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舟 发表于 2015-5-14 14:30
如果L10分钟 你RGB最少的20分钟
下回试试
漂亮的风车!!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5-5-14 18:20
摄影党用趴趴狗的咸鱼大法
那是什么玩意,给个链接{:2_187:}
SeekingM31 发表于 2015-5-14 06:08
终端
冷冻ccd.有牌子介绍
lowsfer 发表于 2015-5-14 20:05
那是什么玩意,给个链接
就是本贴十三楼,咸鱼教主的教程,我是它护法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5-5-14 20:42
就是本贴十三楼,咸鱼教主的教程,我是它护法
看他的帖子写了好多种啊,你用的哪一种?
我只用过PHD漂移
at大法
这是盲跟吗?
牛!这也是个耐性活
At 的算法比较粗 没有考虑视宁度,水平和仰角误差独立测量,实际上两者是相关的,只不过at简化了 因此at的极轴误差测量是不准确的,1个角分很多天文台也就这个水平。
无敌大片
northwolfwu 发表于 2015-5-15 07:09
At 的算法比较粗 没有考虑视宁度,水平和仰角误差独立测量,实际上两者是相关的,只不过at简化了 因此at的极 ...
他是类似漂移。当然,一定还有更好的软件,但实际效率很高,而且都是通过盲跟检验确认的
如何通过盲跟证明极轴精度已达20角秒,求大师赐教
漂移也不见得准确 不同高度由于大气折射不同的影响,所以也是近似,极轴应该比较准,但是20角秒不可能达到,at 的源代码我看过,太简单了。
本帖最后由 杭州涵仔 于 2015-5-16 12:29 编辑
northwolfwu 发表于 2015-5-16 10:57
漂移也不见得准确 不同高度由于大气折射不同的影响,所以也是近似,极轴应该比较准,但是20角秒不可能达到, ...
代码要小改过,效果更好,五分钟盲跟1000mm焦距,这都是我今年五六次拍摄前盲跟实测出来的,不是歪歪的{:5_283:},
bg4ahz 发表于 2015-5-16 09:40
如何通过盲跟证明极轴精度已达20角秒,求大师赐教
五至十分钟不拉线,我就信它软件的数据了啊
一开始都是测试对比过的,得到最佳的方案。软件测算结果下的一分和几十秒的差距,在盲跟下差距很大,我们的是圆点,导星是辅助。当然,也有人是十分钟盲为测试起步的,一些土豪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5-5-16 12:34
五至十分钟不拉线,我就信它软件的数据了啊
忙跟10分钟不拉线?
本帖最后由 杭州涵仔 于 2015-5-16 13:51 编辑
bg4ahz 发表于 2015-5-16 13:00
忙跟10分钟不拉线?
哈哈 可能会是小鹅蛋,但是不是面条。对于摄影党来说,你的极轴镜大法早就好丢掉了
杭州涵仔 发表于 2015-5-16 13:49
哈哈 可能会是小鹅蛋,但是不是面条。对于摄影党来说,你的极轴镜大法早就好丢掉了
...
为什么呢,用极轴镜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做到5角分,用OAG可以做到1000焦距30min 场旋位移小于3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