围绕其中的两颗运转,第三颗恒星势必在很远的位置上)。考虑到联星之间较近的距离和运行轨道,该类行星只能在联星相互公转的轨道之外形成。目前确定存在环联星运转行星的联星系统有17个:PSR B1620-26、开普勒16b、开普勒34、开普勒35、开普勒38、开普勒47、Ross 458、室女座DT、室女座NY、狮子座DP、天炉座UZ、雕具座RR、宝瓶座HU、巨蛇座NN、室女座HW、NSVS 1425和PH1(KIC 4862625)。

发现在搜寻系外行星的最初几年时间里,科学家普遍认为联星系统中根本不会存在行星(更不用说相互距离很近的联星)。但是,某些发现了行星的联星系统(如天鹅座16)证明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003年,发现了第一颗被证实存在于联星系统中的系外行星PSR B1620-26c。该行星所在的联星系统包含一颗脉冲星和一颗白矮星,两者在相距约1天文单位的轨道上相互公转。该行星被归类为脉冲星行星,目前只发现了四颗该类行星。

1999年,科学家宣称通过引力微透镜法发现了一颗环绕一对紧密联星——MACHO-1997-BLG-41运转的行星。当时他们发现该行星的轨道距离联星系统较远,不过,后来的观测发现其轨道向内收缩了。由于引力微透镜再次发生的概率极低,从而无法再次确认数据,所以这颗潜在的系外行星在发现13年后还没能成为已证实的系外行星。

2000年,人们又猜测在天龙座CM联星系统中存在着一颗巨行星,其公转周期在750-1050个地球日之间。虽然至今仍未确定在该联星系统中存在行星,但是科学家们断定确定该系统中存在行星只是时间问题。

2007年,科学家在HD 98800系统中发现了一个由尘埃构成的圆环,其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环联星运转行星。HD 98800不是一个简单的联星系统,而是由两个相互围绕公转的联星系统构成的。其中一个子联星系统中包含了这个圆环。

2008年,科学家证实在室女座HW中存在着一颗环绕联星系统运转的行星(同样围绕该系统运转的还有一颗褐矮星)。这颗行星——室女座HWc的质量比木星还大,环绕两颗母星运转的公转周期为9年。

2012年10月,发现了3组联星系统星系,数据分别在下图。Kepler-47(AB)的最外的c星是一颗处于适居带的气态巨星,KIC 4862625(PH1)是两组双星组成的四合星系统,NSVS 1426 (AB)则是更罕见的脉冲星双星,它们的两颗行星是用脉冲星计时法发现的,脉冲星计时法也是第一个正式发现系外行星取得成功应用的方法,但是发现的数量较少。


科幻作品中的环联星运转行星在《星球大战》中,天行者阿纳金的故乡塔图因即是一颗环联星运转行星。

最近发现的几个联星系统的数据:



李灼 发表于 2012-10-25 10:57

围绕联星运转的行星的轨道有可能不是规则的椭圆形的吧——因为其围绕的引力体(联星)的质心位置应该是在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变化会不会使行星的轨道变成不规则曲线?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2-10-25 11:25

额,看来以后要好好学习了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2-10-25 11:47

K47(AB)c的周期和位置不错,进入宜居带了,后面就看它的造化了:victory:

空隐澈 发表于 2012-10-25 11:48

还真是高深

HJQLJM 发表于 2012-10-25 12:43

看过文章后,自己像成了外星人,看不懂地球人在写什么!::070821_11.jpg::

[1-(v/c)^2] 发表于 2012-10-27 12:14

terrific!!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18

楼主那个《阿凡达》的日出演示动画,其实模拟的就是K47(AB)c的情形

另外,“双双星”看起来总是充满喜感 ;P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21

本帖最后由 智子 于 2012-10-27 20:45 编辑

仔细想了想,还是不太对,楼主的《阿凡达》演示动画应该不甚现实才对。如果双星是密近型的,那看上去差距就不该那么大,而南门二这样的疏离型双星,疏离程度又不太够,不足以形成气态巨星。

所以楼主是不是考虑什么时候再做一个演示动画,专门来模拟K47(AB)c的情形? ;P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27

本帖最后由 智子 于 2012-10-27 20:45 编辑

李灼 发表于 2012-10-25 10:57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围绕联星运转的行星的轨道有可能不是规则的椭圆形的吧——因为其围绕的引力体(联星)的质心位置应该是在随 ...



基本就是这样 ::42::

在这样的类地行星上种庄稼基本是高精尖产业,因为要总结出一部长久稳定且准确管用的历法进而指导农业生产将会非常困难……

也许这样的类地行星上只会出现游牧文明或以肉食动物占据主导地位的狩猎文明,平时逐水草而居,或者逐猎物群的迁徙而居,要想诞生工业化文明会付出更漫长的时间代价,甚至根本不可能……

轨道不稳定,温度就不稳定,季节变化更加极端化和无序化,这样一来生物体的健壮成为最优势的基因,对于发展智力型的生物群落也有不利影响……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10-27 21:53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就是这样

在这样的类地行星上种庄稼基本是高精尖产业,因为要总结出一部长久稳定且准确管 ...

图中这样的系统是不稳定的,容易产生混沌效应。

事实上,我以前说过,必须是密近双星系统才好。假如太阳系中,另一个太阳在水星轨道,金星的轨道当然不稳定了,地球轨道也不会稳定的。
轨道长期摆动的行星,对生命是很不友好的。

简单地说,我认为生命在宇宙中是奇迹,而绝不可能是普遍现象。

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0-27 22:57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仔细想了想,还是不太对,楼主的《阿凡达》演示动画应该不甚现实才对。如果双星是密近型的,那看上去差距就 ...

Kepler-47(AB)是食双星系统,这个容易。但KIC 4862625系统才是四合星,我一直尝试做个模拟,
但是缺的数据太多,文献里面轨道和周期的数据几乎没有让我情何以堪啊。

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0-27 23:46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2-10-28 00:02 编辑

智子 发表于 2012-10-27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那个《阿凡达》的日出演示动画,其实模拟的就是K47(AB)c的情形

另外,“双双星”看起来总是充满喜感 ; ...
应你的要求,我就凑了一些数据,还是做了一个PH1行星的四合星系统
PH1行星所属的四合星系统KIC 4862625

景云 发表于 2012-10-29 11:13

学习了!

gliese581 发表于 2012-11-4 06:28

联星系统是双类太阳恒星MS没有,大多数都是有红矮星的

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1-4 09:32

gliese581 发表于 2012-11-4 06: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联星系统是双类太阳恒星MS没有,大多数都是有红矮星的

两个都是类太阳的应该不少,比如南门二,但大部份还是双红矮星,或双棕矮星。
实际上,两个恒星质量差不多的密近双星系统是很少的,一般密近双星都差异很大,
所以图塔因上那种两个差不多太阳的情况是很罕见的。

gliese581 发表于 2012-11-10 15:41

表格里上面一栏是NSVS 1425,下面是NSVS 1426,到底是25还是26?另外那家伙是个传说中的B型脉冲亚矮星和脉冲白矮星的组合?那可以说是第二个发现的白矮星行星了

索理客 发表于 2012-11-10 18:04

gliese581 发表于 2012-11-10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表格里上面一栏是NSVS 1425,下面是NSVS 1426,到底是25还是26?另外那家伙是个传说中的B型脉冲亚矮星和脉冲白 ...

NSVS 142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星系统行星简介,包括最近的几颗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