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时评:诺贝尔奖缘何频频花落美国
2004年10月07日07:46 北京青年报鼓励创新不搞“论资排辈” 大笔美元用在科研刀刃上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2名美国科学家。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甚至文学领域,美国人在诺贝尔奖领域一直身手不凡。
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文学奖获得者11位,和平奖19位,经济学奖34位,化学奖54位,物理学奖72位,生理学或医学奖83位。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其中奥妙何在?
美元万能?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曾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经费。像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说,这些经费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我们资助那些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强大的动力。”她说,在其他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种“论资排辈的做法”。
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多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其中包括2000年的4名获奖者,即两名化学奖得主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艾伦·黑格,新西兰出生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麦克迪尔米德;医学奖得主、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保罗·格林加德;物理学奖得主、德国出生的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特·克勒默。
科尔韦尔说,上述科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她说:“一个重要因素,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
“美国梦”?
科尔韦尔说:“人们总将提出疑问,并朝着新领域迈出下一步。可是,许多国家存在一种传统的倾向,不敢打破现状,对长者或上司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我敢说,美国科学家并不特别顺从于一些过时的想法。”谢韦说,这就浓缩成“美国梦”了。
他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落后于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士、法国和德国。这多少令人有点不解。”他举例说,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学生。
他接着说:“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谢韦说,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他说:“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统计,中国应该有15个爱因斯坦,印度有10个,美国只有3个。”
他接着说:“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如果你在洛杉矶或什里夫波特上学,你成才的概率就会比你在其他国家上学的概率要大。”
作者:徐海静 诺贝尔奖何以青睐美国人?
2004年10月06日07:30 大众网-大众日报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2名美国科学家。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文学家获得者11位,和平奖19位,经济学奖34位,化学奖54位,物理学奖72位,生理学或医学奖83位。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其中奥妙何在?
基础研究投入大
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曾在接受路透社电话采访时说:“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的经费。而像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说,这些经费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我们资助那些最优秀最杰出的人。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强大的动力。”她说,在其它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种“论资排辈的做法”。
科尔韦尔说,科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计算机革命、更好地了解大脑疾病和推动物理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她说:“一个重要因素,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
培养学生注重独立思考
科尔韦尔说:“人们总将提出疑问,并朝着新领域迈出下一步。可是,许多国家存在一种传统的倾向,不敢打破现状,对长者或上司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我敢说,美国科学家并不特别顺从于一些过时的想法。”
谢韦说,这就浓缩成“美国梦”了。他说:“我们大家在小学和整个成长过程中都被教导要相信……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你如果努力工作,运气也好,你就能做成一切。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他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仅在第28位或30位,落后于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士、法国和德国。这多少令人有点不解。”他举例说,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在一些统一的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考试中落后于其它国家的学生。他接着说:“不过,在大学阶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谢韦说,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他说:“如果按照人口数量来统计,中国应该有15个爱因斯坦,印度有10个,美国只有3个。”他接着说:“假如其它条件相同,如果你在洛杉矶或什里夫波特上学,你成才的概率就会比你在湖南省上学的概率要大。”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是要好好研究研究了 因为美国是大国~!谁也管不了他~!联和国都管不了~!他还听谁的啊~!他们自己尽了算` 在科研领域,基本不会出现“投资资源饱和”的。科学家永远都会需要更高级的仪器设备。所以说在这方面“美元万能”并非没有道理。 美国拿70%的诺贝尔奖没什么奇怪的,在最高科技方面,美国的投入恐怕不止全球的70%。现在的科研就两个字——烧钱。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无论多聪明都没用。因为脑力部分(理论)前人做的已经超前了很多。 赶上这儿波了,想不得都不行。 啊~~~?钓鱼呀~~,要不要烙俩糖饼啊 噢,诺贝尔奖奖俩糖饼喽。 有些科学家连俩糖饼都不要,他们仅仅是为了兴趣,不为功名利禄金钱美女 还是吃饱了再钓,别光顾着玩,饿着可不好。 中国政府领导现在整个就意识不对,对那些低投入高产出且能立马见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情有独钟,而对那些需大笔花钱而一时间很难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科研视而不见,这是问题的关键。不过这也难怪,中国可没有米国那么有钱。 文化不一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