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xie 发表于 2005-2-12 23:02

路边天文历史——全球星空聚会潮 (博物杂志文章转载)

^^
http://www.cng.com.cn/nh/photo/20050130/2005130191823008.jpg

绝大多数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恐怕从来没有领略过星空的震撼,也许更不知晓世上还有这样的感受,然而全球每个晴夜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天文发烧友以各种聚会的形式在享受着这种星空和心灵的接触,如果你问他们做什么最开心,他们会告诉你“Go Star Partying!”


    Go Star Partying中文意思是去星空下聚会,Star Party是目前西方国家天文爱好者最流行的一种以观测星空、天体摄影、展示自制的天文器材、教授如何磨制反射镜和举办各种天文器材展销会等活动为内容的聚会。
    一些知名的大型Star Party往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业余天文高手和国际知名天文器材和摄影器材的制造销售公司,这样的Star Party上还会有二手天文器材的转让和拍卖,俨然一个大型的天文商品交易会。但有的大型Star Party以天文观测摄影为主,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氛,这样的Star Party上一些知名的业余天文学家互相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大家在旷野里点上炉火一边烧烤一边叙旧;或者把自己新制作的天文望远镜给大家展示一下;或者架起他们新买的准备夜晚拿来进行天文摄影的高级天文望远镜和CCD照相机,人们谈笑风生,尽情地享受着这种Star Party带来的乐趣。
    这两种Star Party构成了当今Star Party的主流,但无论哪一种,它们的举办地一般都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原野、山顶或者是大农场,在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灯光的干扰,人们可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观星。平日在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银河在这里宛如明亮的牛奶瀑布,让你甚至感觉自己可以触摸到它,这时你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诗人形容星空壮丽,你会猛然发现自己果然是生活在银河系当中,因为那浩瀚的星空正笼罩在你的头上。当然,那种感觉只有你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得到。

“业余望远镜自制运动”和“路边天文学”
    西方人有探险和野营的传统,回归大自然也早已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也许是为了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人们总喜欢远离城市去体验那种无忧无虑。当真正面对茫茫夜空,你会从内心深处得到极大的愉悦和放松,正像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二百多年前说的那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也许这就是人们争相去沐浴星光的根本原因。
    谈到Star Party,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那时正是天文学新发现层出不穷的年代。每当出现重要的天像,一些城市、大学和天文台就会组织天文爱好者观看。为了新建一座天文台或者全面修整改造一座现有的天文台,人们往往也会举办一些天文观测活动来募集资金,也许这就是Star Party的雏形吧。毫无疑问,早期的Star Party对推动当时专业天文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业余天文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Star Party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是天文爱好者队伍的出现和发展的结果。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专业和业余天文学最发达的国家,其业余天文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国家的业余天文发展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就必须介绍一下美国业余天文发展史中的两件大事:“业余望远镜自制运动”和“路边天文学”,因为正是它们造就了大批的天文爱好者,它们与Star Party的出现息息相关。
    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科技教育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天文爱好者开始梦想拥有自己的天文望远镜,但那时没有制造供天文爱好者使用的天文望远镜的公司,于是一些人开始尝试自制天文望远镜这条路。自制天文望远镜的人在英文中被称为Amateur Telescope Maker (简称ATM)。1923年,《科学美国人》杂志的阿尔伯特·尹构思(Albert Ingalls)和斯普琳菲尔德市的拉塞尔·波特(Russell W. Porter)为了更好的交流学习望远镜自制的技术和经验创办了美国最早的Star Party之一的“Stellafane”。“Stellafane”几乎每年8月都举办,会期只有1天,去年已经是第68届了。当时阿尔伯特·尹构思和拉塞尔·波特两人还不断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撰文教授读者如何自制天文望远镜,人们把自己手工制作的天文望远镜拿到这个Star Party上展示,互相比较切磋。那些用钢管组装起来的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总是能聚集一大群好奇的同伴,当人们将它指向夜空,每个人都被征服了,于是他们都毫不示弱,争相制作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这批早期的天文爱好者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掀起了“业余望远镜自制运动”。这场运动让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拥有了自己的望远镜,使得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加,也为日后美国各地大大小小Star Party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1968年,约翰·道布森先生和他的朋友在旧金山成立了一个叫“旧金山路边天文学家”的天文组织,其宗旨就是向路边的行人免费提供观测天体的机会。“路边天文学家”在向行人提供观测的时候还会不断讲解被观测天体的相关知识,并负责解答观测者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天文问题,这种面向大众的天文科普活动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的加入。随着城市的发展,观测条件越来越糟,人们有时不得不去郊外进行这样的观测,一些“路边天文活动”也就逐渐转变成了Star Party,“路边天文学”现在已经成为了Star Party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而说起约翰·道布森,他可算是美国业余天文史上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今年(2004年)89岁的约翰出生在北京,后来随家人移居美国,他做过僧侣,后来投身于天文科普事业至今。20世纪70年代就是他发明了道布森式天文望远镜,这种天文望远镜构造巧妙易于天文爱好者制作,它的发明大大推动了世界业余天文学的发展,道布森式天文望远镜也成为了当今Star Party自制天文器材交流展示中的主角。
    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美苏角逐太空的时代,那时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美国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在载人航天和登月计划的影响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天文科普的发展,民众谈论的话题也都集中在太空和月球上。在这样一种条件下,美国最终出现了专门为天文爱好者制造天文望远镜的公司,天文爱好者再也不必发愁因为不会磨制反射镜的镜片而无法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天文望远镜了。但那时望远镜的产量很小,价格也很高,大部分天文爱好者仍然望尘莫及。“业余望远镜自制运动”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高潮,美国各地的Star Party上随处可见自制的天文望远镜,人们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抛物面,如何检验反射镜之类的望远镜镜面磨制技术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望远镜制造商越来越多,新型的天文爱好者使用的天文望远镜,例如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望远镜、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式等也一种接着一种的出现了。特别是由于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可以买得起了,而且他们的性能也比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更好,自制天文望远镜的人数于是越来越少,“业余望远镜自制运动”的高潮过去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天文望远镜的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了,无论是在摄影器材商店、天文器材销售店还是在百货商场中你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挑选它们。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GOTO式),只要你有台笔记本电脑,安装一个天文软件,在电脑星图上用鼠标点一下你要观测的天体,望远镜便会自动去寻找它,你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它了,这让那些对星空并不熟悉的人也可以体验到观测的乐趣。于是天文爱好者的人数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一时期美国、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都出现了各种大中小型Star Party,由于人们都有了自己的天文器材,Star Party的参加人数也与日俱增。光美国各地出现的有知名度的大型Star Party不下10种。在欧洲和日本大型的Star Party也出现了。举办这样的Star Party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的天文协会。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Star Party中,道布森式望远镜仍然可以见到。虽然天文望远镜公司制造的望远镜已经很便宜了,但人们开始不断追求大口径的反射镜,而这样大口径的成品往往很昂贵。加上一些人的怀旧意识,道布森式望远镜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为它制作相对容易而且制作成本比较低,所以又开始流行了起来,但再也没有以前那么辉煌了。

参加Star Party的规矩
    举办Star Party的时间和地点是件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如果你要拍摄秋季的梅西耶天体,那么自然你要在9月到12月间举办了;如果你要组织天文爱好者观测月亮,那么就必须在月亮会出现的夜晚举办;当然假如你要拍摄的目标是深空天体,那么你最好找几个没有月光干扰的夜晚来搞。不过因为气温的原因,目前世界各国的Star Party大部分是选择在春夏秋季举办的。
    参加任何活动都有其规矩,Star Party当然也不例外,Star Party的规矩都是约定俗成的,它能有效的保证Star Party能够顺利的进行。
    1·首先如果你能携带自己的天文器材来,那么最好带上。
    2·准备好避雨、避暑、防潮、御寒、驱虫、挡风、防尘的用具以防意外。
    3·遵守你参加的Star Party的一些规章制度。
    4·天黑以后不要驾车到处走,不要打开白色光的灯。
    5·夜间不能开闪光灯拍摄。
    6·在使用别人的望远镜以前请先和其主人打招呼。
    7·请尽量不要在不吸烟的人群附近吸烟。
    8·如果你要听音乐请用耳机。
    9·尽量不要大声喧哗或者发出噪音,特别在早上大部分Star Party的参加者都在熟睡中时。
    10·不要随地扔垃圾。
    11·最重要的就是,尽量放松、玩得高兴!
    一般一个有1000人参加的Star Party至少要有50架天文望远镜,这样参加者就不会因为人多而没有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准备足够的器材满足大家观测的需要。当然与会者也应该携带自己的望远镜,但如果是来自省外甚至国外的朋友就很难带来较大的天文器材了。而一旦有了这么多天文望远镜就需要足够的、具有广博天文知识和观测经验的业余天文学家来给大家指导使用的方法,讲解相关的天文知识,协助组织者在Star Party中开展免费的天文科普观测活动。

国际著名的Star Party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几千个各种各样的大中小型Star Party。这里我们介绍一下最著名的两个大型的Star Party。
    在美国除了Stellafane以外还有得克萨斯星空聚会,他们每年5月在美国麦克唐纳天文台附近举办,一般会期7天,参加的人数约在700人左右。那里的观测条件特别好,因为是在得州人迹罕至的地区极限星等可以到6.5等。有意思的是得克萨斯星空聚会除了观测摄影活动外还有商品展览、跳蚤市场、风景游览、游泳、远足和具有得州风味的牛仔式的骑马活动。得克萨斯星空聚会到2003年已经举办了25届了。
    有趣的是世界上最大的Star Party不在美国而在日本。日本的胎内星空聚会已经举办了20届,举办地在东京以北250公里的地方,每年8月举行,一般会期2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加者在那几天云集日本,除了观测、拍摄和天文器材展销、二手器材销售外,还有摇滚音乐会、模型火箭发射比赛和各种儿童娱乐活动。参加人数高达2万人!世界各个知名的天文器材和摄影器材厂商都利用这个机会使出浑身解术宣传自己的新产品。胎内星空聚会举行时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

中国的Star Party
    以前中国大陆的天文爱好者一直没有涉足Star Party这个领域,可喜的是2003年国庆,就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两周前,在南京由我国天文爱好者发起的牧夫天文交流会成功举办了。来自大陆的专业、业余天文界、港台以及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知名天文人士出席了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星空聚会,20多场的来自海内外的天文报告和器材评测展销使参加者不虚此行!特别是很多天文爱好者都见到了平时很难谋面的业余天文界高手和众多知名人士,不少天文爱好者通过聚会成为朋友,这加深了大陆、港台及海外天文爱好者的友情和交流。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的大型Star Party,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4年牧夫天文交流会将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和神舟5号着陆地的四子王旗举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Star Party这项新型的科技活动。


作者:撰文·供图/解仁江 Tom Spirock
来源:《博物》2004年第01期

光谱 发表于 2005-2-13 09:14

很难想象哪位天友看后不动心~~ :mrgreen:

tnt230602 发表于 2005-2-13 10:24

好!
更喜欢图上的这个家伙:)

哈雷☆≈亮2 发表于 2005-2-13 16:34

很难想象哪位天友看后不动心~~ :mrgreen:
我非常心动,以前就很想这样了 :wink: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5-5-12 17:53

用户: 光谱 在文中写到:
很难想象哪位天友看后不动心~~

我不动心,因为我在器材方面一窍不通......

[ 本帖最后由 活动星图 于 2007-5-16 12:48 编辑 ]

rjxie 发表于 2007-5-16 10:23

再顶下,对路边天文做的一次报道。

rjxie 发表于 2007-5-16 10:24

这是我当年介绍的路边天文的历史:

1968年,约翰·道布森先生和他的朋友在旧金山成立了一个叫“旧金山路边天文学家”的天文组织,其宗旨就是向路边的行人免费提供观测天体的机会。“路边天文学家”在向行人提供观测的时候还会不断讲解被观测天体的相关知识,并负责解答观测者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天文问题,这种面向大众的天文科普活动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天文爱好者的加入。随着城市的发展,观测条件越来越糟,人们有时不得不去郊外进行这样的观测,一些“路边天文活动”也就逐渐转变成了 Star Party,“路边天文学”现在已经成为了Star Party中最重要的活动内容。而说起约翰·道布森,他可算是美国业余天文史上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今年(2004年)89岁的约翰出生在北京,后来随家人移居美国,他做过僧侣,后来投身于天文科普事业至今。20世纪70年代就是他发明了道布森式天文望远镜,这种天文望远镜构造巧妙易于天文爱好者制作,它的发明大大推动了世界业余天文学的发展,道布森式天文望远镜也成为了当今Star Party自制天文器材交流展示中的主角。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7-5-16 11:12

老大的这篇文章真早,真好。

蔡斯 发表于 2007-5-17 11:55

赞,当初介绍“国际天文日”的时候,在天文联盟发的那个小册子上也看到了路边天文等活动

jolin521 发表于 2007-5-18 16:27

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好好学习学习!::32::

楚天空 发表于 2007-5-19 11:32

喜欢这个节日啊,每年的5.19都是国际路边天文日吗?

爱望天的猫 发表于 2007-5-19 11:51

回复 #1 rjxie 的帖子

今晚去参加北航的~~嘿嘿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7-5-20 13:37

原帖由 楚天空 于 2007-5-19 11:32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喜欢这个节日啊,每年的5.19都是国际路边天文日吗?
今年是第一届,以后的事情应该还没有定论。
显然,昨天的活动非常成功。:victory:
我个人猜想,将很有可能把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六确定为“国际路边天文夜”。

曼珠沙华 发表于 2007-5-22 15:25

想要一个图片里的.................::24::

DENGZY 发表于 2007-5-22 19:31

写得好好哦,了解这些得用很长的时间吧

rjxie 发表于 2010-6-4 06:08

回顾下我原来的作品别亦有一番风味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路边天文历史——全球星空聚会潮 (博物杂志文章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