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仪的秘密 发表于 2013-10-1 19:22

从35mm双筒到王师傅203牛反——我的天文之路

       现在回想我这么多年的天文之路,真是感慨万千,确实走过了很多艰苦的路。
      我最早接触天文是在小学四年级,那时的科学学具袋里有一副活动星图,加上原来我爸买的一架35mm双筒,就引发了我对这个奇妙活动的兴趣。那时我手中还没有标准星图,那是我的活动主要是认识星座,在饭后欣赏漫天的星斗在夜空中渐渐出现,我就像参加梅西耶马拉松一样,用我那架小双筒寻找更多的星座,就这样过了几年,直到小学毕业。
      后来我的天文活动因故停止了两年,直到初三才又捡了起来。然而那时条件仍然艰苦,因为那时我对天文理论仍然一窍不通,装备也没有升级,仍然是那架35mm小双筒,但终于有了绘有深空天体的星图,我的深空时代也就到来了。那时观测的主要对象是恒星,稍后开始观测星团和双星,在那段日子里,虽然要备战中考,但我还是会在周末抽出时间,等晚上爸妈睡着后,悄悄爬起来,拿着望远镜和星图,还有闹钟,溜到阳台开始观测。从一点多到三点,我探出窗子,在凌晨冬夜的寒风观测,穿着秋衣冻得直发抖,但每当看到壮观的猎户金牛双子横亘天穹,我就觉得无比的兴奋,这就是宇宙的奥秘。从猎户到狮子,这就是一晚的景色。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高一,在此期间观测了一些亮星团(当然全是疏散星团咯)
      到了高一,我认识到是时候升级装备了,先用一百元钱买了一个贝戈士10*40双筒(你没看错,我捡了个大便宜,店家发错货了,于是.......我一百元当三百多元使了)这架双筒的大视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百般央求下,才给我买了架90EQ,有了它,事情就好办多了,短短的一年我收获颇丰,深空天体打下了不少(当然不会很多,我几乎就只能在家里的阳台观测,还不是在露天)于是在饭后搬来望远镜观测深空成了常事。
      90EQ的红点寻星镜简直形同虚设,我就只好采用星跳来找寻目标,由于最大视场就一度,这项工作是真艰难啊,而且大连由于临海,晴天大多在冬天,就这样,我在一个冬天,在阳台上,观测了二十多个深空天体(每周只有一到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后来气得我买了个寻星镜,用木头做了个底座,安在原来红点寻星镜的底座上,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
      想观测星云,星系,奈何口径太小,且大连有严重的光污染,90EQ不给力,于是在这个暑假下定决心造牛反,加入了牧夫。在二手中狂搜,巧的收了一个王师傅203牛反,可找寻主副镜座成了一个大问题,我就到处找人帮忙,无果后发了个帖子,巧的是恰好有一个同好拆机买牛反,主副镜座就到手了。又是计算,找人卷镜筒,又是钻孔,喷漆,组装忙活了好大一阵后终于做成了,然而这个镜子到现在还没教过光轴(没有校准目镜),这段时间我又想升级目镜,实现从PL目镜到广角的跨越,最近看到高一学妹兰馨儿的摄影作品,感觉自己落后了。一直在目视中跋涉,还没有涉及摄影,看来是时候恶补天文摄影知识了。为了拍出我自己的作品,得买个好一点的CCD了,这下我又得好几个月不吃中午饭喽(攒钱啊!!!){:soso_e113:}大家有什么建议帮我参谋参谋,哪款CCD性价比高一些(别超500就好,我两个月的饭钱啊)
      从35mm到40mm,到90mm,再到203mm,这条路我走过了七年,艰辛又快乐的七年,我相信我会走得更久,走得更好,走的更远。我会竭尽所能帮助刚刚涉及这一领域的朋友一步步实现他们的天文梦,虽然我水平有限,但提供参考的能力还有,希望我们一起进步,一起实现我们心中那个最美,最浪漫的梦。

奶明 发表于 2013-10-1 19:54

买个赤道仪和学妹合作就好了,两人拿一套装备还轻松点

脉冲星A 发表于 2013-10-1 20:03

加油

天天风 发表于 2013-10-1 20:45

身体第一,学业第二,别不吃饭

lsl 发表于 2013-10-1 23:05

别不吃饭...加油!

景帝 发表于 2013-10-1 23:23

兄弟,我的调焦座这2天赶工出来了拉,就等你镜片了

六分仪的秘密 发表于 2013-10-2 12:14

景帝 发表于 2013-10-1 2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我的调焦座这2天赶工出来了拉,就等你镜片了

呵呵,别急嘛,昨天晚上从南昌发出,现在正发往赣州,再有个一两天就到了,注意签收啊

lionwx 发表于 2013-10-28 16: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35mm双筒到王师傅203牛反——我的天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