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4-10-4 17:21

2004年英仙座流星雨在中国 第三号分析

经过修正,在引用18名观测者26.52小时的有效观测,总计636颗群内流星的基础上,我发布了2004年英仙座流星雨中国地域分析的第三版,也就是最终版。根据IMO发布的四号分析,今年英仙座流星雨一共有3个极大,分别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日4时57分(ZHR=187),9时15分(ZHR=134),和17时22分(ZHR=118)。第一个极大适合我国中西部地区观测,很遗憾那时候全国所有观测点天气都不好。除了3时03分的数据偏低以外,其他数据都和IMO的较符合。总体说来,虽然12日晨的观测报告不少,但观测者大多经验不是太高,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误差。13日晨IMC上的数据稀少,但根据日本流星研究会发布的日本地域分析来看,2时左右流量确实有增长,有可能还有一个极大,但因为IMO的最终分析一再推迟(现在看来是不了了之了),所以也没办法得到证实。总得说来,我国观测者这一次非常踊跃,在这里感谢以下观测者的鼎力支持:

叶泉志(广东) 3.37小时;陈谷(广东) 2.25小时;张帆(内蒙古) 1.86小时;纪乐(江苏) 1.84小时;张旭(新疆) 1.75小时;刘尚飞(安徽) 1.60小时;周文(四川) 1.53小时;胡彦栋(安徽) 1.50小时;冯丽(新疆) 1.84小时;王玮(新疆) 1.34小时;杨佳青(安徽) 1.32小时;蔡余江(浙江) 1.26小时;朱进(河北) 1.11小时;郑浩(安徽) 0.98小时;孟奂(河北) 0.67小时。以及徐晨、王川、马强。

日/时间/平黄经/观测者/有效观测时间/群内数/群外数/ZHR +- 误差
12 01:23 139.3005 6 4.45 64 23 60.3 +- 7.5
12 02:06 139.3292 6 3.90 61 14 65.8 +- 8.4
12 03:03 139.3672 5 4.50 38 17 42.2 +- 6.8
12 03:42 139.3932 4 2.55 49 12 66.0 +- 9.3
13 01:34 140.2680 3 3.22 128 21 140.3 +- 12.4
13 02:43 140.3140 5 4.75 152 62 98.2 +- 7.9
13 03:36 140.3494 3 3.15 144 26 128.9 +- 10.7

r=2.0

以上均用北京时间,太阳黄经采用2000.0历元。这一次分析数据采用较上两次严格,要求同一时间段内至少要有3名观测者(包括三名),C小于10。其中,C = r ^ (6.5-lm) * F / sin h.

叶泉志 2004年10月3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4-10-4 23:42

呵呵。。

竟然把我放到最后一位。。还不提省份。。
还有于巡呢?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4-10-5 18:50

老马你的报告很不错,遗憾的是你的时段报告太少了,不够数。

今年接下来的几个重要的群你是铁票了,嘿嘿!

meteorobs 发表于 2004-10-6 18:00

我三天加起来有3个小时。。
难道你是指一天的时段吗?

小龙·哈勃 发表于 2004-10-6 22:21

每一个观测时段得有3个以上的观测者,就是每一个perio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4年英仙座流星雨在中国 第三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