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Canon 60Da拍攝的一些天文照片
本帖最后由 newcanon 于 2013-3-27 21:23 编辑很久沒有拍攝天文照片了,趁三月初連續數日的晴天,使用Canon 60Da拍攝了好些照片,連同之前拍攝但沒有處理的一併處理了,一些成果如下。 這是採用C8加Baader太陽濾膜拍攝的太陽單幀,由於採用密度3.8的濾膜,太陽夠光亮,在iso1000下採用1/1000秒曝光,雖然這只是隨意試拍的照片,但效果比預期好。
這也是採用C8以目鏡投影方法拍攝的太陽,由於registax不能處理5184x3456這樣大像素的圖像,我採用了3456x2304像素拍攝,使用registax6.0直接疊合圖像。當時日面上只有數顆蚊形太陽黑子,我選擇了太陽西面邊緣拍攝,在臨邊灰暗現象映照下,太陽的光斑特別明顯。 這是採用C8加減焦鏡直接焦點拍攝的太陽,使用Baader密度5.0的太陽濾膜,需要把原圖縮小至80%才用registax6.0處理,只疊合了兩張,這效果也是令人滿意的。
這照片採用C14以目鏡投影法拍攝,使用了密度為3.8的攝影用濾膜。為了能夠放在軟件疊合,照片經裁切並縮小至89%。日間大部分時間大氣穩定度之差,可說無懈可擊,在極差的穩定度下,即使快門已經達到1/2000秒仍作用不大,以下照片算是遇到了比較好的穩定度才有這效果。
雖然一早估計60Da全高清視頻模式用於拍攝天文照片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因為要把mov轉檔avi,轉檔後又有大的壓縮,失真嚴重。例如一段3分鐘的月球視頻,原檔954Mb,轉了avi後變為87Mb,與那些為天文而設的CCD拍攝沒有壓縮的avi比較,檔案大小相差了近百倍,那些低反差的部分都給壓縮處理掉了,拍了數十段視頻,以下已經是最好的一段。
60Da以視頻模式拍攝天文照片效果並不好,不過這本來就不是它的強項。這裡附上C14以60Da拍攝的月球,採用目鏡投影法拍攝。我捨棄5184x3456像素,採用細一檔的3456x2304像素,以連拍模式拍攝大約200張照片,然後使用registax疊合圖像。這晚上的大氣寧靜度很差,以致拍攝效果不好,如果寧靜度改善,一定可以拍出好得多的照片。這是贊桑環形山附近區域。
另一張是佩塔維斯環形山附近區域。
克拉維環形山附近
在一個極差的穩定度下,C14加60Da以單張拍攝再疊合的木星就是這樣。僅是說明一下效果,不要認真對待這張木星。
這是在嚴重城市光害下拍攝的天赤道星流跡,以單張拍攝,每張曝光59秒,以軟件startrails共拼合了99張照片。60Da的實時顯示器有5X和10X放大功能,採用了放大功能對焦,在數百毫米焦距的場合,對焦很少失手,這在高倍拍攝場合亦很有用。對我來說,只在視寧度很差的情況下才會失焦。
赞一下 :lol:lol 不错,60DA果然是好货:lol 黑子拍到不错 60Da是个好东西,就是“贵”了点(对我来说),
顺便好奇想问一下,60Da能拍“日常”照片吗?效果泛红吗?:o 说实话没看出来和比他便宜很多的摄像头相比优势在哪。。。
是不是他的优势是在深空或者星野上? 他的优势是在深空 橙回未来 发表于 2013-3-19 23:54
说实话没看出来和比他便宜很多的摄像头相比优势在哪。。。
是不是他的优势是在深空或者星野上? ...
深空会有优势
但是同样的价钱你有更好的选择。 有深空的照片吗? 拍得不错,楼主镜子不少呀。单反拍视频也是可以滴,你60da拍的视频转avi变小了应该是转换方式选择问题,我用550D拍的1分多的mov转成avi后都是快2个Gb以上的容量,就是registax处理太慢,只能分割成几个部分. 感谢楼主分享。想请教一下:第一张照片既然亮度足够,为什么不用更低的iso提供良好的信噪比。是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凝固视宁度?楼主有没有试过?谢谢。 楼主尽搞些60DA不擅长的事情 真心看不出60DA对比几百元摄像头和千多元单反 微单的优势 :lol 感觉日面拍得还不错。 佳能兄是摄行星和太阳的好手。在香港拍深空是吃力不讨好的。 有木有深空? 好久没有见到刘大师了:lol 拍摄深空和星野效果会比拍摄日月行星强得多吧 感觉回到了许多年前的胶片时代。这些放到那个年代,张张精品。不过,视频技术和行星相机的发展,确实大大增强了望远镜的效果,从前是目视比拍出来清楚,现在是拍摄比目视清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