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ON ED80 的双星测试
前一段时间买了一只Orion ED80 OTA, 大家都知道是国产的APO,用FPL-53 玻璃。 尽管看过些评测,但想亲自测试一下,正好也可搭配我的 9 1/4 SCT,如果不适合我,也可送人。 :roll:外观:长24", 重6磅,4"的镜筒,稍有些笨重。但我用EQ6,所以重量不是问题(希望重一点,因为我没有低于11磅的配重)。灰色的喷漆说不上漂亮,比较光滑。比起Televue 和AP的差不少(我比较喜欢那种Powder coating)。镜筒和调焦筒内部的光栏非常有效,没有影响有效口径,反差优异。物镜座不可调节,工艺不错,非常光滑。物镜镀膜为墨绿色,反光很弱,但没有到几乎消失的地步。镜头很干净,没有任何灰尘。遮光罩与物镜配合紧密,比较结实的感觉。我不喜欢那个三角架接口,但并不影响用镜筒环,也就无所谓了。
调焦筒:Crayford style,用三个螺丝固定在镜筒上。如果是直接通过螺纹连接结实得多,也更精确,不过需要CNC的镜筒以保证精度,用半埋的六角螺丝也是比较好的选择。调焦手感润滑,但稍微松了些,底部的压力调整螺丝不是很有效,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其主要原因是调焦管底部的平面精度不够,造成接触面积减小)。如果用2“反光镜加1.5-2磅的目镜(如14mm UWA),指向天顶时,会出现脱焦现象。没有调焦锁定是一大遗憾。调焦筒的工作长度约3", 大多数目镜都应能合焦(我用2"反光镜+barlow+7mm Ortho时几乎向内旋到了头,如果实在不行用1.25"就是了) 。
STAR TESTING:由于天气原因,我用Artificial Star 在室内进行测试。圣诞树上的反光球是现成的光源。望远镜的焦距是600mm,我将光源置于10米外(理想是20X焦距,12米),这样的设置会引入约1/20-1/25 WAVE 的UNDERCORRECTION,对结果影响不大。下面分别焦内像和焦外像。
焦内像的衍射环比焦外像要稍微清晰些,但整体亮度均匀,没有散光(ASTIGMATISM),没有明显的表面粗糙(Roughness),没有挤压变形(pinched optics)的迹象,光轴也很准确,可能有一点Central zone,总体来说我估计有1/7-1/8的Undercorrection。Orion 提供 30内退换的服务,而我很高兴能放弃这个权力。
前天终於放晴,大气稳定度4/10,但温度只有 -6C。用天津四作了一下简单的Star test,和室内测试的结果相符。170X时焦点像几乎看不到色差,散焦后焦内像偏粉红,焦外像偏蓝绿,但时间有限,没有机会用织女星测试,所以结果不一定准确。另外一个问题是EQ6的外接12V电源坏了,无法提供跟踪,迫使我缩短了观测时间(Murphy’s law)。
我主要想观测几颗双星,兼顾测试,所以立即指向了白羊座 Gamma,两颗4.8等的白色恒星,相距7.8"。为了能延长观测时间而减少手动跟踪,我用8.8mm UWA + Ultima Barlow,约140倍。非常轻松,非常漂亮,让我想起了狮子座Gamma星。两星成南北走向,一时看不出谁是主星,谁是伴星。方位角应为360/0 度或180度左右(为了保证一定的趣味,我观测前避免察看方位角,只在观测后进行核对)。如果说有什么我不喜欢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没有颜色上的反差。不过这不能阻止它成为全天最美的双星之一。
下一个目标是白羊座1, 6.2和7.4等,相距2.8”。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对迷人的双星。主星橙黄,伴星浅蓝。像是缩小的天鹅座Beta。但我更喜欢它的紧凑,它的低调和它预示的物理联系。APO 精确的色还原体现出了它的优势。
白羊座Epsilon 是个真正的考验。5.2和5.5等,相距1.45“, 是80mm 镜的Dawes limit。 也就是说,理论上80mm 镜应能看出它们是双星,但有所重叠。如果相距超过1.7",两星应没有重叠。在ED80中,140X下,可以辨认出一个8字从右上到左下,而右上的亮些,应为主星,考虑到反光镜,方位角约为180+30=210 度左右(实际应为203度)。如果用200X效果应更好,但我没有合适的目镜。
另外猎户座Beta(参宿7)和猎户座Zeta(最低的腰带星) 也一一分辨,相对白羊座Epsilon 要容易得多。
看来国产的ED80的光学质量不愧于APO 的称号,当然工艺质量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400的价格是很多人可以承受得起的,遗憾的是国内爱好者不能方便的购买,希望这样的望远镜能尽早出现在国内市场。
我有92年产的哓庄TK80-2,下一步可以与ED80 进行一下比较,主要是在色差,极限星等和行星观测方面,看有多大的差距。不知是否能有时间,还要取决于天气。 精彩,期待下一篇哓庄TK80-2与ED80 的比较,哓庄TK80-2我也曾经拥有,可惜镜子太笨重,所以卖了 :lol: 对呀对呀,卖给我了嘛!
期待楼主的对比报告哈……
Re: ORION ED80 的双星测试
前一段时间买了一只Orion ED80 OTA, 大家都知道是国产的APO,用FPL-53 玻璃。 尽管看过些评测,但想亲自测试一下,正好也可搭配我的 9 1/4 SCT,如果不适合我,也可送人。 :roll:外观:长24", 重6磅,4"的镜筒,稍有些笨重。但我用EQ6,所以重量不是问题(希望重一点,因为我没有低于11磅的配重)。灰色的喷漆说不上漂亮,比较光滑。比起Televue 和AP的差不少(我比较喜欢那种Powder coating)。镜筒和调焦筒内部的光栏非常有效,没有影响有效口径,反差优异。物镜座不可调节,工艺不错,非常光滑。物镜镀膜为墨绿色,反光很弱,但没有到几乎消失的地步。镜头很干净,没有任何灰尘。遮光罩与物镜配合紧密,比较结实的感觉。我不喜欢那个三角架接口,但并不影响用镜筒环,也就无所谓了。
调焦筒:Crayford style,用三个螺丝固定在镜筒上。如果是直接通过螺纹连接结实得多,也更精确,不过需要CNC的镜筒以保证精度,用半埋的六角螺丝也是比较好的选择。调焦手感润滑,但稍微松了些,底部的压力调整螺丝不是很有效,不能提供足够的压力(其主要原因是调焦管底部的平面精度不够,造成接触面积减小)。如果用2“反光镜加1.5-2磅的目镜(如14mm UWA),指向天顶时,会出现脱焦现象。没有调焦锁定是一大遗憾。调焦筒的工作长度约4", 大多数目镜都应能合焦(我用2"反光镜+barlow+7mm Ortho时几乎向内旋到了头,如果实在不行用1.25"就是了) 。
STAR TESTING:由于天气原因,我用Artificial Star 在室内进行测试。圣诞树上的反光球是现成的光源。望远镜的焦距是600mm,我将光源置于10米外(理想是20X焦距,12米),这样的设置会引入约1/20-1/25 WAVE 的UNDERCORRECTION,对结果影响不大。下面分别焦内像和焦外像。
焦内像的衍射环比焦外像要稍微清晰些,但整体亮度均匀,没有散光(ASTIGMATISM),没有明显的表面粗糙(Roughness),没有挤压变形(pinched optics)的迹象,光轴也很准确,可能有一点Central zone,总体来说我估计有1/7-1/8的Undercorrection。Orion 提供 30内退换的服务,而我很高兴能放弃这个权力。
前天终於放晴,大气稳定度4/10,但温度只有 -6C。用天津四作了一下简单的Star test,和室内测试的结果相符。170X时焦点像几乎看不到色差,散焦后焦内像偏粉红,焦外像偏蓝绿,但时间有限,没有机会用织女星测试,所以结果不一定准确。另外一个问题是EQ6的外接12V电源坏了,无法提供跟踪,迫使我缩短了观测时间(Murphy’s law)。
我主要想观测几颗双星,兼顾测试,所以立即指向了白羊座 Gamma,两颗4.8等的白色恒星,相距7.8"。为了能延长观测时间而减少手动跟踪,我用8.8mm UWA + Ultima Barlow,约140倍。非常轻松,非常漂亮,让我想起了狮子座Gamma星。两星成南北走向,一时看不出谁是主星,谁是伴星。方位角应为360/0 度或180度左右(为了保证一定的趣味,我观测前避免察看方位角,只在观测后进行核对)。如果说有什么我不喜欢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没有颜色上的反差。不过这不能阻止它成为全天最美的双星之一。
下一个目标是白羊座1, 6.2和7.4等,相距2.8”。 我不得不说,这是一对迷人的双星。主星橙黄,伴星浅蓝。像是缩小的天鹅座Beta。但我更喜欢它的紧凑,它的低调和它预示的物理联系。APO 精确的色还原体现出了它的优势。
白羊座Epsilon 是个真正的考验。5.2和5.5等,相距1.45“, 是80mm 镜的Dawes limit。 也就是说,理论上80mm 镜应能看出它们是双星,但有所重叠。如果相距超过1.7",两星应没有重叠。在ED80中,140X下,可以辨认出一个8字从右上到左下,而右上的亮些,应为主星,考虑到反光镜,方位角约为180+30=210 度左右(实际应为203度)。如果用200X效果应更好,但我没有合适的目镜。
另外猎户座Beta(参宿7)和猎户座Zeta(最低的腰带星) 也一一分辨,相对白羊座Epsilon 要容易得多。
看来国产的ED80的光学质量不愧于APO 的称号,当然工艺质量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400的价格是很多人可以承受得起的,遗憾的是国内爱好者不能方便的购买,希望这样的望远镜能尽早出现在国内市场。
我有92年产的哓庄TK80-2,下一步可以与ED80 进行一下比较,主要是在色差,极限星等和行星观测方面,看有多大的差距。不知是否能有时间,还要取决于天气。
^^ 兄的新镜子不错呀,祝贺你的镜子开光,加精华! 400美金也不便宜了,和威信ED80的差不多了。不知道相比之下哪个更有优势? :roll: :roll: 我看中楼主的EQ-6:) 我看中楼主的EQ-6:)确实不错!多少米? TO SKYEYE: TK80-2是比较笨重,反差又不太好,所以有两年没动过了。
TO 解坛主:多谢关照。
TO jiangjian:如果VIXEN 80ED 的价格差不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F9的焦比和调焦筒与ORION 比都没有优势。在美国OTA卖$900, 与TV76 和FS78在一个价位,所以很少有人用。 看来,400美元的ed80果然是物超所值! 喜欢读这样的报告 性价比看来太好了,但缺乏直接的比较,比如和tv76和FS78 好文,顶!
从我掌握的资料看:消色散性能FS78>TV76>Orion 80 ED>=景德80 EDII。
2005年第一期ST已经将Orion 100ED折射镜定为25种Hot Product 之一,Orion的折射镜已经连续两年上榜。 楼主镜子的Star Test 结果 比我目前拥有的景德80IIED(三片)的好,我的镜子焦内焦外衍射环完全不对称,挤压变形(Pinched Optics)严重,放松压圈也没救了,可能是玻璃的退火没做好,我早期拥有的景德80II(semi-APO)也有这个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在厂家眼里算“合格产品”。 denebman: 我没有用过景得的镜子,景得用过 TMB, TEC 和其他厂家的物镜,但三片ED的来源不太清楚。总的来说,景得的机械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我有它的反光镜和SCT focuser(尽管其他厂家也卖几乎一模一样的FOCUSER)。如果你比较有把握有pinched optics 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和经销商或厂家交涉。你可以试着在yahoo group 上 post你的问题。http://groups.yahoo.com/group/William-Optics/
我相信会有答复的。 多谢AP130兄的建议,关于这个三片ED镜,在景德yahoo讨论组上,我是第一个发贴评价的,这个月的帖子多了起来,评价基本都不错,认为是Orion 80ED的强有力对手,有些帖子把主观的愉悦也带到评测中了。
我的镜子Star Test不行,本地的同好也帮我鉴定过,属于Pinched Optics。目前还不太影响目视观测,换镜头实在是太折腾了,因为无法事先验货,质量如何基本靠运气。
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正规点的天文厂家能对在出厂前的每只镜子进行Star Test,完美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要太差,免得售出后招惹麻烦。镜子毕竟不是拿来Look At,而是拿来Look Through的。 有时候感觉这ed的镜子用着别扭,不是锐度差就是色差不满意,毕竟不是顶级的,apo是梦想啊 ^^ 剛有機會看過這支鏡, 的確不錯, 光學質素要比 Tele Vue Ranger/Pronto 為高一點, 但明顯不及 Takahashi 和 Astrophysics, 與 Vixen 的差不多, 我相信要 side by side 比較才可以看出高下. 景德的FL110好像是顶级的apo。。。。。 想问此镜可自何处购得? 景德的FL110好像是顶级的apo。。。。。
不会的, 就连ST上关于FLT110的专稿都指出FLT110的光学性能比TMB和Televue的顶级APO镜逊色,当然也不如AP的了.
TEC110油头的设计初衷是做为摄星镜用的, 单从目视观测来看,不算"顶级"和"完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