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04

潇逸星空——享受彗星的夜晚

本帖最后由 Michael戴明 于 2013-11-26 15:26 编辑

首先感谢解版主的支持与厚爱{:soso_e181:},以后将会有更多的作品和指导发布在牧夫论坛,敬请期待!

“潇逸星空”系列是一个记载星空摄影过程中的经历、感触与收获的摄影与文学作品,连载于《天文爱好者》和牧夫天文论坛



当我们的车开到白家村时,转弯处的一道亮光和几个人影带给我不好的预感。下车询问后,证实了我的担心——前方在修路,车辆无法通过!

和工人交谈后得知,路是今天开始修的,已经快收尾了。好家伙,你早不修晚不修,偏偏等我们来的时候修路,是存心的吗?我们四处打听了下,没有别的路可以绕行了,如此一来,今晚的A计划算是泡汤了。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04

本帖最后由 Michael戴明 于 2013-11-26 15:17 编辑

今夜,我们追逐彗星
幸好我还准备了B计划,心里还是有底的。车辆掉头后,我们沿着怀柔沙河向南奔去,准备今夜的露营与拍摄彗星行动。
就在本周一的凌晨,我曾挣扎着爬起来,在寒冷的户外拍摄了2013R1彗星。照片的效果令我兴趣大增,本来没怎么关注过近期的彗星动态,结果是迫不及待的跟几个朋友一起策划着下次拍摄了。由于周末是月圆之夜,影响较大,所以我们提起锁定了周五凌晨的拍摄,从预报图上看来天气相当好。
我们提前准备了所有的行头,四个人两辆车。可是有一辆车当天限号,不得不将出发时间推迟到晚八点。当两辆车在北四环汇合时,已经是九点了,大家二话没说直接奔赴预定地点。由于其他人第二天还要返回上班,我选择了交通方便、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地点——西沙地村北部的水库附近作为A计划,去年五月我和苏晨曾在此露营。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状况,我将自己的御用观测地作为B计划,这里离家最近。交通方便的代价就是光污染要严重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一条笔直、黑暗的道路上,我们的车迅速抵达了B计划地点——西田各庄镇的京密引水渠附近。这里是怀柔沙河与京密引水渠的交汇点,河道的堤坝上有一大块平坦的水泥露台,非常适合摆放器材和露营。四周除了一些树木外没有任何建筑物的遮挡,这就是我把它定位御用观测地的原因。我去年的作品《如梦如幻的水渠星野》就是在这附近拍摄的。
大家下车观察了下地形,决定就在露台上扎营了。司机小心翼翼地将车开过狭窄的引水渠弯道,我则返回家里取来帐篷、赤道仪等。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04

本帖最后由 Michael戴明 于 2013-11-26 15:12 编辑


安营扎寨

在出发之前,我们就曾考虑过住宿的问题。为了方便凌晨的拍摄,我们不打算住农家院,而扎营是一个能够在休息与拍摄之间快速切换的理想选择。我们四个人带了三顶帐篷,曹炜和张泰雨同住一个,我和郝巍各自单独一个帐篷。曹炜不用说,我比较担心另外两位不适应在冬天的野外扎营,而当我看到他们的装备时,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这次出来,曹炜是想让我测试下他的新赤道仪——NEQ6,据说上次在极轴镜里怎么也看不到北极星。赤道仪非常沉重,大家七手八脚的装好后,我朝极轴镜里看了一眼,傻了!这暗视野照明灯怎么那么亮啊,极轴镜里红彤彤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今夜没有一丝风,虽然气温已跌至冰点,但我只穿了一条秋裤,外面是冲锋裤。这很不好受,但我还是坚持对完极轴后才回帐篷里换上棉裤。无风的夜里,雾霾显得格外明显,北极星看上去无精打采的,月光则弥漫在整个天穹上。不过我相信到了后半夜一定会转好。

对完极轴后的工作是三星校准,而手控板是英文的,星星的名称也是英文显示,没用过的话需要对照中英文星名来确认接下来该找哪一颗了。完成三星校准后,我发现赤道仪的精度的确很牛,随意找一个天体,几乎可以指哪儿打哪儿。

接下来,曹炜和同伴们开始尝试着拍摄深空天体了,我就在另一侧拍大家的合影。明亮的月光使拍摄合影变得容易许多,赤道仪、望远镜、帐篷、牛掰的人……

简直完美!

因为就我个人而言,一直想来这里扎营观星。今年夏天的时候曾经一个人躺在引水渠的岸边,一边拍摄流星,一边观测深空天体,耳边还伴有潺潺流水的声音。这次,有了同行的伙伴,事情变得更加有趣和难忘了。

还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就在十多年前的这个季节,我和伙伴们一起观测流星暴雨的那几天,此情此景似乎有几分相似?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06

本帖最后由 Michael戴明 于 2013-11-26 15:12 编辑

美丽冻人的夜

凌晨两点,大家决定回帐篷休息,等月亮落下后拍摄彗星。此时的气温已跌破冰点,大家都感觉很冷。我回到帐篷,铺开睡袋,只脱掉冲锋衣钻了进去。记忆中,在这么寒冷的环境里扎营还是第一次。

为了防止着凉,我在袜子外面贴了暖宝宝,脚心脚背各一个。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我睡得相当好,偶尔需要把面部用睡袋遮住。我的睡袋极限温标在-8摄氏度左右,但实际只能应付零度以上的环境。不管怎样,我睡得很香,当闹钟响起时感觉像睡了好久,而其他几位就没那么舒服了。






团队行动的一个优势是可以克服惰性。只要有一个人起床了,其他人肯定不好意思再犯懒。一个人的话就总会想着:不要去拍了,舒舒服服地睡到天亮该多好!凌晨四点多,大家都起来了,有收帐篷的,有继续调试赤道仪的。

月亮早已不见踪影,星空恢复了原有的灿烂。我安装好星野赤道仪,架上70-200mm镜头,先用70mm端盲拍了一张,立刻发现了2013R1彗星。使用PENTAX 10X50望远镜观测,亮度同上次相比没有变化。

接下来,我利用丰富的经验,在没有寻星镜的情况下,操作赤道仪找到了这颗彗星。在天狼的60JDS镜里,彗星稍微明亮了些。我让曹炜抓紧时间用天狼的80ED镜拍摄这颗彗星,因为在我的200mm镜头中,彗星还是显得太小了。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07

本帖最后由 Michael戴明 于 2013-11-26 15:17 编辑

首次拍摄到ISON彗星

东偏南方向的地平线上,泛着微微的亮光,那是来自密云县城的光污染,尽管比西南方的北京城弱了些。

为此,我对找到ISON彗星并不抱太大希望,然而好消息是——它忽然变亮了,亮到肉眼可见!

在10X50双筒望远镜里,我在预定的天区里仔细搜索着,忽然,我察觉到一颗星有些与众不同。那是……棉花球的感觉?是ISON彗星!我顿时反应过来,由于彗发凝结度有些高的缘故,我差点把它当成普通恒星。紧接着,我兴奋地向同伴发出指令——所有镜头对准角宿一上方!








在我的指引下,视力好的同伴几乎用肉眼就察觉到ISON了,它就像棉花球一样挂在光秃秃的树枝顶端。用70-200镜头很容易拍到,而80ED再次遇到了难以捕捉目标的困扰——寻星镜啊寻星镜!当我锁定目标时,晨光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

当我们哆哆嗦嗦地收拾行装时,所有人都已经在寒冷的环境里坚持了一整夜,还好没有风,而且两颗彗星都拍到了。下次,不管怎样都该准备个炉子了,当我们想起热腾腾的火锅面时,肚子里传来的是饥饿的抱怨声。



以上照片均由PENTAX K-5拍摄,彗星照片由腾龙A001镜头拍摄





金牛阿尔法 发表于 2013-11-26 15:23

好活动呀

mandii 发表于 2013-11-26 15:27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3-11-26 15:28 编辑

掌声鼓励 !{:soso_e142:}:lol

很好的开始,很好的系列

zs1chq1 发表于 2013-11-26 15:35

沙发支持

zs1chq1 发表于 2013-11-26 15:36

那个快开帐篷不错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5:41

zs1chq1 发表于 2013-11-26 1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快开帐篷不错

回收时麻烦啊,好像要拧几个圈才行

lygg 发表于 2013-11-26 15:41

very nice~~

Stargazers 发表于 2013-11-26 15:45

楼上头像很好看.

Stargazers 发表于 2013-11-26 15:47

楼主头像那张照片是在哪拍的? 就是普通单反拍的么?这样的星空?

rjxie 发表于 2013-11-26 15:50

精品帖子必须顶!

Michael戴明 发表于 2013-11-26 16:10

Stargazers 发表于 2013-11-26 15: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头像那张照片是在哪拍的? 就是普通单反拍的么?这样的星空?

河防口夹扁楼,就是用数码单反拍摄的

信达小鱼 发表于 2013-11-26 16:20

带个帐篷很明智啊昨儿去西山测试的兄弟一个个都冻坏了:lol

lovez3 发表于 2013-11-26 16:29

不错!

梦游仙 发表于 2013-11-26 16:47

GGGG很好~!

mingkoukou 发表于 2013-11-26 16:48

追星的人都一颗深藏的童心,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自我的体会。。。

仗剑走江湖 发表于 2013-11-26 17:04

很精彩的活动,很精彩的记录,很精彩的一群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潇逸星空——享受彗星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