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自动截取4角的星点,查看焦平面的质量,以及反像。
感谢大师分享,以后如果真能建立远程台的话这个软件真是太管用了 maxpilote调用focusmax,可以设置自动对焦时,HFD大于多少重新对焦,直到符合标准才会继续导星拍摄。
可以单独设置每个滤镜对焦是的曝光时间,如Lum 0.1秒,RGB0.5秒,HA 3秒
可以设置比如LUM 每隔2张自动对焦一次(取决于单张时间),RGB每隔4张自动对焦一次。这样不要考虑温度补偿。
HFD 的数值会比 FWHM 大1~2像素
另外,maxpilote在进行导星校准时(第一次设置Guiding calibration shcool)最好对焦准一些,时间长一些,这样实际拍摄中,导星计算会更精确,导星曲线也好看。
实际结果,单张的质量都是不错的,基本无废片。
LUM每两张自动对焦一次,单张是300秒
叠加后FWHM 在2~3
昨天试用一晚上,我只能说:“xx太给力了”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昨晚天气条件恶劣,一会来一片云一会来一片云。max能在导星曲线超过一定范围后自动停止拍摄,然后不断尝试重新找到被导星,云过去后恢复拍摄。大赞。 steveyzh 发表于 2015-9-17 23:45
呵呵,很早就关注,起初界面和功能少,最近查看作者的FB更新,觉得软件跟以前相比改变很大,就尝试了一下 ...
对于精准校准过极轴的赤道仪,翻转后构图没有问题。
而我翻转后,构图有偏差,虽然不大,但是还是需要SKY X做image link,对齐翻转前的图像,再开始拍摄。
简单快乐 发表于 2015-9-19 01:37
对于精准校准过极轴的赤道仪,翻转后构图没有问题。
而我翻转后,构图有偏差,虽然不大,但是还是需要SKY ...
翻转后重新解析同步构图这个也是软件帮你做的,无需人工参与 的确高端 本帖最后由 steveyzh 于 2015-9-23 20:22 编辑
Maxpilote 拍摄区分为4个功能区,分别用颜色区分
1. GUIDE
e.g.:设定导星最小曝光时间1秒,如果被导星1秒的ADU值大于Setting里的Guiding Min ADU,就按1秒导星曝光;如果1秒的ADU小于设定值,会自动增加曝光直到Max Guide Exp
2. FOCUS/ASTROMETRY
do on begin 全部勾选表示每次换滤镜重新对焦;
redo ea expo 表示每隔X张重新对焦一次;
Star Mag 表示FM自动选择多少星等的对焦星点对焦;
Focus Expos.表示每种滤镜对焦时的曝光时间,以星点不饱和为好;
3.FOCUS TEST
一般L, Ha的Min HFD设置零,
当对焦时,Mini HFD<R,G,B<Max HFD,自动切换R,G,B滤镜拍摄。
当对焦时,R,G,B< Mini HFD,会自动切换到L,Ha滤镜拍摄
这样设置是为了充分利用视宁度,最好的视宁度用于L,HA滤镜。
4. FRAME TEST
设置可以接受的Max Fwhm值,超过max值的单张,会自动存到SETTING里的RUBBISH文件夹,不会混到质量好的单张文件夹。
Max Rness设置星点的圆度,一般超过10就可以发现明显拉线,也自动存到RUBBISh文件夹。
Max BackG天空背景值,比如黄昏天还没完全暗、黎明天光已经微亮、拍摄中途有云,使得背景值超过设定的max值,也自动存到RUBBISH 文件夹
学习了一遍,同时顶起。
对于有做TPOINT的赤道仪,比如paramount MX,对图像进行解析的时候,不能同步赤道仪以免破坏TP。
MAXPILOTE有个选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 勾选不同步,并填写主镜和CCD的参数,如用LUM BIN2模式曝光10秒获取星点图像进行MDL的PINPOINT解析
同时最好在MDL的Observatory面板连接赤道仪(the sky controlled telescope),这样Fits Header里就有中心坐标,解析成功率大。
2. 解析选择Pinpoint
3.这样设置好后,正式导星拍摄前,MAXPILOTE会用Lum滤镜bin2模式曝光10秒的图像解析,
计算出实际中心坐标和拍摄目标名称的中心坐标的误差,直接GOTO修正,而不是同步赤道仪。
如果你设置每2张重新自动对焦,那么自动对焦后,MAXPILOTE会再次用Lum滤镜bin2模式曝光10秒的图像解析,使目标自动居中。
4.实际修正的结果对比,
进来膜拜兼mark的,还没有入导星的坑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