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际合作成为发展航天技术的主旋律
当光阴的步伐即将跨入2005年的时候,回顾世界航天走过的路程,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国际合作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年,是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寻找合作伙伴的一年,很多发展中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试图少走弯路,以便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一个闻名遐迩的航天发射场,这就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这里几乎可以发射所有的重型火箭,近两年,这里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为它成为了地球通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出口。
但是,这个航天发射场被俄罗斯租借使用,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因为他没有航天技术,用不到这个发射场,它只能每年从俄罗斯那里收取1.15亿美元的租赁费。但哈萨克斯坦一直认为价格太低了,同时,俄罗斯又认为这个价格太高了,因此不止一次地对外界说,要放弃这个发射场的使用。
2004年1月,双方再次就发射场的租赁费问题展开磋商,最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俄罗斯把租赁拜科努尔发射场的时间延长到2050年,租金不变。从而使这个一直悬而不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两个国家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两国还建立了合作关系,哈萨克斯坦一直没有自己的航天技术,现在,它从石油贸易中获得了很多的经济利益,并借此准备发展航天技术,俄罗斯已承诺给哈萨克斯坦帮助。于是,借助这个航天发射场,哈萨克斯坦可以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一对冤家开始真正地变成了伙伴,这也是2004年度里最引人注目的合作。
航天弱国寻找靠山
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它理所当然应该迈进航天大国的行列中,因为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对于那些没有一点基础的小国来说,独立自主地发展实在不合算,它们只能去寻找大的靠山。在这种思路下,一大批小国纷纷把眼光瞄向了俄罗斯。
马来西亚也要发展航天技术,他们预计将在2007年把宇航员送往太空,这个愿望就要依靠俄罗斯的技术来实现。亚洲国家寻求俄罗斯的帮助,欧洲国家也努力寻求俄罗斯的帮助,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也走到了一起,正在联合开发遥感微卫星。
也许是因为俄罗斯的航天技术太强大了,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有很深基础的韩国也要与它建立航天伙伴关系。早在9月,俄罗斯航天集团就同意,帮助韩国建造一枚太空火箭。10月17日,韩国科技部又发布消息说,韩国将会挑选两名宇航员,送到俄罗斯去训练,这两人将会在俄罗斯接受18个月的训练,训练结束之后,也就是在2007年,俄罗斯还要负责把他们两人送上国际空间站,他们会在那里停留10天的时间。其实双方还有更紧密的合作项目,10月间,韩国又与俄罗斯签订合同,准备请俄罗斯为它建造一个航天发射场,该发射场将于2007年建成完工,主要用于一般的航天发射和太空探索发射。种种迹象都显示,韩国与俄罗斯的航天战略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印度四处寻找航天机构
印度把发展航天技术看作是强国之路。印度提出,要在2007年实现载人登月,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们正在四处寻找航天伙伴,希望借此迅速提高自己的航天技术。印度一边把宇航员送往美国,接受美国的培训,另一方面,印度急切地希望参与国际性的航天项目,它开始关注卫星全球导航系统,欧洲航天局正在计划实施的伽利略系统就成为他们密切关注的对象,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欧洲航天局的同意,于是印度又把目光转向了俄罗斯。
俄罗斯也有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就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军民两用系统,该系统首颗卫星于1984年发射。1994年该系统的卫星数量达到12颗并开始运转,到1995年该系统的卫星数量达到24颗,并开始完全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俄罗斯航天经费出现严重不足,该系统的大部分卫星老化,由于无钱更新老化的卫星,目前“格洛纳斯”系统只有11颗卫星处于运转状态,这样它就根本无法发挥导航定位功能。
俄罗斯这样艰难的境况为印度的加入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条件,印度的航天资金投入已经与俄罗斯不相上下,今后5年,印度用于民用航天的财政拨款将超过俄罗斯。所以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协议,根据这一协议,印度将出资帮助俄罗斯完善这个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将利用本国的运载火箭自本国的发射场起飞,发射“格洛纳斯-M”和“格洛纳斯-K”卫星。印度加入以后,明年“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将达到16颗,到2007年至少达到18颗。而卫星达到18颗时,“格洛纳斯”系统便可发挥导航定位功能;当卫星总数达24颗时,其导航范围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
印俄双方将共同按照商业模式来使用这一卫星导航系统,印度就是这样寻找到了一个加入俄罗斯全球定位系统中的好机会,这将使它迅速掌握全球卫星导航的关键技术。
中国与欧洲航天局的合作级别越来越高
在2004年里,中国与欧洲航天局的合作继续进行,双星探测计划中的另一颗卫星在7月升空,它和去年年底发射的另一颗卫星一起在太空中服役,构成中国的双星探测计划,中国的双星探测计划已经融入到欧洲航天局的星簇计划中。这是中国与欧洲航天局最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就在这个计划正在执行的时候,中国也在与欧洲航天局谈判另一个更大的合作项目,这就是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在美国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之外的另一个全球卫星导航设施,但是,伽利略具有比他们更高级别的精确度,这是欧洲迄今为止最大的航天项目,他的投入资金高达40亿欧元,在10月份,中国终于正式签约成为这个项目的参与国家,与其他参与国不同的是,中国是第一个非欧盟成员国。参与这个计划,中国将拥有这个系统20%的所有权,是这个工程的一大股东,另一方面,中国还拥有这一系统的全部使用权。随着中国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欧洲航天局还会有更多的高层次合作关系。
中国与美国建立航天关系
近年来,对于中国航天技术的崛起,美国一直持谨慎地观望态度,中国和美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合作。今年1月14号,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的航天规划中,对美国未来的航天规划提出了很多宏伟的设想,在这个计划中,他同时提出希望世界各国来参与美国的这些计划。这个时候人们就纷纷猜测,美国的未来的航天计划是否允许中国的加入?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年底,中国的航天部门和美国的航天部门开始有了初步的接触。12月2日,在华盛顿美国宇航局总部,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和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举行了会谈。双方在会谈中对相关合作进行了框架性探讨,侧重于空间应用、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领域,并决定以后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机制,增加了解和交流。
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接受中方邀请,将于明年访问中国。这虽然不是双方的正式合作,但是,这是寒冰解冻的消息,它标志着两个航天大国在实施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冷战过去了几十年,航天技术虽然不再是称霸世界的资本,但它依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对于那些技术弱国,都想找到一个大的靠山,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本领。对于像中国这样已经成为航天大国的国家来说,追求的是让航天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就需要强强联手,因为探索宇宙奥秘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不管出自何种目的,在2004年,国际合作的频率加快了,合作的步伐加快了,合作的层次也同样提高了。合作已经成为发展航天技术的主旋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