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出了DO镜片感觉神马ED、APO都将成为过去
DO镜片居然在理论上实现无色差,随着今后的推广,感觉必将引起镜头的一场革命,老镜头将不再保值、ED、APO也将成为历史大家怎么看?
这玩意应该比APO还贵吧 衍射对波长和角度比折射更敏感,DO需要做到全波段表现一致比apo更困难,目前成本必然比apo高。apo已经足够好了,do是否在同价位能比apo更好还难说。个人觉得现在商业化的主要是为了减少镜头里面的镜片数量,对于天文望远镜而言,因为是定焦且物距固定,本来就不需要很多镜片,所以要说do真取代一些传统镜片,首先肯定也是别的地方而非天文望远镜。当然do近乎无限的设计自由度,允许任意构造波面,前景是有的。或许以后会有单片式的镜子也说不定。 不可能的
東西再好價錢降不下來相對低端的東西還是會有它的市場
APO都出世多久了銷售總量還是遠遠賣不過普消因為貴 aaaa8444 发表于 2015-2-27 00:57
不可能的
東西再好價錢降不下來相對低端的東西還是會有它的市場
APO都出世多久了銷售總量還是遠遠賣不過普 ...
不可否认折射光学领域自从出现至今,并没有革命性的发展,色差一直是久攻不克的世界性难题,以前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价格昂贵的莹石镜片,这点导致了几十年来老镜头不落后,甚至保值的奇怪现像出现。
而我只所以看好DO技术,是因为它是在纯技术上解决了色差问题,并没有使用昂贵的材料。我本人认为,这是必是一场革命,就像上世纪PC的发明,随着类似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普通镜头实现超小型化和完全无色差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本帖最后由 zsh3245 于 2015-2-27 09:38 编辑
其实早些时间里,我就想着早先的彩电里面不是有平面光栅分划板么,可不可以在望远镜光路里巧妙应用上平面(或曲面)光栅分划板、或者直接用光栅原理在镜片上做文章,以改善或消除像差什么的来着?!不过当时只是一瞬而过,没细想,事先也不知道有DO镜片一说,别拍砖哈! APO、ED贵在材料,DO贵在工艺,个人感觉工艺提升导致价格下降的余地更多一些。 宋城冬叶 发表于 2015-2-27 08:31
不可否认折射光学领域自从出现至今,并没有革命性的发展,色差一直是久攻不克的世界性难题,以前的解决方 ...
LZ似乎认为老头保值的原因是在色差?
事实是哪怕是徕卡的老头在色差控制上都远远不及2010年以后的日本副厂镜头,分辨率更不是数码时代镜头的对手。
老头的精髓可不是光学硬素质而是在于保留了胶片影响时代的一些东西,往往浸淫多许多许多器材的人才会喜欢。而这些人大多数不差钱,才会出现现在老头被炒作的局面。
老镜头本身保值也是有原因的,大部分老镜头都是由金属和玻璃构成,质量可靠稳定,少数像美能达35G那样的还使用手工磨制非球面,几十年前的都一样使用。反观现在的镜头,几千元的大多是塑料机身,非球面都是树脂压铸,少数几片ED 萤石也都用在中间组,也就指甲盖大小,买来一年垂头了,在用一年变焦环送了,光轴基本是不考虑的。20年以后怎么办?
这东西目前貌似只用在佳能的相机镜头发吧? 刚刚淘宝上看了一下,佳能DO的相机镜头1W左右,这样计算,做成80或90的镜子还不得大几万甚至上十万啊? chegyby 发表于 2015-2-27 14:43
刚刚淘宝上看了一下,佳能DO的相机镜头1W左右,这样计算,做成80或90的镜子还不得大几万甚至上十万啊? ...
目前是佳能独有的技术,现在贵是正常的
孔方 发表于 2015-2-27 09:53
APO、ED贵在材料,DO贵在工艺,个人感觉工艺提升导致价格下降的余地更多一些。 ...
很有道理!我认为DO如果真的成功的话,甚至能开辟光学成像新领域,即:折射镜、反射镜、衍射镜
阵风V-1 发表于 2015-2-27 10:16
LZ似乎认为老头保值的原因是在色差?
事实是哪怕是徕卡的老头在色差控制上都远远不及2010年以后的日本副 ...
不管怎么说,还是成像素质决定价格,老镜头只所以还能卖出不低的价格,根本原因还在于近几十年来光学成像并无实质性的进步。说什么胶片味那只能是个案不能代替潮流。收藏古董电脑的也有人在,但市面上淘汰的电脑仍然也只能称为电子垃圾。
孔方 发表于 2015-2-27 09:53
APO、ED贵在材料,DO贵在工艺,个人感觉工艺提升导致价格下降的余地更多一些。 ...
APO和ED一样是贵在工艺,磨制精度,53之类的是占些比例,但是也没那么夸张。再说了,材料贵也是因为贵在材料的生产工艺,组成53玻璃的也不是啥稀有元素。所以归根结底,APO和ED也都是工艺贵。
工艺要达到高水平,对材料的要求也会很高。高精度的DO,我想也逃不开这个规律吧。虽然DO可能片数少,但是APO也就一片或者两片是贵的材料。
lowsfer 发表于 2015-2-28 10:28
APO和ED一样是贵在工艺,磨制精度,53之类的是占些比例,但是也没那么夸张。再说了,材料贵也是因为贵在 ...
说得有理,APO肯定也要讲工艺。三七开和七三开的关系吧。
lowsfer 发表于 2015-2-28 10:28
APO和ED一样是贵在工艺,磨制精度,53之类的是占些比例,但是也没那么夸张。再说了,材料贵也是因为贵在 ...
我不认同,如果没有逐利的内在的动力,佳能不会花巨资去研究DO技术,DO技术和APO相比,要么成本低,要么成像更好,或两者兼有,不然就没有研发的动力。
宋城冬叶 发表于 2015-3-4 09:56
我不认同,如果没有逐利的内在的动力,佳能不会花巨资去研究DO技术,DO技术和APO相比,要么成本低,要么 ...
你说的没错,但是新技术,初入市场的时候,性价比都是不如老技术的。规模上去了可能会有优势。
DO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出现已经很久了,原理也并不复杂。想做的话,很多光学公司应该都有这个能力。只有佳能在尝试用在镜头上,已经说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要么性能不行,要么价格不行。我想至少现阶段,DO对传统光学是没什么性价比优势的,要不然不会只有佳能一家在做。
这就和dwave的量子计算机一样,贵得不得了,但是性能并不强。有人研发,只能说明有人预期它未来可能很有性价比,不能说明现阶段甚至近期怎么样。
lowsfer 发表于 2015-3-4 11:13
你说的没错,但是新技术,初入市场的时候,性价比都是不如老技术的。规模上去了可能会有优势。
DO并不是 ...
嗯,我也是长远方面看好,并不是说马上就能取代
不管是do 还是pf 都是基于一项古老的发明 菲涅尔透镜 而且都不是尼康或者佳能发明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