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4-8-9 10:25

如何填写IMO目视观测报告

撰文/CMCN
范例:

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
Visual Observing form-Summary Report
Date:14/15  Month:11   Year:2003     Begin:17h59mUT End:19h10mUT
Location: long.113 15'00"  latit.23 10'00"    IMO code:_____
Site: Cen Cun, Guangzhou         Country: P.R.China
Observer: Quanzhi Ye            IMO code:YE QU
Showers:
ShwalphadeltaShwalphadelta
LEO153+22NTA55+22

Period UTFieldTeff-h FLm-mLEONTASpor
RADecMNMNMN
18-19h75+151.1 04.0C2C8C0

Shower-6-5-4-3-2-101234567Tot.
LEO000010100000002
NTA011000013220008
Spor.000000000000000

    首先注意,全部要用英文填写。

 第一行是观测时间数据。Date后面填日期,Month后面填月份,Year后面填年份。Begin和End后面分别填写观测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注意要用世界时。计算方法是:北京时间-8小时=世界时。

 第二行填写观测地点。long.后面填写经度,latit.后面填写纬度。IMO code是IMO给会员的地区编号,如果你不是会员就不用管它。

 第三行是填写地理位置。Site是观测的详细地方,注意要从小到大写。

 第四行是观测者数据。Observer是观测者,填上你的个人名字。我的习惯是按照外国人的填写方法:名前姓后。如叶泉志:Quanzhi Ye。IMO code是你在IMO姓名的五字母缩写,一般提交了报告就会有的。例如我的缩写是YE_QU。

 Showers下面就是填写观测数据了。首先看第一个表格:Shw是观测流星雨的名称,注意要用代号。如狮子座流星雨——LEO。所有流星雨的代号本站有,请自行阅读。alpha和delta分别填写辐射点坐标:赤经、赤纬。

 看看第二个表格。Period是观测时段,也要用世界时。Field是观测区域,下面的RA和Dec分别写观测区域中心的赤经、赤纬。Teff是有效观测时间,用小时做单位。如30分钟就填写0.5。F是云量,计算方法是:F=1/(1-k),k是这个观测时段内的平均云遮百分比。Lm是极限星等。注意,极限星等的测量需要用IMO的正规方法测量,不可以用单星计算自己的极限星等。测量方法本站另有文介绍。后面则是观测计数。在M、N的上面填写观测的流星雨,M代表观测流星雨:计数观测填C,绘图观测填P。Spor.表示偶发流星。

 第三个表格是星等估计。按第二个表格所划分的时间段来划分时间,每个星等填写出现的流星数。注意,偶发流星不算在内,而是全晚的偶发流星数目统一填写在最后一栏Spor.那里。需要划分星等,但不划分时间。最后一列“Tot.”时间段内的所有流星的总数。

  还有最后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能直接发送*.doc文档,必须把你的报告直接复制到邮件正文,或者用*.txt文档来发送,以避免出现乱码。写好了以后,可以把报告直接发送到visual@imo.net。

寻星镜 发表于 2004-8-9 11:18

顶!!

`

LAMOST 发表于 2004-8-9 17:35

好文

zhuxj 发表于 2004-8-10 01:18

很好的文章,  "M、N的上面填写观测的流星雨,M代表观测流星雨:计数观测填C,绘图观测填P" 说得更清楚一些:

M填写观测方法:计数观测填C,绘图观测填P. N填写对应时间跨度内的群内流星数目.

希望大家都提交规范报告,今年英仙报告中能看到更多中国人的名字.

玄天凌龙 发表于 2004-8-10 02:06

好呀!!!

jupiter1186 发表于 2004-8-10 16:27

顶!!!

ssry 发表于 2004-8-11 08:52

我的报告一般不给外国人,都交天文台了。

BA2CR 发表于 2004-8-13 13:14

建议你将表格贴上,这样初学者才能看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填写IMO目视观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