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loo 发表于 2015-3-6 15:03

【讨论】左右摄星快慢的N种因素

RT,在各种群里看了各种讨论,也不断有人抛出很多概念,例如谈到焦比,就让人人觉得减焦刻不容缓,结果减焦镜各种炒作;例如谈到QE,就一拥而上买QE高的CMOS或者CCD,一些低QE的让人不屑一顾。。。虽然有道理,但肯定偏颇。

个人认为,影响摄星快慢的因素至少有:
1、QE(QE高,光子转换效率高)
2、口径(口径大,接收光子多,光力强)
3、焦比(焦比大,成像亮度高,拍摄速度快)
4、bin(bin2、bin4可以大幅提高效率)
5、滤镜的带宽(窄带越窄,或者加UHC,比不加的效率肯定不一样)
6、LRGB比例(黑白拍摄特有,通过LRGB的合理配比来提升效率)
7、天气(天气通透,极限星等高,视宁度好的,当然更快)
8、环境(天光、光害等背景噪声很重要)
9、拍摄目标的选择(单反或者CCD在不同的波段峰值QE不同)

所以。。。还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摄星系统是N种要素的组合,要提高对自己手头系统的认识,发挥比较优势补上短板。
其他的,我水平浅薄,抛完砖后也没啥多说的,请各位参与讨论,互相学习长进

smartmars 发表于 2015-3-6 15:10

说得好!  天文摄影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偏执一方.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综合考虑, 配置系统,达到 最优化

jxsky 发表于 2015-3-6 15:12

感觉这些个指标对效率的影响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都是定论了,木有啥讨论的,有多少钱上多少性能的东西,哈哈。

msloo 发表于 2015-3-6 15:15

jxsky 发表于 2015-3-6 15:12
感觉这些个指标对效率的影响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都是定论了,木有啥讨论的,有多少钱上多少性能的东西,哈哈 ...

到底哪个重要呢,或者更直接的说,以上哪个因素更能影响前期效果,好让人往正确的路上去走。
如果有兴趣,甚至可以算出各项参数的性价比来

playcat 发表于 2015-3-6 15:23

涉足天摄有一年了,感觉天气环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基础。然后其次是口径、QE和焦比对拍摄影响大吧~ 转转转没用过不清楚。还有拍摄目标要选取仰角30度以上的。我的看法。

红妖 发表于 2015-3-6 15:32

我怎么觉得就只有一点左右我啊 就是天气和环境。。。

呆萌de校长 发表于 2015-3-6 15:45

先看7、8; 其他都是后面的事

tokimemo 发表于 2015-3-6 18:27

其实QE 和F都不是一个绝对值所以单纯抽出来比较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对比, 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乐于中此陷阱
还有T值等要考虑
火星说的很对的, 系统化工程, 系统化考虑, 系统化调整, 牵一发而动全身

yzdb333 发表于 2015-3-6 18:57

新人,跟大家学习,谢谢楼主的整理。

沈阳老裴 发表于 2015-3-7 10:20

一直坚定不疑的认为口径才是王道(前提是环境允许)

dust_38 发表于 2015-5-12 16:42

如果是用长焦,iso,光圈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5-5-12 17:35

天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左右摄星快慢的N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