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深空摄影器材的过程和经验教训
本帖最后由 sshyang 于 2014-11-12 19:14 编辑从开始决定下水,到看中冷冻CCD相机,再到现在攒齐一套装备,正好一年整,前前后后折腾好久,走了不少弯路。这里罗嗦一些经历,跟大伙儿聊聊,也供后来者参考。
先聊聊自己为啥喜欢天文。最早啊对天文的兴趣来自于儿时躺在天台上看满天星斗,觉得越看越深邃,越看越好玩。
初中时喜欢上了光学,自己DIY各种望远镜,课内知识不够用就去图书馆查资料,按照资料做各种透镜,惠更斯组合啥的,从此知道了各种望远镜的原理。那时候家里穷,只能买一整片儿的老花镜片,记得是小几块钱,当时已经是个大数目了,央求了父母很久,然后自己用纸糊镜筒,200度的老花镜有50cm的焦距,加上目镜组,大概有60cm长,可以看到几公里外的农舍,伴随着严重的色差和畸变,但很开心。老妈前几年在用我的目镜组纸筒来绕毛线,还说质量真好,用了十来年没坏,汗啊!后来发展到自己想出来用玻璃镜子做天顶镜,一切都是纸糊的。记得晚上吊在葡萄架上看重影的月亮和星星,那时候看到了昴星团,不知道名称,只是觉得很漂亮,那时候没啥光污染,真能看到淡淡的蓝色雾气,一个人可以看很久很久很久。。。后来又想出来用电焊工的滤镜装在镜头前看太阳,一片不够用两片,记得那段时间太阳黑子很多,自己还用本子画下来。如果那些资料能留到现在,一定很感慨,这一晃20多年就过去了。
现在孩子慢慢大了,晚上自由了,经济稍稍宽裕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很多事也想开了,可以折腾点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儿了,不然活这一辈子干啥呢。
下决心开干是去年,也就是2013年的10月份的事儿,原本的预算是2~3万一套装备,拜托坛子里某位高手帮忙策划,买了锐星100Q、艾顿iEQ30,然后自己在eBya上买了一堆二手目镜。本打算看看星空、用老单反拍拍星空就行了。
这里分享第一条经验:想买便宜的二手好目镜,可以去eBay。美国卖家很多,我关注TV的Nagler和Ethos,时不时会出来便宜货,有时候还会参与惊心动魄的抢拍。拍下后可以让卖家发到美国的同学或朋友那里,收货后只要看看没有明显瑕疵就行,老外的信用一般都挺好的。攒几个再一起发回来,普通USPS就行,写天文配件,一般不查。
冲动是魔鬼,上一张自己冲动之下买的目镜合影:
现在大部分都在睡觉,在上海基本目视看不见啥,留着吧,以后用。
第二条经验:买装备不要冲动,三思而后行,根据需要慢慢添置。
接着絮叨,自从用古老的Nikon D70S拍了几张M42后,就知道那不是我要的效果,决定上更好的装备,那时候在Canon 5D2/6D和冷冻CCD之间反复研究和选择。
这里不得不提下yzhzhang,在他的怂恿下,最后我选择了STT-8300+Astrodon滤镜。然后我就用美金数额当人民币报账来瞒着家里,不然是没法交代的,然后。。。我就用了信用卡分期付款。。。
第三条经验:美国有个网站http://www.astromart.com/,真可以淘到便宜货,不过需要付费才能看到交易信息。
yzhzhang兄弟对我的深空摄是帮助最大的,我比较懒惰,有啥事儿就问他,他属于勤快热心人,啥都比我懂,啥都回答,呵呵。最近又在网上认识了方舟老大、武总和热心的若岩台长,都是高人,还有百木兄弟总算在红月亮那天也见面了。我想说,有你们,玩天文的路更有趣了,谢谢你们!
第四条经验:找几个同好,大家聊得来的,就像徒步旅游,风景固然好,几个同伴有说有笑、插科打诨的更是有意思。
言归正传,接着说深空套装的事儿。
如同那堆目镜,STT-8300也顺利到手。以为可以用2寸天顶接口,接上去后发现相机太重,根本无法稳定光轴和焦平面的准直,然后在智通那里定做了连接环,直接把100Q的72mm接口和相机的54mm接口连了起来。
下面的小环是与老相机的接口。
同时,我要照顾孩子,大部分时候没法离开上海,只能在小区中央广场上拍。然后又需要折腾电池,满足所有设备(包括电脑)全功率运行8小时、冬天低温下可以用、还可以深度放电条件的,好像只有磷酸铁锂合适,淘宝上选了一个,记得是150Ah,据说是大厂出口给国外电动车的,卖家人很好,最近还抽空让那哥们儿帮忙做了个4头的连接线,直接电池航空接口出来分4路:相机、赤道仪、加热带、电调。每一路的线径粗细都可以轻松在春秋20度气温下带STT到-30度,每个头都带磁环,良心价钱。
第五条经验:大功率的冷冻CCD不要用那种淘宝上的1拖2或4的线缆,我试过不行,剪开看,铜丝很细。
还有幸认识了WFT,从他那儿收了柳叶刀的二手斧头立柱。在WFT办公室里,那紫红色的和蓝色的立柱真是漂亮啊!到这儿,总算是有第一套全功能的装备了。
接着问题就来了,发现焦平面怎么调整都没法和光轴垂直。这张图片不少人都看过:
然后又是反复折腾,最终确定STT需要调整。
第六条经验:不能想当然认为每个设备的匹配性都会很好、光轴自然准直,深空拍摄需要焦平面调节环。
就是这东东:
然后兴冲冲地从著名的Vixen那里买了一套以为适合的接环回来,没想到又出问题了,标准的M48接环和SBIG配的连接环螺纹拧不到底,看着都是0.75的,就是不行。上周又不得不找智通定做一个连接环,把2个部件替换为1个部件。
第七条经验:器材之间的匹配性会出现意外,随时准备定制,而且定制更贴合需求。不要舍不得定制的费用,比起设备来真心不多,但可以让设备很好配合。
如果是定制接环的话,智通的活真不错。给大家看看他的消光效果:
前面两个是淘宝上买的部件,看着做工已经很好了。离拍照镜头最近的是智通定制的接环,对比下效果还是智通的更好。
另外,我还参加了BG大师的开源电调项目,可惜没有时间参与开发代码,这里非常感谢BG大师和磊胖兄弟!
最终,我的第一套深空装备于今晚基本齐全了,慢慢玩,慢慢学习。以后有机会也开发点小程序出来开源分享,这也是乐趣。这套深空装备和连接部件折腾了我大半年,必须上照片留念下。
100Q 72mm接口 + 焦平面调节环 + 48mm转SBIG 54mm连接筒
连接起来的样子。
不惧怕光轴偏了,希望100Q的调焦座给力点,免得我每次拍照都要调焦平面。
等STT调整好后,希望充分发挥100Q的潜力。
整套装备:
基于BG大师的自动调焦系统自己DIY的不锈钢支架。还有个小插曲:普通步进电机带不动STT,换上大个儿的就行了。
折腾天文不容易,特别在国内。不管怎么样,我已经开始发烧了,那就用内心的原动力来烧吧,慢慢烧上几十年,下半辈子会更精彩。
补充:电源折腾经验请移步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2035&page=2&extra=#pid3666272
第八条经验:想深空摄影就直接上OAG,不需要另外配导星镜。
顶老杨,挺励志啊,向你学习! 豪~~~ 顶!期待深空表现!再买支镜子目视吧,不然目镜浪费了啊! 很好的经验分享,同感,我还没玩到冷冻呢,冷冻一直都是心中的痛。。。。没米阿!!以后再说了 只能表示钦佩了 yak-sun 发表于 2014-11-1 06:38
另外,oag是啥东东?
你是在上海市区用滤镜拍深空吗?导星能看到星星?
OAG记得是Off-Axis Guiding。我只能在上海市区拍,导星很轻松看到星星,它比人的眼睛灵敏多了。 yak-sun 发表于 2014-11-1 06:33
和lz一样,岁数大了,有些事情想明白了,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的很好,赞一个 ...
呵呵,//hand 写的很真挚啊,折腾器材苦中有乐,支持,共勉! 心路历程很有共鸣!祝玩的开心! 满眼绿色,方知土豪啊,从小就是资深爱好者都难免走弯路,我们这些后辈还是多多学习的好! 赞 sshyang 发表于 2014-11-1 00:42
第八条经验:想深空摄影就直接上OAG,不需要另外配导星镜。
OAG方便吗 好帖子,受教了~~~ 图文并茂啊,很好的经验分享,这个必须加精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