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第13亿位公民真的诞生在北京?
2005年01月07日07:26 中国青年报 马乔
《新京报》1月6日讯:6日凌晨0时2分,中国第13亿位小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有关领导随后来到医院看望了这个宝宝,并为他带来了中国第13亿位公民荣誉证书和礼物。
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先是哑然失笑,继而感到不信、不解。凭什么说6日0时2分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这个名叫张亦弛的男婴就是中国第13亿位公民?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不到两秒钟就出生1个人,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张亦弛是不是中国第13亿位公民怕谁也说不准。更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小亦弛还在妈妈肚子里呢,已有媒体提前好几天宣布中国的第13亿位公民将出生在北京。笔者当然明白如此炒作的用意,但依然愤愤不平:为什么中国第13亿位公民必然是北京人?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宣传能有好效果吗?
让笔者说,中国的第13亿位公民可能早已出生了。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是笔者曾问过一名当村支书的朋友,其所在村有多少人口?村支书反问笔者,你要什么口径统计出来的数字?当然是最准确的数字。这倒难住了村支书,他只含糊地说,他们村的人口在2700~3000之间。人口数字有3个版本:一个应付省区市检查,最少;—个报给县里,居中;一个是实际数,最多。最少与最多相差200多人。
第二个例子是笔者的一名同事,其亲戚有3个小孩。问及原因,同事回答:亲戚在城里打工。现在又不用户口登记,没人查计划生育,—怀孕就生出来了。
农村人口统计情况如此,城里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又存在死角,一级一级上报到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字,焉能没有水分? “第十三亿个公民”是一种荣誉吗?
2005年01月07日06:31 济南时报
1月6日凌晨零时02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男婴重3660克,身长52厘米,取名张亦驰。这名小公民的确幸运,甫一出生,就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到医院看望的礼遇,而且获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亲自颁发的荣誉证书(1月6日《京华时报》)。
“第十三亿个公民”当然是具有纪念性质的,借这个小家伙的出生,来纪念30年来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所取得的成绩——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本也无可厚非,但给这个幸运的小家伙颁发一个“纪念证书”也许更合适一些,“荣誉”从何谈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中国人口目前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极限。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是现在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依然面临着反弹的压力。而且,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1世纪,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目前人口的结构性矛盾也正日益凸显。
在这种严峻的挑战面前,与其把“第十三亿个公民”当成一种“荣誉”,莫如把其当成一种压力,我们怎能让喜气洋洋掩盖了背后依然巨大的人口危机!有关各方理应忧心忡忡才对。孙凤忠 第13亿为公民只是象征性的,2005年1月6日被确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并根据近期我国人口增长率,推算得出,所以就把6日全国第一个出生的婴儿定为第13亿位公民,世界60亿位公民也是这样确定的。作为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来说,确定一天第一个出生的婴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也是一个约数。严格的讲,第13亿公民肯定不是精确的第13亿个人。 楼上说的对 :idea: 肯定不是撒,农村还有没上户口的呢 有的记者就是矫情。
这事儿本身就是提醒国民人口不少了。
谁都知道统计有问题,犯不着跟这儿较劲。
非得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记一大过,才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