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0:26

纠结!!到底该选择制冷CCD还是单反改机???

本帖最后由 zaglama 于 2014-5-4 10:27 编辑

打算升级摄影终端,但对于选择制冷CCD还是单反改机一直纠结,尤其是对于制冷CCD的高价格和单反性能的逐渐提升,两者差别也应该越来越小,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简单浅显的分析,还希望大家能多给予建议。
1.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天文望远镜的摄影成像圈是能覆盖多大的CMOS面积,是否是不同的镜子有不同的成像圈,全画幅CMOS是否在深空摄影中有其大CMOS幅面的意义?
2.同等价位条件制冷CCD和单反相机改滤镜+改制冷,两者最终的使用效果差别有多大,哪一种更好?

对这个问题有一点自己的分析,比如QHY的很多产品大部分指标区别在于:量子效率,ccd尺寸,像素尺寸,像素大小。两种系统的差别还体现在:高感控噪,制冷系统,bit位数的差别等,所以这几个指标也是主要对比的指标因素。如果将单反相机改机+改制冷,制冷系统和量子效率这个差别是不是就很小了,甚至某些单反相机改机后会超过同价位的制冷CCD。

具体比如QHY8、9等型号的峰值量子效率也就在50%左右,这个和目前的一些新款单反相机相近差别很小。而CCD的尺寸决定了画质,比如QHY9的尺寸是4/3英寸,还小于普通的APS-C单反的CMOS尺寸,这方面单方胜出。像素尺寸方面,很多单反相机可以有更大的单像素尺寸,也就是拥有更好的宽容度和高感光性能(单个像素尺寸也有更大的面积接受更多的光子数从而更容易促发达到信号的阀值转化为信息,主要是针对暗弱天体的细节),这方面也是比制冷CCD有优势。而且在控噪方面改机后的单反相机除了拥有物理控温控噪,一些高端机型机内的软件算法控噪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噪点的产生,控噪方面是否会超过制冷CCD。

唯一现在制冷CCD的优势就是在于是16bitAD,比目前单反cmos的14bitAD要高,成像主要表现在色彩的过渡和丰富性,而这点优势不知道在实际使用中能有多大差距的表现,而且单反相机的高像素也可以秒掉制冷CCD了,就是说单反的CMOS可以依靠更多像素的采集点来弥补单个像素转化信号的信息量的不足。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和一些问题,对于阐述的错误地方欢迎指正,也希望通过探讨更深入的理解两种系统到底该如何选择。




msloo 发表于 2014-5-4 10:38

冬季、好环境用单反,夏季、好环境用彩冷,环境不佳,不论冬夏用黑白

52李伟 发表于 2014-5-4 10:44

我反正就用单反了,制冷CCD价格承受不起啊!!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4-5-4 10:44

如果米够时间大把的话还是上冷冻黑白彩色滤轮了。。省很多麻烦 。用了冷冻从此不再纠结。

morning 发表于 2014-5-4 10:53

钱多还是冷冻,没钱单反凑合玩吧

cosmosEX 发表于 2014-5-4 11:05

量子效率?你说的单反QE是整个可见光峰值QE还是某个波段的QE?厂家有提供红外的QE,尤其是Hα波段的QE吗?

cosmosEX 发表于 2014-5-4 11:20

要说控噪,恐怕制冷单反也很难达到制冷CCD的水平。而且好像你还没考虑到Bayer滤镜?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21

missyong 发表于 2014-5-4 10:53
钱多还是冷冻,没钱单反凑合玩吧

不是凑合,是同等价格条件下,单反改机改制冷效果是否有可能超过制冷CCD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25

cosmosEX 发表于 2014-5-4 11:20
要说控噪,恐怕制冷单反也很难达到制冷CCD的水平。而且好像你还没考虑到Bayer滤镜? ...


假设滤镜改机摘除。制冷CCD有软件算法降噪处理吗,单反是否应该更有优势?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27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4-5-4 10:44
如果米够时间大把的话还是上冷冻黑白彩色滤轮了。。省很多麻烦 。用了冷冻从此不再纠结。 ...


对大多数玩家,米是有限的,性价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时间也是宝贵的啊,除非烧到后期追求极致了。

cosmosEX 发表于 2014-5-4 11:32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25
假设滤镜改机摘除。制冷CCD有软件算法降噪处理吗,单反是否应该更有优势? ...

单反本来噪声就远高于CCD,自带的降噪笑一下就好了,不要对效果期待太多。CCD一组好的暗场完爆单反自带的懒人降噪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38

cosmosEX 发表于 2014-5-4 11:05
量子效率?你说的单反QE是整个可见光峰值QE还是某个波段的QE?厂家有提供红外的QE,尤其是Hα波段的QE吗? ...


这个不清楚,从单反相机应用领域来分析应该是可见光波段。

noodle9394 发表于 2014-5-4 11:43

兩張相也只作了基本處理,究竟那一張是 用CCD拍?    一張是用冷凍單反拍(CentralDSmod. Canon 5D II(-10℃)),另一張是用冷凍CCD(STF8300M(-10℃)/AstrodonRGB濾鏡) 。只要有適合的曝光量和後期處理,其實兩者相差不遠 :)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4-5-4 11:45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1:27
对大多数玩家,米是有限的,性价比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时间也是宝贵的啊,除非烧到后期追求极致了。 ...

感觉单反还是很不错的。我觉的如果不是那些高手处理照片的话。一般处理其实看不出是是那种相机拍的。如果能把单反拍的深空片处理的很棒的话再进冷冻ccd那冷冻ccd的效果就特显出来了。。。而且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天气更加有限啊。单反彩色无论是效率还是经济性都是不二选择。

tiantian99 发表于 2014-5-4 11:51

noodle9394 发表于 2014-5-4 11:43
兩張相也只作了基本處理,究竟那一張是 用CCD拍?   一張是用冷凍單反拍(CentralDSmod. Canon 5D II(-10 ...
同意。天气透明度,视宁度,对焦好坏,导星好坏,后期处理,这几者的任何一项(尤其往往是多项),都会大于冷冻CCD和冬天使用的单反的二者差异。
我也正有M101的二者比较,有时间也发上来。

对于新手而言,盲目上冷冻CCD是极不明智的。先确认自己要认真地艰苦地玩天文摄影,并且有出好片的能力了,再上冷冻CCD不迟,因为你还要克服它给你带来的不少问题。


skyczheng 发表于 2014-5-4 12:00

一句话,不差钱选冷冻单色ccd加滤镜。

tiantian99 发表于 2014-5-4 12:04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4-5-4 11:45
感觉单反还是很不错的。我觉的如果不是那些高手处理照片的话。一般处理其实看不出是是那种相机拍的。如果 ...

我刚入了Q9m,2号在张家口天漠终于拍了第一张片子。上次在雾灵西峰第一次用,大气透明度差,就更失望了。个人感觉,单反有不少地方比冷冻CCD强,比如liveview,在校准和对焦的时候都更方便。快门也比机械快门的CCD强(电子快门的CCD没用过)。ISO的设置也直观,出图也一眼看到效果,便于调整设置。冷冻CCD主要是制冷,噪点模式一致,更加serious的摄影中有优势。16bit的优势不比14bit的单反实际上强多少,主要有利于控制星点过曝(这个单反另有办法解决),对暗淡星云星系提升无用,基本可以忽略。所以,如果北方冬天玩,冷冻CCD和单反就更加彼此彼此。这也是我冬天单反拍的片子不逊色于坛子里同好的冷冻CCD的原因,大言不惭一句,哈哈。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2:08

tiantian99 发表于 2014-5-4 12:04
我刚入了Q9m,2号在张家口天漠终于拍了第一张片子。上次在雾灵西峰第一次用,大气透明度差,就更失望了 ...


经验之谈,值得借鉴!

skyczheng 发表于 2014-5-4 12:08

设备的选择是随着硬件厂商对市场需求所开发的产品,需求的多你就能容易的买到这个产品,反之难买到且贵,其实天文台设备一直是走着设备技术的前沿,我们业余也是按着这个套路再走,怎么选择都没有错,不差钱的话那就选择最好的,市场能买到的,天文摄影追求无极限,烧吧!

zaglama 发表于 2014-5-4 12:42

skyczheng 发表于 2014-5-4 12:08
设备的选择是随着硬件厂商对市场需求所开发的产品,需求的多你就能容易的买到这个产品,反之难买到且贵,其 ...

我想了解的是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吗?同等价位下性价比两种系统哪个更高?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纠结!!到底该选择制冷CCD还是单反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