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 发表于 2004-10-9 10:45

{stargazer_forest翻译S&T新闻} 被剥离的恒星的暗核

被剥离的恒星的暗核
作者:Alan M. MacRobert

http://skyandtelescope.com/mm_images/7387.jpg
      一个暗淡的、与木星大小相当的天体在围绕着一颗白矮星,这颗白矮星可能是一颗被侵蚀的恒星的余留物质。Jon Lomberg所作/双子星天文台提供艺术效果图。



       
       
   2004年10月7日| 根据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的业余爱好者们的跟踪观测,在波江座深处有一颗偶然会从17等增亮至14.5等的白矮星。 编号为波江座EF的是一颗激变变星: 它是一颗由于伴星气体不断落入而造成喷发的密近双星。 研究者们提出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系统,因为其伴星几乎已经被剥离殆尽,只留下带有亚恒星物质的暗核—一种奇特的已衰竭的褐矮星。
   波江座EF自从1997年开始,在其喷发周期之间就一直处于非活跃状态。显然,这颗白矮星正在吸收来自其密近轨道伴星的最为“贫瘠”的气体流。 Thomas Harrison(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及其五位同事近来一直在使用巨型凯克II及双子星望远镜以期取得这个双星系统的红外光谱,希望能窥探出这个神秘的伴星天体的一丝征兆。 但他们所得寥寥无几。
   来自这个系统的大部分红外发射都是由于电子回旋落入白矮星磁极而产生的回旋加速辐射,并且其磁场强度是太阳强度的1400万倍。来自其暗淡伴星天体的带有信息的辐射几乎全部被这种发射所遮盖。 这似乎是一颗具有大约50倍木星质量冷的(1700° K)褐矮星,并且其内部组成也相当独特,可能是由富含氮和耗尽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年老恒星内核物质组成的。
   很久以前,在其伴星大概还是普通恒星的时候,它的引力区域内的双星就开始被剥离恒星物质并落入白矮星“囊”中,但此后经过了一系列的新星喷发而扔掉了一些物质。 现在整个系统已经面临“穷途末路”,因为许多激变双星系统最后都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当“施舍”一方的恒星被剥离到只剩亚恒星物质并且停止产生热能来驱动物质转换的时候,它们就只能保持高速旋转的密近轨道而最终“冷酷到底”。:)

nngs 发表于 2004-10-9 10:50

又一篇精彩的文章花落人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stargazer_forest翻译S&T新闻} 被剥离的恒星的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