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sky 发表于 2012-11-28 01:16

二十一世纪彗星风云录(连载)文字精简版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2-2 21:42 编辑

Comet C/2000 WM1 (LINEAR)


LINEAR在12月16.07拍摄的照片上发现一颗17.8等的小行星状天体,获得2000 WM1的编号,通过初步的观测,反推到11月16日和18日的照片上也有这个目标。霍普金斯山史密森天体物理天文台的T. B. Spahr在12月20.15的图像上观测到10角秒的彗发,并有一条长约10-20角秒,暗弱、扩散的彗尾,P.A.45度。这颗彗星将于2002年1月22.78通过0.55 AU的近日点,预报亮度4等,这将是二十一世纪第一颗肉眼可见的新彗星,可惜彗星最亮时位于南半球。12月22-29日,日本A. Nakamura观测到彗星亮度18.0-18.1,并有直径0.25弧分的彗发,2001年1月6-24日,日本的A. Akahori观测到的亮度是17.6-17.9等,彗发直径0.15-0.2弧分。彗星逐渐增亮,到8月底,目视星等稍微超过13等,而CCD图像显示6月中旬,彗星有一条淡淡的尾巴,长约25角秒,8月底至9月初接近2弧分。10月初,彗星亮度接近11等,月底接近9.5等。11月,彗星快速增亮,从月初的9.5等变为月底的6等,有趣的是,增亮的速度超过了预期,不知道能否够延续这种势头。与此同时,彗星也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澳大利亚的Michael Jäger在16日拍到一条很窄的反向彗尾。接下来几天其它的观测者证实了这一现象,意大利的Giovanni Sostero使用8英吋斯密特-卡塞格林折反射镜也在16日观测到这个类似于“喷射”的结构,他说长度约0.6弧分,指向145度。12月上旬,彗星向南移动,北半球的观测者只能在彗星落下前观测很短的时间,到了中旬,北半球最后观测到彗星,亮度估计为5等,直径大约20弧分,尾巴长度超过一度。12月末和2002年一月初,由于彗星在接近太阳同时又在远离地球,亮度维持在6等左右。1月22日彗星通过近日点,观测者给出的彗星亮度在6.2-6.3等,之后彗星应该开始变暗。令人惊讶的是,彗星在1月27-28日突然增亮到4.6-4.8等,有趣的是,这个趋势还未结束,澳大利亚的Michael Mattiazzo发现彗星在1月29.78亮度达到3等,接下来的几天,南半球的观测者看到彗星最亮达到2.5等,之后才逐渐黯淡。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1-28 01:17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1-28 02:11 编辑

Comet C/2001 A2 (LINEAR)2001年1月15日,LINEAR 在NEO Confirmation页面公布了一个小行星目标,而P. Pravec和 L. Sarounova在16.0UT拍摄的CCD图像上观测到0.3弧分的彗发,M. Tichy 和 M. Kocer在16.9UT的照片上观测到10角秒的昏暗彗发,总亮度17.2等。这个目标也在1月3.31和5日的照片上找到对应,轨道表明彗星将在5月24日从0.8AU过近日点。澳大利亚的M. Mattiazzo报告彗星3月30.5UT之前的24小时,彗星经历了总亮度增亮约2.5等的快速变化,彗星凝聚度也变大,从多个观测者的报告看,彗星在这期间从11等增亮到8等。4月30.12 UT,亚利桑那州月球与行星实验室的专家报告使用1.54米反射望远镜曝光60秒的R波段照片上显示出双核,亮度几乎相同,分布在相隔3".5的东西连线上,两个组成部分高度浓缩,而该望远镜4月24.14拍摄的图像上只显示出一个核。目视观测彗星从4月20日到月底,彗星亮度从7.2增亮到6.3等。5月9.3 UT,昆士兰的J. Broughton,使用他的0.25米斯密特-卡塞格林折反射镜显示在西边较亮的核m2 = 14.7,另外一个核暗0.3等,在P.A.100度方向距离约5"。5月10日情况差不多,5月11.3日,西边的核心增亮到m2 = 13.2,东边的核心消失,5月12.4,西边的核心变暗到m2接近14等,而另一个在p.a. 100度,亮度暗约2等。目视观测彗星5月9日约为6.2等,到5月15日为5.4等。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专家报告,5月14.98 UT使用8.2米甚大望远镜R波段获得的两个核心图像,东边的核心(component A)在B核p.a. 105距离12".6,暗1等。两个核心独立的彗发在反日向拉长。5月16.98 UT,核心之间的距离增加到14".6,向日方的核心似乎分裂成距离1"的碎片,核心和彗发亮度分布相似,显示有大量的尘埃扩散。喷气实验室Z. Sekanina分析指出,根据4月30日到5月18日的碎片观测测报告和测量数据,分裂发生在3月29.9 +/- 1.6 UT,并给出了今后碎片的变化预测。5月目视观测彗星亮度稍暗于5等,14日有报告可能观测到狭窄的离子尾,明显的部分长约1度,可隐约看到在p.a. 133延伸到4度。5月15.4发生了断尾,可以在离彗发1.5度左右看到弥漫状的云气。5月17日,Michael Mattiazzo报告彗尾长1.6度,彗星肉眼可见,截止到21日,彗星亮度仍然在5等左右。31日Andrew Pearce报告彗星增亮到4.8等,有一条1.5度的长尾,彗发呈现出明显的蓝绿色。6月11.91Andrew报告彗星进一步增亮,彗发3.6等,使用20x80双筒镜可以看到1.7度长的彗尾。6月30日彗星从距离地球0.24 AU 的地方经过,Giovanni Sostero报告彗星7月1日5.3等,彗发凝聚,直径11 ',7月10日5.5等,7月12日又出现爆发,在剑桥肉眼可见。8月彗星变暗,在银河背景上观测比较困难,亮度降到9等,DC 1 – 2,直径6',8月28日亮度10.8等,dc1,直径2.3'。从879个观测数据得到彗星亮度变化公式7.3 + 5 log d + 10.6 log r。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1-28 23:12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2-1 02:58 编辑

2001 Q4 NEAT      NEAT计划1.2米斯密特望远镜8月24.40拍摄的CCD照片上发现一颗20等彗星,24、26、27日的照片显示为均匀的星云状,直径8",总亮度17.3-17.8等。      IAU Circular No. 7695 (2001 August 28)首次公布了这颗彗星,但是给出了一个不很确定的轨道,彗星可能在2005年8月25日通过近日点,近日距稍超过4AU,这是因为彗星移动非常缓慢,马斯登的轨道显示彗星发现时距离太阳可能超过11AU。Kazuo Kinoshita9月5日在他的网站发布了新的轨道根数,使用了8月24-31日的25个观测数据,表明彗星将在2004年5月23日从0.99AU通过近日点,显示彗星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明亮的目标。9月10日IAU Circular No. 7711确定了Kazuo Kinoshita的计算,彗星于2004年5月26日通过1AU的近日点。格林还写道,近日点日期还有几个星期的不确定误差,但这颗彗星2004年5-6月期间可能成为一个普通双筒望远镜甚至肉眼目标,彗星发现时离太阳10.1AU。2001年末到2002年,彗星慢慢增亮,2003年初,彗星仍暗于15等,但是稳定增长。5月底达到14等,7月初13等,9月中旬12等,从9月开始,南半球的天文爱好者开始目视跟踪观测,彗发直径在0.6-1.2弧分,爱好者7月的CCD照片也呈现指向北方的扇形短尾。9月底,这条尾巴向西北延伸出0.8弧分,2003年结束时,彗星亮度超过10等,直径约2弧分,一条微弱的扇形彗尾向东伸展4弧分。      CBAT预测彗星5月中旬亮度最大可到0.9等,虽然几个月都没有更新亮度参数,但一些有经验的天文爱好者密切监视着这颗彗星。德国的Andreas Kammerer查看了到2003年11月所有的观测数据,推测彗星的最大亮度可达2等,日本Seiichi Yoshida也根据过去的观测认为最大亮度可达到2等。    进入2004年,彗星继续稳步增亮,2月中旬8等,3月中旬7等,4月初6等,而在中旬前达到5等,这期间彗发也在变大,2月初2弧分,3月中旬5弧分,4月开始的时候10弧分,4月中旬15弧分。    彗星终于在5月3/4日晚上出现在北半球天文爱好者的视野,美国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夏威夷的观测者,在大犬座ε星下方很低的高度看到了彗星,大部分观测者形容彗星直径7到10弧分,很像个球状星团,尾巴很难看到。同时,南半球的观测者给出的亮度在3.2-3.6等之间,彗星在5月6日通过近地点,接下来的一周对北半球的观测者来说快速升高,在黑暗的环境下,观测者指出亮度达到2.8至3等,彗发直径一般估计为20-30弧分,最初尾巴很短,但很快变长并有活跃的丝状结构,此外,很多观测者指出,彗发向阳面的一侧异常明亮,很多处理后的数字照片显示出包围核心的壳状结构。5月中旬期间,因为彗星展现出很大的彗发,导致许多亮度估计的差异,星等数据有1等左右的差别,平均亮度约3.4等,彗发直径25-30弧分。彗星逐渐变暗,5月18日4等,5月25日大约5等,最后日期彗发直径估计10-15弧分。     英国的观测者描述,5月10日,20x80双筒镜中彗星亮度4等,彗发直径15弧分,凝聚度5,尾巴长0.5度,5月16-23日,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观测,16日使用10x25双筒镜看到2.7度长的彗尾,亮度3.5等,20日变暗到4.4等,1.5度长的尾巴,它继续缓慢变暗,6月12日6.1等,仍然有一条0.5度的暗弱彗尾。8月中旬变暗至8.5等,但仍然可以用双筒镜观测,9月中旬就需要使用望远镜观测了,9月18日用30厘米反射镜估计亮度10.2等。

超超燃 发表于 2012-11-29 16:04

酥胸把沙发跟板凳都自己坐了~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1-29 21:10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2-2 12:01 编辑

2002 C1 Ikeya-Zhang


    不用说,谁都知道发现者之一的大名,河南省开封市的张大庆,中国业余天文爱好者第一颗目视新彗星的发现者,并和池谷—关大彗星的发现者之一池谷薰共享发现权,我和张大庆有多年的交往并且一起在目视寻彗领域进行过交流和探讨,目前所使用的20CM F4牛反也是出自张大庆之手制作。       2002年2月1日傍晚,张大庆来到北郊黄河大堤的临时观测点,使用20cm f/4.4和28x反射镜进行长达十年半的第518次彗星搜索,19时10分开始对着西边天空搜索,19时15分,视场中出现一团暗淡朦胧的云雾状天体,亮度约8-9等,通过核对《全天星图2000.0》,这个位置没有已知的深空天体,仔细核对更加详细的《Sky Atlas 2000.0》,记录下估算坐标,经过一番周折打通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老师的电话,汇报了情况,随后也联系了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并在家中查阅了已知的彗星信息,朱进和王思潮都通过电子邮件向IAU天文电报中央局的布赖恩·马斯登主任转发了张大庆的发现,22点,朱进转来了马斯登回复的电子邮件,确认了独立发现,并告知日本的池谷薰早1小时28分也独立报告了这个目标。       2月2日晚,张大庆又来到观测点测量了彗星的一些数据,亮度8.8等,彗发直径3’ 凝结度4,与此同时,朱进等也在北京天文台进行了CCD成像观测和精确位置测定。       2月3日早上7点,朱进打来电话报喜,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池谷-张,编号C/2002C1。另外,巴西萨尔瓦多省的天文爱好者保罗·雷蒙多(Paulo Raymundo)也独立发现此彗星,但因为已超过24小时,因此不获IAU的认可。(以上参考了张大庆撰写的《C/2002C1 池谷-张彗星的发现 》一文)    彗星的轨道根数表明,池谷-张于2002年3月18日从距离0.5AU通过近日点,彗星会变得比较明亮。马斯登和日本彗星专家S. Nakano通过对比,注意到池谷-张彗星和C/1661 C1有相似轨道,并确定为同一颗彗星的回归,周期从341年变为现在的367年,并获得了周期彗星编号153P/Ikeya-Zhang。江苏「吴江县志」第十五卷记载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四(1661年2月2日)夜,彗星见东南,指西北  江苏「璜泾志稿」第七卷记录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1661年2月6日),彗星见,自东南扫至西北上海「松江府志」第80卷记载清世祖顺治十八年正月(1661年1月2日-2月28日)彗星见 除中国的记录之外,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Johannes Hevelius)也曾对1661年出现的光亮彗星作记录。       2月14日,彗星亮度7.1等,18日6.8等,20日6.4等,21日6.3等,24日6等,26日5.9等,pa85有一条9' 的离子尾,28日5.3-5.6等,pa 65 有0.5度尾,3月3日,彗星4.8等,肉眼可见,4-6日,彗星5.2等,3月21日,3.6等,7x50双筒镜可见2.6度尾,5月1日肉眼观察4.5等,5月22日6.1等,5月31日6.4等,7月中旬彗星大约9.5等,非常弥散。    月球和行星实验室的C. W. Hergenrother在3月3-10日,以及意大利的G. Masi在9日观测到彗核向阳面30"有一个尘埃壳,显示了两个活跃喷口。4月20日,3.5-m TNG reflector通过高分辨率摄谱仪观测到从核心区域向彗尾方向延伸约4000公里的钠元素组成的喷流。     中野主一和长谷川通过C/1661 C1和C/2002 C1的联系发现了877年2月出现的彗星为同一颗,并确定了1273年2月的回归对应, 并给出几次回归的近日点日期:2002年3月18.98,1661年1月18.98,1273年2月4.79,877年2月13.66.,还认为彗星在458年7月31日、88年5月、公元前269年12月回归。      877年2月11日日本观测到这颗彗星黄昏出现在仙女座a星附近(Sandai Jitsuroku, Kanda, p.484),同时这颗彗星在欧洲西方天空出现了15天(Chronicon Navaliciense, Pingre, p.350),另外一些记录877年欧洲在早晨看到这颗彗星,不管如何,这彗星也在傍晚天空可见,3月初天文曙暮光后的黄昏看起来是颗明亮的彗星(3等)。    在联系877-2002年之间的轨道时,还发现了日本和韩国1273年一颗同样的彗星,日本在2月5日看到彗星位于黄昏后的西边天空(Moromori-ki, Kanda, p.547),而韩国2月17日看到彗星位于黎明的东方天空( Koryo-sa),彗星在1273年2月4.8.过近日点。通过电脑筛一些轨道参数暗示,1532年的彗星也与此相关,可能是母体在1000年分裂产生的碎片,值得进一步沿轨道搜索其它的可能碎片。    这里是摘录的Gary Kronk在彗星志卷一关于C/1661 C1的记录:发现:1661年2月3.2, (D=0.62 AU, r=0.48 AU, Elong.=23 deg.),最后观测3月28.1 (D=0.99 AU, r=1.39 AU, Elong.=88 deg.),最接近地球:1月29日(0.6062 AU)。    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1668)提供了这颗彗星更多的观测记录,他在1661年2月3.2曙光开始后不久发现,后几天赫维留估计尾长为6度,彗星位于天鹰座a附近,赫维留指还指出,直到2月20日,彗星有多个核的结构,3月28.1赫维留最后一次观测到这颗彗星。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Eberhard Welper 2月8日第一次观测到彗星,尾长5度,垂直于地平线,9日和0日,彗尾基本从地平线垂直延伸,西边略微倾斜,由于长时间的糟糕天气,Welper最后一次看到彗星是2月11日。新法兰西(现在的加拿大)传教士Jerome Lalemant在旅行日记中46卷写到这颗彗星,他说“这颗彗星从一月底到三月初可见,这是灾难的先兆,它的尾巴向西方延伸,指着我们,似乎在威胁我们”,他接着说:“它由在天鹰座西向东移动”。加拿大魁北克修道院院长Marie de l'Incarnation 1661年9月给她儿子写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这颗彗星:“出现了一颗彗星,像杆子一样指向地球,大约凌晨两三点钟出现,六七天后消失。
补充:
T   =877 Feb. 13.65776 TT       Epoch =   877 Feb. 28.0 TT
Peri. =35.13037                     e =    0.9907004
Node=93.37947    (2000.0)         a =   56.2815670 AU
Inc.=28.00270                     n'=    0.00233429
    q =   0.5233966 AU                  P =422.230 years

T   = 1273 Feb.4.78710 TT       Epoch =1273 Jan. 20.0 TT
Peri. =35.08518                     e =    0.9903855
Node=93.33441    (2000.0)         a =   53.9108416 AU
Inc.=28.04321                     n'=    0.00248995
    q =   0.5183231 AU                  P =395.835 years

T   = 1661 Jan. 29.06358 TT       Epoch =1661 Feb.2.0 TT
Peri. =35.07032                     e =    0.9902006
Node=93.40750    (2000.0)         a =   52.3433851 AU
Inc.=28.06908                     n'=    0.00260262
    q =   0.5129335 AU                  P =378.698 years

2012
341年
池谷-张彗星回归周期逐渐变短?会保持这个趋势还是到达某一个极限后又变长?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2-1 23:43

2002 F1 Utsunomiya11月19日晨(世界时18.817日),日本熊本市的宇都宫(Utsunomiya)用25X150的双筒镜在船帆座发现一快速向东南方移动的彗星,亮度8.5等。在以后的几天里为了证实这一发现,其他一些人进行了多次观测但一直没有找到。11月26日晨(世界时25.64日)新西兰的Albert F. Jones在黎明前观测变星时发现一 彗星状目标,所用望远镜为口径78mm F/8的折射镜,最后确认Jones和宇都宫看到的是同 一颗彗星,被命名为C/2000W1(UTSUNOMIYA-JONES) 。两位发现者都不是第一次发现彗星 ,宇都宫1997年曾发现1997T1,Jones是著名的彗星发现者,第一次发现是在1946年,今年已80高龄,这恐怕是已知的最年长的彗星发现者。(寇文)宇都宫在晨光中发现这颗彗星,发散,凝聚度很小,照片显示有一条90'的尾巴。2002 UT             R.A. (2000) Decl.      m1    Observer   Mar. 18.844   21 44.6       + 5 26      10.0   Utsunomiya          19.844   21 48.3       + 6 14      10.0   "S. Utsunomiya (Minami Oguni-machi, Aso-gun, Kumamoto-ken, Japan).25x150 binoculars; comet diffuse with weak condensation; comadiameter 1' on Mar. 18 and 1'.5 on Mar. 19.4月6.14和7.15彗星高度浓缩和显示一条短尾,到4月9日仅缓慢地变亮到7等。Nicolas Biver(尼古拉·比弗)4月10.16观测到显著的增亮,彗星达到5.9等,外形看起来像个恒星,暗示近期的一次爆发。第二天早上他报告彗星更加明亮,但是更为发散和显示出喷流,4月13日能够在明亮的天空背景下用20x80双筒镜观测并且估计亮度为5.6等,4月16.15在轻雾的恶劣环境下进一步观测彗星3.9等,4月23.86在薄雾下瞥见彗星估计4.5等,和一条0.4度长的尾巴。5月1.87在Vixen 20x80双筒镜非常容易观测,亮度6.3等。Antonio Giambersio 5月1.79 使用16x70 双筒镜为5.2等。5月11.90 Alexandre Amorim(亚历山大·阿莫林)用20x80双筒镜观测彗星估计8.3等,仍然强烈凝聚。Jose Aguiar(何塞·阿吉亚尔)5月17.89 用20x80双筒镜观测估计8.0等,彗发强烈凝聚。58 observations received to May 17 give a preliminary light curve of m = 10.4 + 5 log d + 17.2 log r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2-2 00:34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2-2 21:45 编辑

2002 T7 (LINEAR)
LINEAR在2002年10月14.42获得的图像上发现一个小行星状的目标,亮度17.5等,随后发现了彗星特征,英国的P. Birtwhistle, Great Shefford在10月28.0 UT拍摄的CCD图像上显示这个目标比相似亮度的恒星稍“软”。 T. B. Spahr报告说,Mt. Hopkins(霍普金斯)在10月29.4拍摄的图像上目标有些轻微的漫射,并略大于恒星。
MPEC 2002-U43公布了一些天体测量(有些给出的亮度为16.5等),包括发现之前10月12日的观测数。2002年10月29日马斯登在IAUC 8003公布了第一份轨道根数,使用了10月12至29日的88个位置,彗星为抛物线轨道,近日点日期2004年4月23.69。最后,这颗彗星确定是一个双曲线轨道,近日点日期4月23.08。
2003年彗星缓慢增亮,2月到4月,亮度接近14等,8月底13等,9月底11.7等,彗发直径0.7',DC6,10月27日11.1等,彗发1.3' DC5,11月17日9.9等。12月初8.5等,彗发2',12月中旬有观测者报告到有异常发展的尾巴,年底彗星接近8等,彗发估计在4至6弧分。2004年一月中旬,彗星7.6等,和直径9'的彗发。2月初,亮度增加到7等,观测者报告彗尾长20到 60'之间。3月初彗星亮度只稍亮于7等,显然亮度增速减缓。3月10日后彗星接近太阳,下旬离太阳9度通过,4月9日地面重新观测到彗星,亮度估计4.6等,彗发直径6弧分。
虽然彗星4月23日通过近日点,但是它5月19日从0.23AU接近地球,所以整个5月彗星缓慢变亮,5月初4等,5月20至25日达到峰值2.5到3等,彗星在南半球的低空,估计彗发直径10弧分,北半球第一个观测者大加那利岛 - 加那利群岛的A. Rodriguez Ramirez在5月25日肉眼可以清晰看到彗星,接下来5月27日,夏威夷檀香山的Mike Linnolt使用10x50双筒镜观测到了这颗彗星。
5.5 + 5 log d + 6.3 log r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2-2 23:47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2-12-10 00:49 编辑

2002 V1 (NEAT)

LINEAR在2002年10月14.42获得的图像上发现一个小行星状的目标,亮度17.5等,随后发现了彗星特征,英国的P. Birtwhistle, Great Shefford在10月28.0 UT拍摄的CCD图像上显示这个目标比相似亮度的恒星稍“软”。 T. B. Spahr报告说,Mt. Hopkins(霍普金斯)在10月29.4拍摄的图像上目标有些轻微的漫射,并略大于恒星。MPEC 2002-U43公布了一些天体测量(有些给出的亮度为16.5等),包括发现之前10月12日的观测数。2002年10月29日马斯登在IAUC 8003公布了第一份轨道根数,使用了10月12至29日的88个位置,彗星为抛物线轨道,近日点日期2004年4月23.69。最后,这颗彗星确定是一个双曲线轨道,近日点日期4月23.08。2003年彗星缓慢增亮,2月到4月,亮度接近14等,8月底13等,9月底11.7等,彗发直径0.7',DC6,10月27日11.1等,彗发1.3' DC5,11月17日9.9等。12月初8.5等,彗发2',12月中旬有观测者报告到有异常发展的尾巴,年底彗星接近8等,彗发估计在4至6弧分。2004年一月中旬,彗星7.6等,和直径9'的彗发。2月初,亮度增加到7等,观测者报告彗尾长20到 60'之间。3月初彗星亮度只稍亮于7等,显然亮度增速减缓。3月10日后彗星接近太阳,下旬离太阳9度通过,4月9日地面重新观测到彗星,亮度估计4.6等,彗发直径6弧分。虽然彗星4月23日通过近日点,但是它5月19日从0.23AU接近地球,所以整个5月彗星缓慢变亮,5月初4等,5月20至25日达到峰值2.5到3等,彗星在南半球的低空,估计彗发直径10弧分,北半球第一个观测者大加那利岛 - 加那利群岛的A. Rodriguez Ramirez在5月25日肉眼可以清晰看到彗星,接下来5月27日,夏威夷檀香山的Mike Linnolt使用10x50双筒镜观测到了这颗彗星。5.5 + 5 log d + 6.3 log r2002 V1 (NEAT)喷气实验室的Steve Pravdo报告NEAT(近地小行星追踪)在夏威夷哈雷阿卡拉1.2米反射望远镜11月6.60拍摄的CCD图像上发现,亮度17.3等,p.a. 225有一条10"的尾巴。随后在NEO Confirmation页上公布。其它CCD观测者也确认了彗星的特征。彗星将于2003年2月18日距离0.1AU过近日点。 11月下旬目视观测彗星接近14等, 12月早期的报告显示亮度13等左右,12月4日就到了12.3等,比当时的2001 RX14更容易看到。一份Mike Linnolt的报告也表明彗星是12等。它似乎在快速增亮,而且CCD观测显示彗星富含气体。12月10日的报告彗星11等,Michael Mattiazzo报告12月23.53使用25x100mm双筒镜观测彗星9.4等,彗发直径8分,凝聚度3,Jonathan Shanklin 12月28.76通过25x100mm双筒镜观测亮度9等,彗发直径6.1',凝聚度5,后面的一些观测报告显示彗星12月30日7.8等,2003年1月1.83在20x80双筒镜中彗星8.2等,凝聚度4,直径9.0',1月3.91亮度8等,但似乎有些弥漫,凝聚度3,在一月8.93,彗星7.2等,凝聚度4,1月11.80强烈的月光下彗星很容易看到,通过20x80双筒镜估计为6.9等。1月15.74彗星亮度和大小相似,1月23.75彗星凝聚度增加到6,彗发缩小到6.2',亮度则为6.2等。1月下旬的观测显示彗星亮度变化较缓慢,意味着彗星的光变曲线趋于平缓。2月初彗尾快速发展,可见到2度左右,月光和地平高度影响观测,2月11日一次冷锋过后,剑桥的Jonathan Shanklin驾车往西寻找观测地,几个小时后在接近德罗伊特威奇遇到了晴朗的天空,暮色下彗星非常容易看到,显示出一条短尾和奶油色的核,10X50双筒镜中彗星总亮度3等,彗发直径3',凝聚度8.后来Jonathan Shanklin前往南极洲,2月25.10在罗瑟拉站的黄昏中观测彗星亮度2.9等,彗尾长0.7度。297 observations received so far give a preliminary light curve, corrected for aperture and where possible for systematic observer differences of m = 7.0 + 5 log d + 9.42月16日,彗星进入SOHO卫星C3视场,从上方偏右向右下方移动,从照片看达到了负星等,尘埃彗尾长度超过4度,并可以清晰看到细长的离子尾,地面有零星的观测报告,其中2月18.81 ,观测者给出-4等的亮度。20日11:54(UT)彗星离开C3视场,22日开始重新被地面观测到,亮度0等,24日2等,25日3等,小于1度的短尾。彗星逐渐变暗,到3月4日暗于4等,彗尾长约2-3度,8日降到5等以下,3月中旬6等,月底7等,5月3日最后观测到,亮度已经接近10等。

suhuasky 发表于 2012-12-10 01:54

占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一世纪彗星风云录(连载)文字精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