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ne狼 发表于 2004-8-17 20:53

[比较] 施密特与施卡,一个困扰我的以久的问题!

施密特
1。非球面改正镜
2。球面主镜

   施卡
1。非球面改正镜
2。球面主镜
3。球面副镜

两者比较,施卡与施密特有着相似的结构,而且施卡结构比施密特的内部结构要复杂,并且还多一片副镜,但为什么施卡,施牛的价格却比施密特的价格便宜?

老咸鱼 发表于 2004-8-18 17:01

施卡和施牛都是改动过了的结构,像质比施密特原型要差十万八千里!
施密特原型要用弯曲底片,要激光校准,还要另外有一套系统用做跟踪。

神州扫雷 发表于 2004-8-18 18:57

还有个

规模效应。

施卡是泛滥成灾,模具和生产线费用就摊平了。施氏相机产量很少(有也停了。)

冷王子 发表于 2004-8-18 19:15

泛滥?为什么施卡还比马卡贵捏?

lixin20030617 发表于 2004-8-18 19:20

我还搞不清楚施卡、施牛、施密特三者的光路图怎么区分呢!猪胃大虾们能否指点一二?

lixin20030617 发表于 2004-8-18 19:21

还有马卡!

神州扫雷 发表于 2004-8-18 21:16

回复: 还有个

最初由 神州扫雷 发表
规模效应。

施卡是泛滥成灾,模具和生产线费用就摊平了。施氏相机产量很少(有也停了。)

马卡更成灾了,不能生产施氏改正镜的都只能生产马卡啦!

光谱 发表于 2004-8-18 22:16

经典施密特光路一般用于专业强光力大视场天体照相,不能目视。这种档次的镜子其精度要求是业余级产品(施卡或马卡)无法比拟的,而且一般不是批量生产。

过马路 发表于 2004-8-19 05:14

最初由 老咸鱼 发表
施卡和施牛都是改动过了的结构,像质比施密特原型要差十万八千里!
施密特原型要用弯曲底片,要激光校准,还要另外有一套系统用做跟踪。


不解, 施卡和施牛和施密特照相机是完全不同的望远镜设计理念, 用途全然不同. 怎么能用来直接相比, 更不好比像质

施密特照相机是用于超广角摄影的, 对分辨率没什么太多的要求. 而一个合格的施卡或施牛是要求达到或接近衍射极限的. 对分辨率的要求可以说是苛刻的多.

至于价格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原因. 市面上的施卡和施牛主要来自于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 所以自然便宜很多. 就好象一个手工打造的自行车价格往往会超过一辆轿车一样.

施密特照相机是一种接近被淘汰的设计, 尤其是CCD 在业余爱好者手中普及之后. 所以订货量极低, 自然价格昂贵

老咸鱼 发表于 2004-8-19 13:55

只要是望远光学系统就必然会有像质的差异,为什么不能用来比呢?
不要以为施密特照相机对分辨率没有太多的要求,施密特照相机通常焦距极短,星点极密,只要有一点像质,就容易将真实的图像掩盖,施密特照相机的要求是要达到衍射极限的,校准也极为严格精细。
如果你搞过光学设计就会发现,施卡和施牛因为改动了光路,所以像质和色差比施密特照相机要差很多,但得到的好处是可以目视、平场和短镜筒。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施密特照相机是“一种接近被淘汰的设计”,订货量低主要还是因为它不能目视,要用弯曲底片和校准比较复杂,而随着CCD的普及,将来也许会有弯曲面的CCD生产以供施密特照相机使用,人们也可通过CCD接到电脑上而直接观察施密特照相机的成像。

附上一张各施密特系统的比较图供参考。

最初由 过马路 发表

不解, 施卡和施牛和施密特照相机是完全不同的望远镜设计理念, 用途全然不同. 怎么能用来直接相比, 更不好比像质

施密特照相机是用于超广角摄影的, 对分辨率没什么太多的要求. 而一个合格的施卡或施牛是要求达到或接近衍射极限的. 对分辨率的要求可以说是苛刻的多.

至于价格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原因. 市面上的施卡和施牛主要来自于现代化的大批量生产, 所以自然便宜很多. 就好象一个手工打造的自行车价格往往会超过一辆轿车一样.

施密特照相机是一种接近被淘汰的设计, 尤其是CCD 在业余爱好者手中普及之后. 所以订货量极低, 自然价格昂贵

老咸鱼 发表于 2004-8-19 14:36

施密特照相机轻易就可以做到大口径,小焦比,目前还没有什么成熟的设计能和它比美,APO在F/5时就已经很吃力了,再快一点的话,色差、球差和彗差等都要很大了。

老咸鱼 发表于 2004-8-19 14:40

BTW:好的施卡应该不是球面主镜和副镜的,如果都是球面的话,像质还要下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比较] 施密特与施卡,一个困扰我的以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