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j-k 发表于 2004-11-25 11:11

“长二丙”一年转战三地,“造星”技术跨上新台阶

新闻发布时间:2004年11月24日17:13:16
  【据中国航天报11月24日报道】 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前的几天时间里,天公不作美,不是有高空风,就是阴着天或下着小雨。那几天,火箭总指挥郑全宝的眉头经常紧锁着。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好日子,顺顺利利地把火箭 “嫁”出去。
  
据郑总介绍,根据每次发射任务的不同,火箭技术状态都有所变化。据统计,这次发射试验卫星二号的长二丙火箭技术状态更改有20多处,其中,火箭的卫星调姿定向系统、二级箭体处理系统是这枚火箭增加的主要技术。郑总说,“长二丙”不但要保证卫星的入轨精度,还要在卫星精确入轨之后,完成卫星的“脸”朝向哪里的工作,这就需要增加火箭的二级调姿定向系统,该系统能帮助卫星有效地进行姿态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该技术增加了卫星的控制精度。
  
一般情况下,火箭在完成发射任务后,二级箭体将在太空中漂浮50年到100年才会重返地球大气层,这样形成了对航天器具有极强杀伤力的太空垃圾。郑总说,“长二丙”将卫星精确送入轨道后,实施星箭分离,再利用箭体中剩余的推进剂推动火箭离开轨道并在地球大气层中焚毁。在发射前的评审会上,不少专家称赞道,这项技术既是长二丙火箭在技术上的创新,也体现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将净化太空视为己任。
  
长二丙火箭在从去年12月发射探测一号卫星到此次试验卫星二号的一年时间内,转战我国酒泉、西昌和太原三个发射中心,5次成功护送6颗卫星上天。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享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二丙火箭质量是可靠的、受控的;另一方面,长二丙火箭有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和一支不怕疲劳、具有连续作战作风的队伍。
  
火箭发射队创立了新型的滚动的工作流程。一级、二级火箭在北京总装测试完成后,一部分人员就随着火箭来到了发射场;而在北京,另一部分人员开始了下一枚火箭的组装、测试工作。在发射场,部分发射队员完成火箭相应系统的测试工作后,又回到北京加入后方的工作。郑总介绍,在今年的七、八、九3个月中,队员们齐头并进,交叉作业,这枚火箭发射了,那枚火箭就在进行测试,原来一枚火箭在发射场需要50来天,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能发出去。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记者采访了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副总经理、发射队临时党委书记代守仑,卫星总设计师李明。
  
据介绍,试验卫星二号的发射具有标志性意义:其一,作为我国新技术演示与验证卫星,试验卫星二号上的不少新技术将在轨获得演示验证;其二,试验卫星二号是采用新一代小卫星研制公用平台——CAST2000研制的第一颗卫星,在设计等方面体现了新平台的优势,也为后续的研制提供了借鉴作用。
  
试验卫星二号是现代小卫星预研成果的集成演示卫星,演示内容包括高精度控制技术、集成化芯路管理技术、高效电源技术和多功能结构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与我国以前发射的一些小卫星相比,试验卫星二号的姿态测量与控制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国外同类小卫星平台的水平。集成化星务管理技术以星上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思路,并采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总线和分包遥测体制,可实现信息交换的高速度、高可靠性和多路径。高效电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源控制技术,采用了计算机充电控制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集中调配与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系统扩展能力和可批量化生产的支持能力。在卫星结构方面,首次采用记忆合金解锁机构代替火工品,实现了太阳能帆板解锁的无冲击、无污染和高可靠;公用机箱则采用电磁兼容设计,实现了良好的防磁、隔振、散热功能,为星内设备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星上光盘数据存储器大量采用商业器件,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率高、研制费用低的特点,将在磁带机、固态存储器之外,开辟一条新的星上数据存储途径。
  
据介绍,由于采用了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等设计思路,CAST2000小卫星公用平台具有良好的多任务适应能力和系统扩展能力,能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小卫星后续研制系列中,很多都要采用该公用平台,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还计划把该平台推向国际市场,实现整星出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二丙”一年转战三地,“造星”技术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