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命运,你来主宰
本帖最后由 圈儿圈儿 于 2015-8-14 16:35 编辑我的命运,你来主宰
我叫QHY5-III,我是QHYCCD相机的新成员,是QHY5系列的第三代。作为最新的升级产品,我在前辈QHY5-II的基础是做了很大的突破,升级和改变。我的芯片尺寸变大了,我的个头也增加了一点,我的导星接口也变了。但是我还是一样的苗条{:5_282:}
相比之前我多了一个美丽的项圈(散热环)。
我现在很纠结,我的项圈是固定在上面的位置还是可以设计成可移动的呢?作为我未来的小主人,你们觉得呢?
快快说出你的看法,我的外形命运你来主宰,我听你的!!!
芯片尺寸变大,我喜欢,如果项圈的位置对散热效果影响不大的话就设计成可移动的吧,如果相反就搞成固定的了,或者标上两根线,在这两根线之间移动效果都差不多,跑出线外效果就差别大了 顶可移动的{:5_283:} 如果用来导星,还是可移动的方便导星镜合焦呢 芯片多大?沒有1/2吋,以及16bit.謝謝再見...... 1961isu152 发表于 2015-8-14 19:12
芯片多大?沒有1/2吋,以及16bit.謝謝再見......
这么说单反全线也都再见了
想16bit直接上CCD产品吧,看看骚尼和镁光 这种类型的产品线,还没有“16bit”的苗头
还是可以移动,可以拆下来的好。 Mazo 发表于 2015-8-14 20:52
这么说单反全线也都再见了
想16bit直接上CCD产品吧,看看骚尼和镁光 这种类型的产品线,还没有“16bit” ...
我话得很直接,如有得罪请多见谅!
如果QHY-III是为了取代QHY-II,定位在行星摄影与导星,我没有话说。但是QHY5L-II摆那里?
加那个散热圈有何意义?代表使用芯片,工作时会产生不少热量?就算散热圈工作理想,CCD本身温度跟室温相同。
Mazo别跟我扯到单反,以它的尺寸数/单价比是CCD远远比不上,虽然它只有12bit。
虫子兄,这点跟你有关。你测试过MiniCam5,现在正使用Q9M。前者2千元,後者1万4千。在两个中间居然没有黑白机种,QHY产品定位策略你不觉得奇怪?
散热应该在某一个点是最佳的。qhy芯片靠前。估计散热意义不太大。搞个移动的吧 芯片和性能是我关心的。至于散热,既然后半段都插入不进去了,干脆体积做更大一些,散热更好。 移动的好 可移动的好,不做园形的,做成赛场跑道形状更好 ! 感觉应以性能为主兼顾方便与美观。 横圈改为竖槽感觉更好一些。 可调的散热器,可以兼顾与目镜共焦点的设计。这样换目镜很方便,焦点不用重新找了 1961isu152 发表于 2015-8-15 00:33
我话得很直接,如有得罪请多见谅!
如果QHY-III是为了取代QHY-II,定位在行星摄影与导星,我没有话说。 ...
应该不是取代而是并存。 QHY5L-II除了行星摄影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导星。导星设备是一个需要独立存在的设备,就像有了MINICAM5F以后,仍然需要导星设备。而用USB3.0的相机导星固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也不是很有必要。而且未来很多独立设备,特别是LINUX的设备,支持USB3.0还有一些问题。所以这个QHY5III的定位还是比较明确的,重点是行星,兼顾(但不是主要)用在导星上。特别是QHY5III系列里面包含的几种CMOS芯片,只有174和178是黑白的。而现在导星发展趋势,是往小型化方向发展。174的大像素并不利于在短焦导星镜上侦测星点的位移。178又是600万像素的,用于导星又有点大材小用了。所以QHY5L-II作为轻便型的导星相机,定位并没有冲突
这个面积深空也是不错的,问题是冷冻后amp glow 有多大影响 1961isu152 发表于 2015-8-15 00:33
我话得很直接,如有得罪请多见谅!
如果QHY-III是为了取代QHY-II,定位在行星摄影与导星,我没有话说。 ...
首先单反多是14bit而不是12bit。何况,以你的想法,直接选CCD就没错了,根本不用考虑5系,说单反仅仅只是举例,看其芯片,把它当作介于12bit和16bit之间的典型而已。
再说尺寸其实并不能成为主要矛盾,像元、焦比、环境视宁、解析度,综合以上带来的效率,才是首要问题。
你那么看重尺寸和位宽,Q22或者16200A不就是挺好的选择么,又不是只有5系能用。
最后CMOS本身就是高度集成的东西,ADC位宽和放大器辉光,这些建议提给索尼,似乎更 “有用” 一些。
为发挥散热最大工效,应该把装置固定,移动式根本就没有散热功效可言。XD
能取得12bit资讯,已经不错了。当然,能到14bit就最好,也很适合我的用途。XD universe24 发表于 2015-8-17 20:35
为发挥散热最大工效,应该把装置固定,移动式根本就没有散热功效可言。XD
能取得12bit资讯,已经不错了。当 ...
具体我们会做一个热测试。看看移动和固定的差别。
移动的不是简单的移动,而是内部带有多头螺纹的结构,之间有硅脂进行阻尼。所以散热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