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望远镜发现新的三行星系统Kepler-68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5 19:29 编辑大年初四的晚上,2月13日开普勒小组宣布发现一个新的三行星系统 Kepler-68
b、c行星是通过开普勒望远镜通过凌星法发现的,
d行星是在后续的观测中,通过径向加速度法发现的。
Kepler-68恒星是一个类太阳恒星,质量和太阳相差无几,表面温度也和太阳几乎一样,
由于恒星年龄已经63亿年,比太阳更古老,所以恒星半径比太阳大24%,发出的光要比太阳多50%。
这个系统距离我们440光年,比起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大部份系外行星动辄数千光年的距离,算是较靠近地球的一个。
b行星为8.3个地球质量,公转周期5.4天,半长径923万公里,辐射温度1255K,是一个熔岩超级地球。
c行星为4.8个地球质量,公转周期9.6天,半长径1355万公里,辐射温度1035K,同样是个熔岩超级地球,与b的轨道形成2:3共振。
d行星质量稍小于木星,公转周期580天,半长径1.4AU,辐射温度263K位于适居带(稍冷于地球),有可能出现适居卫星。
都400多年了 还有没有都不好说 真武 发表于 2013-2-14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开普勒卫星确实牛,比起以前在地面找系外行星,现在真的天壤之别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并不是在地球附近运转的,它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绕太阳公转。
如果开普勒-68d真的有适居的卫星,会和阿凡达里的潘多拉一样吗?:) yaoyuan93 发表于 2013-2-14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开普勒-68d真的有适居的卫星,会和阿凡达里的潘多拉一样吗?
会和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会比较适居的,恒星几乎和太阳一样。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kepler-68 d这个木星是在稍远的地方形成,逐步内迁到现在的轨道上,
同时它可能存在的卫星上有适量的水,形成较浅的海洋或者湖泊,水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这种潜在的适居带卫星受到母行星的引力拉扯,内部的地质活动也很频繁,
还受到母行星的引力和磁场的保护,利于形成生命。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4 23:01 编辑
这是我做的一个Kepler-68 d卫星系的模拟,
4个卫星基本参数大都按照木星的伽利略卫星的比例来设置的,
4个卫星的质量比木星系统有所放大,与地球的规模差不多。
2个热木星,一颗适居带的木星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5 10:35 编辑
gliese581 发表于 2013-2-15 0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个热木星,一颗适居带的木星
2个超级金星,1个适居带木星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原因见下楼。
所以本楼的回答要改成这样:
1个超级金星,1个超高密度神秘星体,1个适居带木星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5 10:41 编辑
我发现一个奇怪之处,Kepler-68 c的密度高的惊人啊,
c行星是超级地球类型,4.8个地球质量,但是行星半径居然只有地球的80%多,
密度相当于水的35倍,地球的6.4倍,木星的28.2倍...密度最大的物体金属锇的密度为水的22.6倍...
同系统质量更大的b星的密度也只有水的4.6倍,不及地球,比较正常。
虽然某些棕矮星的密度能够达到水的100倍左右,但一个行星能有这个密度,实在匪夷所思。
棕矮星的核心有超固态的物质,类似白矮星的电子简并态,所以密度会很高。
按理说超级地球的压力不足以形成密度这么大的行星,难道是数据错了?
鉴于c星的辐射温度高达1000K以上,它上面的固态液态物体也都有体积增大的表现啊?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2-15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发现一个奇怪之处,Kepler-68 c的密度高的惊人啊,
c行星是超级地球类型,4.8个地球质量,但是行星半径居 ...
可能是被吹散外层的类木行星内核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5 18:17 编辑
kepler-68 c 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五六倍,
我不由地想到了《七龙珠》中界王的小行星,那里十倍地球重力。 辐射温度263K,低于冰点啊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2-15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发现一个奇怪之处,Kepler-68 c的密度高的惊人啊,
c行星是超级地球类型,4.8个地球质量,但是行星半径居 ...
这颗超高密度的行星有可能是个热木星或是小质量恒星的内核?我不太确定。。。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2-15 18:33 编辑
nebula2012 发表于 2013-2-15 1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辐射温度263K,低于冰点啊
有效辐射温度的估算有误差的,一般认为在适居带就可以了。
估算的只是一个平均温度,现在地球上西伯利亚零下60度,澳大利亚零上40度?
再过半年,南极内陆零下80度,撒哈拉、沙特50度,地球上温度能都能差130度... b行星,公转周期5.4天,半长径923万公里。
c行星,公转周期4.8天,半长径1355万公里
为什么公转周期短的行星,半长径更长?
我有什么理解上的错误么? vl600 发表于 2013-2-15 18: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行星,公转周期5.4天,半长径923万公里。
c行星,公转周期4.8天,半长径1355万公里
手误,输错了,你看第二张图片是9.6天,我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