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观测流星雨的一点问题:极限星等、望远镜观测、最佳时间等
编者按:最近有不少同好都提关于英仙座流星雨的问题,我就把这些问题以及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几点集合起来做了一个Q&A。下午我就北上观测流星雨,13日才回来,所以这次就尽可能的概括所有的问题。1. 极限星等如何测定?
答:准确、科学的测定方法是使用IMO的区域计数测定法。具体方法如下:
先来这里:http://www.imo.net/visual/major01.html#table2
这里一共有30个天区,只要你对照这些图,记下所对应的天区的星数(注意:是一个大概的印象,不要目不转睛的去数那些星星,否则Lm会偏高),然后查一下这张表:http://www.imo.net/visual/lm.html
你就可以得到精确到0.01的极限星等。正规报告要求都要用这种方法测量极限星等。
2. 望远镜观测的具体方法?
答:IMO的年历上已经给出了应该对的具体方位:赤经 = 019°,赤纬 = +38° 和 赤经 = 348°,赤纬 = +74°在地方时2时前
赤经 = 043°,赤纬 = +38° 和 赤经 = 073°,赤纬 = +66°在地方时2时后 (黄纬 > 北纬20°).
记下视场、极限星等以及计数。IMO并未专门介绍该方面内容。
3. 关于最佳时间
答:我已经多次发过这方面的帖子,这里就重复一下。如果加上预测的和不确定的峰值,今年英仙座流星雨一共有4个峰值,具体如下:
峰值 北京时间 预测流量 备注
1862回归物峰值 12日4:54(Lyytinen)或4:57(孟奂) 不定,应该为400左右,可能到1、2千 延续时间为80分钟
传统峰值I 12日19时 90
传统峰值II 12日21时20分 80-90
新峰值 13日5时 75-85
盛炒的第一峰值(12日5时)其实并不是英仙座流星雨的主要峰值,主要峰值是12日晚上出现的。第一峰值的预测流量很大,但流星预测大都只有3-4等甚至更暗,诸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仍有问题,可以看看我写的前瞻:
http://www.astron.sh.cn/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4310&show=0
http://bootes.lamost.org/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6855
好了,祝大家观测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