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理客 发表于 2013-8-9 21:46

天文学家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第二木星”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8-10 10:09 编辑

直接成像原则上是观察系外行星的最重要的方式,但该方法实际上是对技术的巨大挑战。据《天体生物学》杂志网站8月5日消息,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研究团队发表报告称,他们在太阳系外、距地球约60光年附近新发现一颗行星,采用的就是对其直接成像的方法。
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3/0807/38_1375844295.jpg行星直接成像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行星现已被称之为“第二木星”,据比较可能是有史以来所有直接确认的行星当中最小也是最暗的一个。此次发现标志着人类在行星直接成像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直接拍摄一颗系外行星会产生其光度、温度、大气和轨道信息,但这样做非常不易。人类迄今已在太阳系外至少确认了900颗行星,但能直接确认其形态的还不到10颗,其中更多数都是以间接方式得到的。譬如公认比较准确的引力透镜法,即是利用星体引力场导致远处另一星体的光线路径改变,造成的类似透镜的放大效应来进行星体确认的。而如果想要以直接拍摄的方式来发现行星,技术要求则十分苛刻,这颗行星的自身尺寸也要足够巨大,与母恒星的距离还不能近到被其光芒所掩盖。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3/0807/40_1375844317.jpg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3/0807/45_1375844336.jpg但此次,天文学家在美国夏威夷岛利用“昴星团”天文望远镜,以直接摄影成像法成功发现了行星GJ 504 b。当时研究人员正在对黄道星座之一的室女座上一颗多方面都与太阳十分相近的恒星GJ 504进行检测,随之发现了正围绕它公转的一颗非常暗淡的气态行星——它还从未曾被发现过,但因为可以通过它的亮度直接来推测质量,其不确定性非常的小。而此次新采用的遮蔽星光装置,也避免了因恒星光芒过盛导致附近行星被隐匿的缺憾。这颗“第二木星”还十分年轻,在约1亿至1.2亿年前诞生,大小差不多是木星的4倍(木星作为太阳系中最大行星,体积是我们地球的1300多倍);而“第二木星”与其母恒星的距离约相当于太阳到冥王星的距离(平均测算太阳到冥王星的距离约为59亿公里),GJ 504 b的表面温度也保持到了约240摄氏度左右。有趣的是,尽管其已经无比巨大且相当炎热了,但它仍是迄今所有经直接确认的行星中最小的一颗,也是最暗淡、温度最低的一颗。研究人员在对其大气光谱进行分析后,推测该行星大气中基本没有云,表面没有水,也应没有生命存在。具体研究成果将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47569.htm

kingkey 发表于 2013-8-9 22:41

光谱分析 能推测出表面没有水?

siyanpick 发表于 2013-8-10 02:14

从这则报道可以想象出,宇宙中行星将会是多么众多,生命有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gliese581 发表于 2013-8-10 06:05

直接成像拍到的行星早不是第一个了吧

索理客 发表于 2013-8-10 09:34

gliese581 发表于 2013-8-10 0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直接成像拍到的行星早不是第一个了吧

第一颗配拍到木星大小,而且轨道靠内的行星

hhbb 发表于 2013-8-10 10:07

这个镜子真厉害。

索理客 发表于 2013-8-10 18:15

很多人没看懂这篇文章,我们感到吃惊的地方在于行星离恒星比冥王星还远,
但是居然还有500K的温度,而质量仅仅木星4倍,光是因为行星刚形成的吸积热能,无法圆满解释。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3-8-10 19:21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8-10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没看懂这篇文章,我们感到吃惊的地方在于行星离恒星比冥王星还远,
但是居然还有500K的温度,而质量 ...

注意它只有1亿岁,这个温度是合适的。

应该说,质量大小的推测,本身就是与表面温度——通过亮度和光谱确定的相关的。





POIUYTREWQ 发表于 2013-8-10 21:04

长得和木星真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文学家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第二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