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顿SKYTRACKER之不负责任的个人评测
昨天上65Q测试,被很多同好批评说是在乱来,楼主也深刻反省,决定再不做这样的事情了。不过经过昨天的测试,也从某一方面证明了我手中这台SkyTracker的能力。今晚天气不错,楼主决定继续测试,最主要的是看看昨天的乱来有没有损坏电机。今天的测试内容是利用ST的平衡套件,进行双相机的拍摄,相机其中一部是6D+80-200F2.8+思锐K20球台,另一部是1100D+24-105F4+百诺的一款小球台。
以下是星点测试照片,均是SkyTracker同时驱动两部相机拍照而成的。
1100D+24-105(105端),5分钟。
6D+80-200(200端),5分钟。这张不知道快门线怎么一回事,少拍了几秒。
1100D+24-105(105端),8分钟。
6D+80-200(200端),8分钟。
最后是十分钟的。先是1100D
in_wind 发表于 2013-12-17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是星点测试照片,均是SkyTracker同时驱动两部相机拍照而成的。
1100D+24-105(105端),5分钟。
很能折腾啊
最后是6D十分钟。可以看到已经有弧形的拖线了,估计200mm8分钟是我这个ST的极限了。
说明一下,昨天有同好指出我拍的行星是不严谨的,所以今天我用1100D拍的都是参宿四,6D拍的都是参宿七,最后十分钟那张参宿七被阳台挡住了,直接拍的M42,都是在天赤道附近的恒星,应该能说明我这台ST跟踪的精度。 本帖最后由 in_wind 于 2013-12-17 23:53 编辑
发重了 别把星野的当深空玩,两个概念。 wangruoyan 发表于 2013-12-18 00:20
别把星野的当深空玩,两个概念。
如果星野赤道仪具备了200mm镜头8分钟基本不拖线的能力,那么玩玩广域深空有何不可呢?这不是大多数的玩家买星野赤道仪的初衷吗?你说呢:) 配一个小马卡还是可行的。我就用我的vmc110:victory: lbte 发表于 2013-12-18 12:08
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实际和理想之间有很大差异,试想出厂连PE都不测的赤道仪怎么能保证他的盲跟精度呢,所 ...
但我这个200mm8分钟就没有明显拖线嘛 太牛了
in_wind 发表于 2013-12-17 23:14
最后是6D十分钟。可以看到已经有弧形的拖线了,估计200mm8分钟是我这个ST的极限了。
...
请教了一下别的同好,这种弧形的拖线应该不是赤道仪本身的跟踪误差造成的,更象是某种抖动引入的。我也深以为然,找个时间检查一下各个部件的稳固程度,再挑战一下200mm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