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天文村的联想
今天看到一则报道说:美国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有100多万人,一个州就有四五十个协会与俱乐部,平均每百人就有一台天文望远镜,,大的镜子竟然达到五六十公分的口径,还有数座专门的天文村供爱好者们在里面发烧,观测场地的宁视度条件甚至超过中国国家天文台。而咱们中国到底有多少爱好者恐怕没人说得清,估计不会超过十几万人,因为最大的牧夫论坛上注册的也不过数万,经常在论坛上转悠的少得可怜,只有两三千人,最近更是只剩几百人。更悲哀的是中国的天爱群体基本是个买不起高端器材的少儿团体,年龄越大人数越少,四十岁以上的要用放大镜找,五十岁以上的要用显微镜找了。六十岁以上的不用找,没啦!而国外的爱好者却基本由有稳定收入的成年人组成,高端器材的使用者更是大多数是中老年的发烧友,越老温度越高,也越专业。我们中国的协会与俱乐部基本是空架子,本人虽挂了一枚南寻会的徽章,发现俺的组织比1927年白色恐怖时期的地下党还难找,恐怕其它的协会也好不到哪儿去。
中国制约了天爱群体的大问题其实很明了,就是昂贵的器材与外文的软件,一套像样的器材得花一个白领一年的工资,而美国日本的同类的器材不会超过他们的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让美国人也要花同样比例的钱用中文软件去发烧,肯定比中国的爱好者还少,天文村也肯定不存在了。以今天中国的科技水平应该有能力拿出一些不错的业余器材与配套软件,唯一的原因就是国家不关心,不重视,不理睬。因为我们能造LAMOST,能把人送上太空,能造精密的数控机床,能造手表的陀飞轮,难道就弄不出像样的小型望远镜?要知道日本的高桥威信与FPL-53玻璃都是像中国的街道工厂规模的小厂做出来的。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有句著名的批判崇洋媚外的名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也出国数次,圆不圆没仔细观察,但有一点倒是真的,确实明亮许多。且不谈我们现在难道看见银河,就是与外国一样圆的月亮,一年中没有云的时候也是罩在朦胧纱幔之中,夜空目视只能到三等星,想等个观星的机会比文革时的红卫兵见老毛还难。因为白天的能见度也不超过几公里,晚上又能好到哪儿去?
说到底中国缺少一个业余爱好者的组织系统,衙门是肯定不会关心的,它们只关心GDP,天文馆其实也是衙门体系里的,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业余天文论坛——牧夫,是否能担当起这个角色?资金可以通过收一些会员费,开辟一些带有旅游性质的天文村来解决,另外再争取一些国家补贴(国家有许多的类似补贴,如建天文馆,群众文艺,群众体育等,为什么不能拿一部分用于关乎到民族素质的民间科普项目呢?),天文村既是协会的基地,爱好者的乐园,也是个很好旅游项目。 好贴 顶起! 咳,顶一个, 鞭炮炸大桥,中国没什么不可能的。以污染环境带出GDP,迟早会受到报应。 不信你等着, 反正在神奇的国度, 我信了 很有道理 好文章。
南巡有活动的。只是江南嘛,天气不行。而且就像你说的,年轻人多,工作忙,经济紧张的。出门一趟没车不行的。 说得好,也比较现实,顶起 好文章!!!!!!!!!!!! 顶一个 国人天文爱好者就如LZ所言,年龄分布不均衡。而年轻人为主的爱好者队伍,不是学生就是工作不久的,多数还分布在大城市,小城市里边的也有,但是乡村的相比数量不会非常多。学生党也占好大一部分。
这部分人群,事实上生活在观测时间和观测环境的洼地里边。买得起器材又有兴趣的爱好者,却受制于城市的光害、工作和生活、家庭的压力,没有用于天文的大把空闲时间。而天文,简而言之是靠天吃饭,如果不找到或者是非常幸运的在一个较好的观测环境当中,一年下来也少有几个良好的天气和机会来观星。种种限制,导致了买得起设备的地区和人群,时间和环境的欠缺;买不起设备的一些爱好者,坐拥好的条件,但是这些地区往往由于经济不发达,天文这种近乎奢侈的、曲高和寡(目前是这样)的爱好又没有普及到这些地区。
诚然,对着天空自我陶醉,在很多大众眼里是小众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有一个支持自己天文爱好、夜不归宿或者烧钱的家庭或者理解的伴侣,也不是人人都做到。更何况,城市里的观星者一旦入门了,对观测环境和器材的提高,还存在着重型设备的搬运这一个瓶颈。买一个大型赤道仪、大口径望远镜大家咬咬牙不是上不起,但是买了镜子,放在阳台通常是摆设,还得配一辆车。配好了车,还要有时间路远迢迢赶赴山上去看,这样的行为即使有一众同好,但必然不是普适的,必然是不容易达成的。
一个组织系统,入围虽然简单,但是举办活动的成本很高,举办活动还要看天时地利。我想如果你的天文会换作羽毛球会足球会等容易组织活动的会,是不是没走三步就有同好了呢?
至于美国,旅行、观鸟、徒步、山地车等等户外活动都是非常发达,有了这样的条件、有了这么大的群众基础、有了自由的时间和自主支配的假期和一定的收入,天文的大门不再如此遥远。急功近利、金钱和地位惟上的地方,有了这样高洁的爱好还真是不容易。
我明知天文的大门未必轻易为我敞开,但我还是不离不弃地从黑暗的地方向光明赶来。 一句话:文化不同!! 有钱人多的地方天气不好,天气好的地方那里的人没钱,还有家长们多数不赞成孩子培养天文兴趣,所以注定杯具 也许是因为感觉天文很遥远。。。但近期的陨石事件提醒我们,也许应该多抬头看天,不要只顾低头挣钱吧:D 这个不一定哦,我遇到一位买我二手摄像头的老人家是以前的知青,现在算来至少50多岁。 本帖最后由 pooky 于 2013-2-19 16:39 编辑
不抱期望,因为大城市一大堆光害,还有一大堆PM2.5阴霾把光害“扩大化”,试想想:天上蒙上一层灰把远处的光害散射开来,你能够躲多远呢?当然这是因地制宜的,但不把“扩大化”因素控制范围的话,你叫陈光标把炫富的那几亿现金搞一百几十个暗夜公园也没有用。除非你有钱有时间得好天的晚上可以随兴开车出城外郊区躲开雾光(当然,能开车的倒已不是少数),否则只能以star party的形式在抢到好天气好地方与花费之间的平衡。所以这也绝不只是兴趣人数多少的问题了。 lynn29 发表于 2013-2-19 15: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文章。
南巡有活动的。只是江南嘛,天气不行。而且就像你说的,年轻人多,工作忙,经济紧张的。出门一趟 ...
南巡有活动,怎么在南巡版里没见? 画蛇者 发表于 2013-2-19 1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巡有活动,怎么在南巡版里没见?
在群里看看吧
千万别成立组织,千万别指望国家,不敢多说了。
自己玩玩就好了。 距离天文大国还非常的遥远 有钱有闲有观测机会实属难得 必须珍惜眼前的每寸光阴 真是这样的。在我工作的的公司美国总部,有一位同好。好像60多了,都当爷爷了,是一个典型的后院天文爱好者。用的是一台米德6寸的,不算太烧。他办公室里挂的都是各种星云的照片,挺有意思的老头。
中国的老年人好像基本是忙着带小孩,忙碌了一辈子,都忘却怎样过自己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