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观测2012DA14小行星
北京时间本月16日(年初七)凌晨3时18分,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文学会和青岛观象台参与的近地“2012DA14”小行星观测活动悄然开始。“2012DA14”是一颗直径46米14万吨重的小行星,它将突破地球的人造卫星网外围,从地球的表面划过;最近时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不到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的九分之一,最小距离地球的中心约3.4万公里,距离地球表面约2.7万公里。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他离开我们最近。
图1:观测人员正在调试跟踪观测
其实,本次观测的难度很大,首先,要考虑到天气因素,城市的环境光污染比较严重;其次,为避免天气不好,影响观测,普委会决定在南京和青岛两地同时观测;然而,本次观测最大难度是:这颗小行星的速度非常快,达到了每秒7.8公里,这颗小行星其实是在“掠过”夜空,它几乎每分钟划过1度(约两个满月直径),因此对它的跟踪有很大的难度。我们通过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的天文台里的400毫米口径,焦距4800毫米的施密特-卡塞格林折反射天文望远镜在凌晨3时18分通过寻星镜观测到了它,并对他作跟踪拍摄。在凌晨3时30分左右,“2012DA14”接近狮子座,其亮度达到最大,星等在7-8等星左右,观测小组通过夜视仪及双筒望远镜可以容易地扑捉到。原预计3时29分至3时48分该小行星将进入地球阴影,亮度将变暗,但实际观测时并未发生变暗现象。3时50分,我们通过望远镜主镜上的高灵敏度CCD扑捉到了它的动态画面;并一直跟踪至4时40分,后因其亮度明显下降,已经看不到它的踪影。同时在150毫米口径,焦距1800毫米的折射望远镜上用尼康D3进行拍摄,曝光时间越30秒钟,拍到了以下的照片。
图2: “2012DA14”小行星轨迹图
我们本次观测的“2012DA14”小行星,自建立观测机构后,是22年来离地球最近的十颗已知轨道小行星中,它排行第十,但块头最大;这是一次奇观,是人类首次观测这样近且大的天外来客遨游星空。
下一次“2012DA14”小行星到地球“串门”的时间要等到2046年,但它与地球中心距离将达到6万多公里,与本次的3.4万公里要”疏远”很多。
本次普委会组织的观测活动在南京和青岛都得了成功,中央电视台在13频道的《朝闻天下》、《直播新闻》、《晚间新闻》和《新闻联播》中报道了我们观测现场的画面,并采访了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的孙立楠台长。 《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和《南京日报》都对该观测情况进行了相关专版报道。毋庸置疑这是一次极好的有意义的科普活动。
{:soso_e113:}好大的望远镜 本以为做这么严谨的工作都穿白大褂的{:soso_e113:}! 好巨大呀 :lol是呀,科学家除了白大褂就该是西装领带~~
原来圆顶里这么小 这是锦江楼顶那个镜子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