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剩下娱乐 没有文化
2005年01月01日03:40 人民网 网友:周纪东中国“文坛”不知从什么时期起开始变得热闹了。“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美女作家”、“美男作家”、“青春偶像作家”、“行走文学”、“妓女作家”、“胸口写作”、“零度写作”、“新概念写作”、“木子美现象”、郭敬明的剽窃、余秋雨的作秀,各种花样和噱头层出不穷。如果我们透过表面稍稍观察一下这么多有趣的现象,我们就只会发现一个东西——利。
相对于“文坛”的热闹,文学本身却一片萧条。我们费尽心力也找不到那些充满张力、积极向上、赞美人性,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关怀人——特别是关怀普通人的作品和情感。找不到是不是意味着那些东西已经不再存在?她们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的文学杂志纷纷停刊,即使不停刊,也早已“变脸”。各大报纸的文艺副刊逐渐被娱乐新闻所替代。出版社忙着出一些内容暧昧、格调低下、会产生严重社会负面效应的“作品”。网站上汽车、财经、军事、娱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文学。
我们已经进入商业时代。商业已经介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和文学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不认为文学的萧条是商业的过错。商业本身没有什么错。而且,我觉得,商业完全有能力促进文学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文学归根结底是人学,文学的萧条意味着什么?
文学总是主动或者被动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体现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面貌。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呢?还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国家?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精髓和独特的标志,而文学是文化中最敏锐、最有力量、最有深度和高度的一部分。可是今天,我们只剩下了娱乐,没有文学。我们看不到文学的影子。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萧条。
我们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学以其含蓄、细腻、深刻,以及所蕴含的独特东方美学而闻名于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常常为此骄傲和自豪。我总觉得文学应该表达思想和情感。这些关于人普遍的、质朴的、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思想和情感。文学应该是奋进的,应该能够承载一个民族或者整个人类的精神追求。
世界有过两次伟大的复兴,第一次发生在欧洲,第二次发生在美国(我把美国的复兴看作是欧洲复兴的某种延续)。这些复兴总是以文艺为先导。我希望第三次复兴发生在我们中国。 发人深省 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
我看不是“没文化”,是“不知道什么是文化!” :(
meteorobs 加油了,全靠你了 :mrgreen: 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文学变了一种形式。。^^ 我觉得其实也不尽然。只是社会多元化了,垃圾产物自然会很多。
相反,我觉得其实现在很多文字都可读,只是大多数震撼心灵的文字都是出自没有名利纷争的文学爱好者们,然而正是这些文字恰恰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没落,一个时代的没落,一个文明的没落。 也不能说郭敬明就是剽窃吧~~~ 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
我看不是“没文化”,是“不知道什么是文化!” :(
meteorobs 加油了,全靠你了 :mrgreen:
我会不断关注类似的消息并贴到这里的。。
我这几天忙着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没怎么上论坛,
因为据我所知中国这次观测象限仪座流星雨的爱好者不会超过
10人!!!能向我们那样做正式观测的可能只有不到5人。。
所以这次观测的意义由为重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