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ili 发表于 2013-2-22 20:3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是测试后的结果的认定还会有很多工作要做,用视向法来进一步进行观测需要更大口径的望远镜,根据威海大 ...
这个倒确实是,小镜子只能认定可疑目标了,TrES以前也是拿凯克来验证。。。 现在单开普勒的数据已经够处理挺久了吧。
查了下“开普勒0.95M的口径,对一颗m(V)=12类似太阳的恒星,进行6.5小时的影像综合是20ppm,已包括恒星本身预期可能的 10ppm光度变化。而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凌星造成的光度变化是84ppm,而且轨道经过恒星中心时至少将持续13小时。”那么按整夜8小时观测记录时间,不考虑其他因素,为了达到最低限度的发现上述条件类地行星的光变,望远镜最小口径是多少呢?
纯粹胡乱按比例推下要360+口径的折射镜。。。看来还是光度变化大了一百倍的类木星比较靠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