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oud 发表于 2013-11-6 22:31

探讨一下反射镜摄影时的相机摆放位置

本帖最后由 ecloud 于 2013-11-6 22:34 编辑

反射镜摄影,比较头痛的就是调焦座在头部,侧面。固定相机(可能还有改正镜,滤镜什么的)比较蛋疼,尤其是力矩长,对主镜体的拉扯作用和引起配平变化比较讨厌

个人使用小黑一段时间,得到一些经验,跟大家交流探讨
目前我采取的相机固定位置有两个
A: 目标位地平高度角超过45度。这个范围目标的特点是:重锤横向位置较远,平衡力臂很长,此时配平是主要矛盾
此时相机固定位置(或者说调焦座指向方向,或者相机LCD指向方向),跟平衡杆同向
当相机跟平衡杆同向的时候,当赤经轴跟踪旋转时,相机力矩沿平衡杆轴向几乎无变化,并且主镜全系统中心更靠近重锤,平衡力臂小,对配平影响很小
同时,在跟踪这一区间目标时,相机中心偏离主镜中心一般不大,所引起的对主镜切向拉扯/扭转力矩也比较小
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同时保证配平和拉扯,当然主要考虑的是配平的主要矛盾
此位置的弱点是,如果是单反,操作面靠近平衡杆,不小心有可能碰到

B: 目标位地平高度角小于45度。这个范围目标的特点是:重锤横向位置较近,平衡力臂短;而主镜却是基本倒放,此时相机对主镜的拉扯是主要矛盾
此时相机固定位置(或者说调焦座指向方向,或者相机LCD指向方向),垂直向下
这样几乎对主镜没有切向拉扯力矩(但是还是有轴向拉扯,轴向拉扯比切向拉扯危害较小)
此时虽然对配平会有影响,但是因为配平力臂都较短,所以影响量相对较小
此位置的弱点是,如果是单反,操作面……很杯具,需要把主镜架高点

当然以上是针对纯牛而言,如果是马牛,由于前镜片的刚性和重量,相机跟主镜的公质心甚至都超不出主镜范围,拉扯作用已经可以不用担心了,此时矛盾完全存在于配平上,因此马牛可以全程使用A位置,比如下面这张图
http://pic.astron.ac/forum/month_1109/1109121548d158cb4d8840439b.jpg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3-11-6 22:55

粑粑狗,出来给他解释,给他放图

快活の粑粑狗 发表于 2013-11-6 22:57

需要那么复杂么。。要么向下 要么向上摆放

难不成拍个目标 还要来回调整相机的位置么。。万一调整中途线掉了啥的 还要重新构图 有必要么。。

gs2c 发表于 2013-11-6 23:15

多拍 少说

ecloud 发表于 2013-11-6 23:16

快活の粑粑狗 发表于 2013-11-6 22: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需要那么复杂么。。要么向下 要么向上摆放

难不成拍个目标 还要来回调整相机的位置么。。万一调整中途线 ...

侧向拉扯可能会导致主镜刚性变形(当然很微小肉眼无法察觉),因而引起光轴变化,牛反对这个很敏感。您之前的一张片子光轴不太正,不排除是这种因素导致的
侧向拉扯也会引起调焦座变形和锁紧位移,引起光轴问题以及对焦变化导致对焦不准。如果是质量很高的调焦座可以不必担心这个,但是小黑那个调焦座……

配平变化会导致赤道仪跟踪不准。这个如果是赤道仪负载能力大大高于载重则不会有明显体现。但是我在EQ3上面感觉明显。当地平目标变为天顶目标以后,不重新配平的EQ3会连30秒跟踪都拖线

偃空 发表于 2013-11-6 23:17

好专业的设备啊,自己整了个球顶,羡慕....

快活の粑粑狗 发表于 2013-11-6 23:21

本帖最后由 快活の粑粑狗 于 2013-11-6 23:29 编辑

ecloud 发表于 2013-11-6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侧向拉扯可能会导致主镜刚性变形(当然很微小肉眼无法察觉),因而引起光轴变化,牛反对这个很敏感。您之 ...
EQ3去抗小黑 摄影 本身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当然会有稍微有点不平就出现问题的情况。。 但是当赤道仪到了HEQ5级别 这类问题完全不用考虑 也没考虑的实际意义 就像我说的 一晚上拍摄 你不可能到了后半夜 再重新去调整抱箍的位置 那样意味着 起码得多花半小时 才能调整到原来的状态(运气好的话)

ecloud 发表于 2013-11-6 23:29

快活の粑粑狗 发表于 2013-11-6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EQ3去抗小黑 摄影 本身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当心会有稍微有点不平就出现问题的情况。。 但是当赤道仪到了HEQ ...

这就是牛反本身的固有缺陷了。其他结构可以按照赤道仪的载重来选择,而牛反为了平衡问题就得增大冗余,实际上也变相增加了成本。当然目前常见的牛反都不重,所以这点还好说
如果说自东向西整夜拍摄的话,可以直接采取A位置保证配平,因为低角度的有可能出现的几张光轴不太正的片子会倍数量大很多的好片子冲淡影响,当大量片子叠加以后,也不会有明显劣化

为了对付拉扯有可能产生的光轴变化,我得习惯是每次拍摄结束后松开抱箍轻轻摇晃一下镜筒,然后在锁紧抱箍。基本上很长一段时间不需要重新调光轴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3-11-6 23:44

本帖最后由 杭州涵仔 于 2013-11-7 00:22 编辑

ecloud 发表于 2013-11-6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侧向拉扯可能会导致主镜刚性变形(当然很微小肉眼无法察觉),因而引起光轴变化,牛反对这个很敏感。您之 ...
粑粑狗用小黑,用单反,用冷冻ccd出了很多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很仰慕将小黑用成这样的粑粑狗,还有宇文等人。
而且,深空摄影,赤道仪的承载能力是必须要有亢余的,这个是常识。
另外,关于小黑光轴不准的事,楼主先入泥潭了。粑粑狗、宇文等人通过实践早就找到了根源所在,期待楼主早日解困,为我们带来好片,你们那里天气应该不错。

fyjs 发表于 2013-11-7 08:50

好总结,学习了。

danaoshuiping 发表于 2013-11-7 09:50

牛反来摄影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相机和ccd离的太远,而且线很容易缠绕

crazygame12345 发表于 2015-9-15 10:0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讨一下反射镜摄影时的相机摆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