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百年华诞,捧场啊
今年是南开中学百年华诞,天津电视台做了一套纪录片“百年南开”。2002年2月开拍,2004年9月16日开播,共7集,每集30分钟,天津卫视每晚20:30分播出,敬请收看,多谢捧场!!!天津市南开中学原名天津南开学校,从二十世纪初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创办至今已100年。
南开中学建校100年以来,人才辈出。她那“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渤海之滨,白河之津”的校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目前统计,南开中学近百年培养新中国的总理2人:周恩来(1917届)、温家宝(1960届);
副总理1人:邹家华(1941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4人:林枫(1930届)、吴阶平(1932届)、邹家华(1941届)、周光召(1947届);
全国政协副主席5人:屈武(1922届)、王昆仑(1923师范班)、孙孚凌(1938届)、万国权(1938届)、朱光亚(1941届);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研究院院士,外籍院士和国外的院士56人:其中包括中科院、工程院、中研院正副院长(六人):陶孟和、钱恩亮、吴大猷、叶笃正、朱光亚、周光召。
中科院、工程院、中研院及外籍院士:陶孟和、范文澜、罗常培、梅贻琦、吴大猷、魏荣爵、朱光亚、周光召、何柄棣、卞学 。
陈省身、陶孟和、吴大猷、曹禺等无数令人仰止的学术大师、各界大家同样来自于南开。
此外,著名作家、艺术家曹禺、老舍、金焰、黄宗江、端木蕻良、周汝昌、黄裳、韦君宜;
著名音乐家张肖虎、沈湘;著名舞蹈家资华筠;著名书法家吴玉如、黄寿昌;
著名画家刘奎龄;著名哲学家张申府、熊十力;
著名教育家杨石先、张蓬春、王大中;著名体育家韩幕侠、董守义;
著名外交家唐明照、张伟超、申健;
著名医生吴阶平、吴蔚然、方圻、翁心植、熊汝成、严仁英等人均为南开中学校友。
造就了她天津市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的特殊地位。
怎么样,很强吧?多捧捧场喽!
这是南开的校旗
南开的校旗南开的
南开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城南的一片开洼地!南开的校色:青莲紫色
小巷里走出大国总理
小巷里走出大国总理两位新中国总理毕业于一所中学,中国仅有
青春韶光在温家宝的心中
温家宝三次悄然回母校
本刊记者 陈杰
小巷的旧居
温家宝,天津市人。温家世居今北辰区宜兴埠镇,是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
温家宝 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1919年创办宜兴埠小学,后改名
为普育小学,毁于战火。解放战争时期,温家迁入城内。
“你找温家宝的家?”记者在天津市旧城南开区寻找温家宝中小学时代居住
的房子。狭窄的达摩庵前胡同,拐角小卖部的一位大婶指给记者:“那就是,他
前几年回家时,我见过他。”亲切的口气象讲诰蛹业拇蟾纭?
达摩庵,“文化大革命”前还有香火的尼姑庵。温家宝曾居住的是达摩庵前
胡同9号院,年代较远的院门,推开,面前是十分拥挤的小院,左侧翻修后的房
子就是温家宝过去的家。房屋的新主人原住9号院对门,几年前买下温家的老房
。温家宝兄妹三人,他为长子,与父母一家5口居住在不足21平方米的两间平房
,上大学前就在这里成长度过。邻居们说,温家宝的父母分别是中、小学老师,
带着三个孩子,家境很不宽裕,居室的水泥地面坑坑洼洼,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非常简朴。老邻居敬重温家书香门第,至今称温家宝的父亲为“温先生”。在
他们的印象中,温家宝很聪明,功课很好,做事稳稳当当,规规矩矩,扎实认真
,平时从不大说大笑。人们记得他与小伙伴一起卸下院门当乒乓球台, 在墙上
支起竹竿跳高,用自编的球筐投篮。他习惯用左手投球。母亲上班把房门钥匙留
在邻居家,温家宝放学后去取。“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了?”至今言犹在耳
。
温家宝到中央工作后曾几次回到这条胡同,看望父母,走访老邻居、同学,
亲亲热热拉家常,在众人眼中,他还是隔壁的孩子,没有一点官架子。有时,温
家宝的母亲炸好面酱,托开车的邻居带到北京。
徘徊在这条破旧的胡同,坐在温家老屋,让人感到与历史贴得这么近。一个
13亿人口的大国总理就是从这里走出的,“平民情结”一定植根在他的心中。他
惦念像儿时邻居一样的中国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与他们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独有的名校
温家宝住在天津旧城,上的鼓楼西小学,现在原址已不存在。徒步穿过大水
沟街、南马路、西南角、四马路,就到了他度过6年美好时光的南开中学。这是
他1954年至1960年上学常走的路线。
南开中学是南开系列学校(大、中、小学、女中、重庆南开中学)的发祥地
。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1904年将旧学塾改建新学堂,历经99年的风云。周恩来
1913年至1917年在此读书。一所中学培养出两位新中国的总理,中国仅有。
目前统计,南开中学近百年培养新中国的总理2人:周恩来(1917届)、温
家宝(1960届);副总理1人:邹家华(194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4
人:林枫(1930届)、吴阶平(1932届)、邹家华(1941届)、周光召(1947届
);全国政协副主席5人:屈武(1922届)、王昆仑(1923师范班)、孙孚凌(
1938届)、万国权(1938届)、朱光亚(1941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中央研究院院士,外籍院士和国外的院士55人。
从五四时期到抗美援朝,25名校友成为革命烈士。还有灿若群星的我国科技
、医学、教育、文学、艺术、外交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成千上万的各方面人才。
南开中学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史册上璀璨绚丽,风景独有,功绩卓著。
精神的光芒
温家宝1984年写过一篇文章《 南开精神 永放光芒》,深情地叙说他在南
开六年的生活:“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南开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在工作和生活
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他写道:“南开精神首先是革命精神。南开中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我
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就从校长、老师那里了解到敬爱的周总理早年在南开的革命
活动,知道马骏等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为母校曾经培育过这样多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而感到自豪。
……
南开精神是严谨的治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南开的教学质量—直是比较高的
。南开中学有很多具有渊博学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不少解放后培养
的又红又专的中青年教师。他们那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南开中学的学生学习是很努力的,学校要求也是非
常严格的。南开中学不仅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且培养了我们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至今在工作岗位上都还离不开。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
在他中学同学的回忆中,他说话有条理,开会发言很负责任,深思熟虑,从
没有过“我随便讲两句”,且为人正派,坚持原则。课余,他参加口琴队,打棒
球,跑步的速度不很快,但反应机敏灵活。
赤子的情怀
温家宝对母校怀有眷眷的赤子情怀,关注它的每一步建设和发展。
1994年春,他为母校题词“南开永远年青”,现悬挂在教学实验楼二楼的
一侧,激励着在校的学子们。
温家宝参与、南开校友1999年捐赠母校的座钟“情系南开”,现伫立在校园
内,座钟树碑署名,“温家宝”位列第三排右数第五个;正像他所要求的,名字
不要靠前;那时,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在所
有署名者中职务最高。
从1990年至今,温家宝回过三次母校,静悄悄地,轻车简从,既没有惊动地
方领导,也没有惊动学校领导,有时是值班门卫陪同,他对母校、对授课的老师
一往情深,对外又是一贯“低调“,不张扬,令人非常感动。他的同学们说,越
是这样“低调“,越说明他与人民心贴心!
他的同学李溥向记者娓娓讲述起温家宝三次回母校的情形。
1990年10月2日 下午两愣嘀樱录冶ν讲窖刈诺蹦晟涎钡穆废咔巴感?
。
来到传达室,他微笑着对值班的边大爷说:“我是南开校友,叫温家宝。我
想进学校看看。”边大爷一听名字,再看眼前这位身穿深兰色中山服的温和的中
年人确实就是电视新闻节目里常看到的温家宝,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忙说:“
快请进。”他想到人家是中央领导,心情不觉有些紧张。殊不知,此次温家宝只
是以—位普通校友身份来的,他握手谢过边大爷。
温家宝首先拜谒周总理雕像,并幸福地回忆起1957年5月4日,周总理从北京
给正在举行“红五月青年大联欢”的南开中学同学们来信时的难忘情景。当他看
到眼前那熟悉而亲切的中楼、东楼、范孙楼、北楼,那绿色的长廊,那西后院操
场,那五排灰砖平房宿舍和那巍巍的大礼堂后,一下子自己在这里生活、学习的
情景,一幕幕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这时,正在D谥蛋嗟娜耸赂刹客醯禄约暗笔币苍谛D诘耐踔靖铡⒎庳怪?
老师得知了温家宝到母校的消息,请他到党总支屋内稍事休息。温家宝询问了师
生和学校教育经费情况,一一询问起当年上学时老师们的情况。当听说这些老师
绝大部分已离、退休了,便一再拜托在场的同志,一定要代他向老师问好!
三点十分,从中楼出米,温家宝参观校内的“周恩来同志青少年时代在津革
命活动纪念馆”,然后,来到当年高三上课的范孙楼,在严范孙的半身汉白玉雕
像前合影留念,走出楼来,又在周总理题写的“我是爱南开的”匾额下合影留念
。三点五十分,来到学校大门口,温家宝高兴地与在场的校工边、贾二师傅及老
师们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
1997年10月2日午后,温家宝与家人静悄悄地步行来到母校。
2002年9月26日晚l0时许,温家宝又悄然回到母校。一辆中旅车开进校内,
停在范孙楼北侧,身着深色夹克衫的温家宝从车内走出来,对学校值夜班的人员
说:“我毕业四十多年了,今天来校园里看看,不要打电话,惊扰别人。”温家
宝从含英楼西口进入上到二楼,这时同学刚下晚自习陆续回到宿舍,当温家宝来
到204室时,高一二班的三位同学见到温家宝,立刻起立鼓掌欢迎。温家宝连说
:“坐,坐,坐。”招手让同学们坐下,他就势在临近门口的—把椅子上坐下,
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微笑着问:“一屋住几个人呀?”“住八个。”同学们答道
。温家宝说:“我上南开时,都住的是平房。那时我也住在204室,所以对204室
有特殊的感情。”温家宝问其中一个同学:“你从哪来呀?”“从张家口来的。
”他又问另外的同学:“你们呢?”“我从承德来。”还有的说自己来自秦皇岛
、邢台等地。温家宝听后说:“好呀,南开大有发展了,四面八方的才子都到南
开来了。你们—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时间大约过了5分钟,此时是晚上10时10分左右,温家宝问同学们:“晚上
几点熄灯?”当听说10点半熄灯时,他说道:“好了,我就不打搅大家了。”
离开宿舍楼后,他在校园内走走看看,值班的翟师傅陪着他。他关切地询问
当年的教师身体情况,又请在场的学校工作人员转达他对校长康岫岩的问候。
此次温家宝回母校,原想在校外二纬路与四马路交口步行到学校。后经警卫
人员劝阻,乘车进入校园。
南开校徽
校徽关于校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外面没有圆环的:四面八方说,南开学子来自于四面八方,据校史记载,除西藏外,其余各省均有学子到南开上学;第二种外面有圆环:行方智圆说,南开学子做人方方正正,而智慧学识圆通
校徽
校徽图校训
校训图 顶!!! 南开中学是天津最好的中学,校舍的建设也是宏伟~~我特别要说的是这次教师节南开老师发的钱也是全市最多的~嘿嘿没错没错
我们的班主任,每月工资8000多块,在天津简直天文数字!别忘了
10月17日校庆联欢晚会会有很多名人出席,届时天津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3套也会择时转播,别忘了看哦!我是合唱班的,会有我们合唱班的演出,不过,你们也不知道我长啥样子,呵呵!!!! 呵呵,那我一定要看了 这么快就喜欢南开中学了???
呵呵
看来晓叶子用在这个帖子上的精力可是不小!谢谢
多谢夸奖,不过没办法,谁来了南开,都会很快地喜欢上她的,这大概就是她的百岁魅力吧。对了,lamost
下次出去,还等着你邀请来的人呢,我也会带几个同学去,假期之后让“熏鱼”也找几个同学,我们就热闹了!!! 呵呵,理解!理解! 我们学校就是南开艺术系的生源基地顺便问一句,今年南开艺术类是多少分? 到时候去?
这个我。。。
这个我还不大清楚,帮你问问?行不?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