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985a 发表于 2013-3-9 23:49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3-3-10 02:30

按照21楼说的买赤道仪去,多在论坛、特别是器材版研究一下赤道仪的特点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3-3-10 03:57

楼主 那些天文照片其实是 这样来的 你可以找个个标题为:小镜子大宇宙---三年摄影心路就会知道怎么来的了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432&extra=page%3D1%26filter%3Ddigest%26digest%3D1%26digest%3D1

xzkeee 发表于 2013-3-10 16:06

sn1985a 发表于 2013-3-9 2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 我总算找到了B门 就是手动模式下Bulb模式~就是多张叠加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猜是同一个场景 反复多拍 ...

叠加是多张照片叠起来原来很暗的照片加起来就变很亮了,短时间叠加和长时间曝光效果是一样的甚至还比长时间连着曝光色彩还要好一点

scirocco20 发表于 2013-3-10 16:18

dob不能用来深空。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0 22:37

bjtam 发表于 2013-3-11 12:17

sn1985a 发表于 2013-3-9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啊 直接观测就是这个效果 一点意思没有.....我一直在屋子了隔着窗户看 而且没有用上goto功能 也是天缓 ...

哇,还加了GOto 唉 这等镜子非我这80eq能比啊,羡慕嫉妒恨中。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1 17:27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3-3-12 13:09

sn1985a 发表于 2013-3-9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是你看这个




实际上你的问题不是太小了,是太大了!你的m42实际已经非常大了(用道布森还加增倍。。。。。),只是你的曝光时间过短没有吧周围的云气采集下来而已。不过要提高曝光时间首先你得有个赤道仪来补偿天体的日视周运动(就是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有的计算机化道布森也可以跟踪但是这种跟踪只能让目标保持在视场中,天体本身的场旋无法抵消,因此用道布森拍深空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在国内这种环境下业余基本无法实现。想拍深空的话首先得有一个精度良好的赤道仪,再配一个短焦比的望远镜,想拍的好一点还得加导星装置。总之路还很长滴{:soso_e113:}

bjtam 发表于 2013-3-12 15:49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1 17: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 我现在觉得只要是赤道仪望远镜 哪个都比我的好

你想多了哈,这dob 大口径 必有大口径存在的道理,别灰心慢慢发掘,除了搬运是个问题,大口径还是王道啊。

polrbear 发表于 2013-3-12 16:16

KEI 发表于 2013-3-12 16:43

本帖最后由 KEI 于 2013-3-12 17:00 编辑

不过说到地平式装置的场旋,目前天文台的许多大望远镜都是采用的地平式,他们如何克服场旋的捏?比如要获取星系的局部特写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2 22:29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2 22:31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2 22:33

tomgod 发表于 2013-3-13 03:43

time2k 发表于 2013-3-13 21:47

KEI 发表于 2013-3-12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过说到地平式装置的场旋,目前天文台的许多大望远镜都是采用的地平式,他们如何克服场旋的捏?比如要获取 ...

de-rotator反旋转器,接在ccd之前的,按照场旋的相反方向缓慢旋转

S112 发表于 2013-3-14 00:34

sn1985a 发表于 2013-3-9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是你看这个




用光影处理后的效果: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4 16:06

sn1985a 发表于 2013-3-14 16:07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拍摄天体的极初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