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当年南京俩家望远镜厂吗
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有三家有名的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厂大家都知道,至于紫金电光仪器和晓庄光学仪器厂大家还有印象吗,它们生产的801000折射镜还有在用的吗。 我在用晓庄的,比现在国产镜要好多了,有很高的性价比!紫电的赤道仪还不错哈!晓庄的80镜子曾经卖的不错。
我们学校有一台,用料很扎实。 晓庄80比博冠,天狼,晶华的80相比较有优势吗? 个人认为晓庄的80绝对有优势,当时的镜子已经是全金属斜齿调焦(这个调焦座和现在相比一点也不差),物镜三点调光轴,镜座是铝制,涛沙制作。镜片双胶合蓝膜(80以上的镜片很少胶合,因为很难避免气泡,现在技术有所改进,使用紫外冷胶可以实现胶合,但是对于八十年代来说,还是比较难的),色差很小,至少目前国产镜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很少,三光阑。寻星镜支架也是铝制,四点校正,前一后三。整体镜筒是铁制(卷的)很不错!就是太沉! 我这台是从SKYEYE那里买的不知几手,光学质量仍然让人满意,色差很小,偏红一点!观测行星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分辨率好于手上其它的80国产! 你那台是手动还是自动的,如是电跟,当时也要二千多。 手动的啦,只有主镜筒! 多谢黄磊的解答,多么希望有晓庄80和现在的各家公司的80的实测比较! 等我整理好了器材,尽量做个专业一点的测试哈! 好的!期待中! 晓庄生产的801000折射镜当然比同样材料的短焦镜子强。
不管怎么说,理论早已证明:
80/600不如80/640;80/640不如80/900,80/900不如80/1000的。
问题在于现在有的公司不知是渠道问题还是验收问题居然到用户手中的镜子装配不好。 这批望远镜的80mm口径1000焦距的镜头是十三中的校办工厂加工的,1985年前后,
设计者是杨世杰老师,主持加工的张平老师。
我和老爸去购买镜片,张平老师客气的接待了我们,给了我们一片,这片物镜是三片原型镜之一,还没有来得及镀膜,分辨率是经过专门测试的。我们得到的那片的分辨率是1.72秒。我想以后量产的镜片分辨率不会那么高,大概1.8秒左右。
色差控制的不错,锐度很好,焦点明确。比当时市场上最多的南京天文仪器厂的120马卡要锐的多。120的焦点是一段区间。 发这个帖子的本意是想了解一下二十年前产品的性能,因为那时候我才上初中,80的镜子只能是一个梦想。但反观现在的镜子,大家认为比而是年前进步了多少,特别是光学性能。 光学?不怎么觉得,镀膜工艺要好点了,金工好点,重量轻了,光学部分太过于成本考虑,比上面的镜子相比,不觉得有优势,有些现在的镜子还不如呢?想一下,十几年前卖四五百的DD,今天该值多少,换算一下,就可以看到今天的档位上可以买多大口径的了! 我觉得镜子还是买南京产的好,工业基础好吧。 其实不是这样说的,在云南,四川(重庆),武汉,南京,长春,甘肃这几处都是中国光学的比较有名的地方,各自生产的东西是有各自特点和分工的。科研器材一般都是长春和南京在做,四川也有少部分……等等,有急事出门,回来再写哈! 以前不是有个叫蒋筑英的吗,好象是长春什么工厂的吧? 长春光机所,那是中国光学人才的摇篮! 晓庄厂现在主要做显微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