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与木卫三
木星冲日刚刚过去,在这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内都是木星的最佳观测期。木星冲日并非罕见天象,每隔1年零34天就会发生一次。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木星的最佳观测期。在此期间,我们只需要一支小型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木星表面的云带。这是昨夜观测的木星和木卫三“加尼美得”(Ganymede)。掩食在即!观测木星需要好的视宁度,否则两焦点都找不到。还好昨晚的视宁度在7/10-8/10左右,在大倍率下图像比较稳定。
拍摄器材见图中说明
顶起。好。坐大宝的沙发。楼主的76牛让小弟的114牛很汗颜, 我去。76牛都拍这样啊。。。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2-12-10 09:16 编辑
这是加了3X的木星,怎么看视宁度是7-8/10的, 是不是以星点测试那个哎非图为参照标准?
发张最好的单张来看下好吗 ?
我最近也在专注打木星,一时间变数蛮多,怀疑地板在震动。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加了3X的木星,怎么看视宁度是7-8/10的, 是不是以星点测试那个哎非图为参照标准?
发张最好的单张来看下 ...
这是目镜投影拍摄的,拍摄方式为AVI视频。视宁度可以参照星点测试那个图片。
很清晰!色彩好漂亮啊!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目镜投影拍摄的,拍摄方式为AVI视频。视宁度可以参照星点测试那个图片。
...
那真的是很奇怪,目镜的以前我也试了倆三次了,根本都出不了细节,只能三条纹,别说目镜的就连巴罗也出不了细节,我还是150牛反的。倆部相机philipes 700nc 和DSI 分别都试了也都一样。这实在是太奇怪,让我无法理解 !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真的是很奇怪,目镜的以前我也试了倆三次了,根本都出不了细节,只能三条纹,别说目镜的就连巴罗也出 ...
不奇怪,你的150牛反应该是球面吧,焦比F5-F6.5吧。这款镜子的精度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现在用的76mmF12的球面牛反。再考虑视宁度的因素,这个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奇怪,你的150牛反应该是球面吧,焦比F5-F6.5吧。这款镜子的精度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现在用的76mmF12的 ...
我的是ORION 150750牛反,原装的是抛物线镜片,虽然是二手进入,但不可能换了别的镜片。我以前稍为看过那镜片也貌似抛物镜来的,不可能是球镜。我在网上看到不小的人都能用150牛反出到细节,那你觉得我这样的一支牛反按常理能不能出到细节呢 ?
韦国老师的76牛反一直稳定输出,我的150牛反表示有鸭梨,最近一直研究行星拍摄,学习中~ 哦哦,150F5抛物面牛反。理论上说应该可以出道不错的效果。不过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光轴是否准确。F5的牛反对于光轴的偏离比较敏感,一点偏差都会使成像严重劣化;其次要使用光学性能优良的巴罗镜,毕竟750mm焦距还是太短了;三要选择适合的天气来观测,视宁度好的的天气并不多。 大宝的76900牛起码10年了吧 每当这个季节出来闪耀一次
很好的说明了牛反还是蛮经用的 ;P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2-12-10 1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宝的76900牛起码10年了吧 每当这个季节出来闪耀一次
很好的说明了牛反还是蛮经用的...
到明年就整整10年了。。。
无名无敌 发表于 2012-12-10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一直在追求打大红斑,本来打不出大红斑都不想说话的了,可看到76牛反这样的效果还是不得不惊叹一声。是 ...
北方地区视宁度优良率实在太低,今年9月-11月上旬,拍了10几次,没有1次视宁度是优于5/10的。
韦老师的76900又出新作品了。每次看到廉价器材拍出的照片都特别激动,让只能买得起廉价镜子的我又充满信心。{:2_186:}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哦,150F5抛物面牛反。理论上说应该可以出道不错的效果。不过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光轴是否准确。F5的牛 ...
目前还是单反行星派,星野兼行星摄影两用,想着先挖掘一下单反和小黑的潜能,然后再考虑入手摄像头。。想问什么时候韦国老师能出一个行星拍摄的教程让我们学习一下,现在一直探索中很迷茫~:dizzy:
细节真丰富! bill44026 发表于 2012-12-10 17: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还是单反行星派,星野兼行星摄影两用,想着先挖掘一下单反和小黑的潜能,然后再考虑入手摄像头。。想 ...
哦。。。。。。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吧。你会觉得哪些方面比较迷茫呢?基本上先把器材调整到最佳状态,对准目标,开启跟踪。然后就是仔细地调焦。只有焦点准确了,后面的拍摄工作才有意义。然后就是拍摄一小段视频,放进软件中叠加处理就是了。
主要是后期处理方面怎样能够把行星的细节压榨出来,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方法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