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湿度决定一切!
空气潮湿会造成能见度降低,因此观测一定要选择干燥的地方。比如2002年3月16日我在北京房山区十渡观测,天空就极其清澈透明。可当时的天气预报北京并非晴天,而是多云间晴的天气,并且北京当时局部地区已经起沙尘暴,当时的环境并不理想。但是当时鉴于预报显示锋面将于16日晚上自西向东移过北京市,我只得选择北京城西南的十渡。万幸的是当时北京天气极其干燥。据资料记录,16日晚20点到24点,北京的湿度仅为10%。到第二天凌晨也不过达到25%,这样干燥的天气对观测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山的迎风坡潮湿,而背风坡为下沉气流,非常干燥,而且由于“焚风”效应,可以使得污染物不影响到观测点,焚风也会使得观测地点暖和得多。2004年1月24日,我到北京西郊的香山(高500多米)观测,当时西北风非常寒冷猛烈,上到山顶不可能,在半山腰,由于是背风坡,风不是特别强烈(仍然接近6级),但是能够起到吹散污染物的作用。而且肯定比山顶暖和。在水库边或湖边观测有时候会受到水汽的影响,但是如果冬天水结冰就不会有此影响,或者当地已经处于高压控制状态,多下沉气流,也将大大削弱不利的水汽。 值得推荐给南方和沿海的朋友一看!!! 全国最典型的地区,成都今天温度是0-1度,相对湿度80%~90%
呵呵 需要注意的是湿度变化与季节有关,还要注意风向,要选择背风坡,因为风向随季节而改变,因此背风坡也不是恒定的。 比如山西的大同年湿度只有52%,云量仅有44%,而且海拔高达1069米,是个非常适合观测的地方。 对于南方观测,湿度的影响很重要,湿度大的话镜子放在外面10几分钟就跟洗澡了一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