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czheng 发表于 2016-5-1 13:31

碧林天文台-从新处理的M51

   上个月一共拍摄了两次M51,一次曝光500秒,后一次曝光800秒,也不知道哪个曝光时间合适,只是个人感觉800秒悬臂细节多一些。HEQ5载重rc8在加上导星镜,工业电脑,萝卜调焦控制盒,q9变压器等,重量已经超过12公斤,已经达到HEQ5载重极限,以前导星300秒都有轻微拉线,500秒更不敢尝试,后来经过若干次尝试,在平衡下精确调整,后来又入手电子极轴镜,尽量将极轴调到最佳位置,这个赤道仪是一个8年岁数的老龄化了,能达到800秒不拉线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焦点位置受环境影响,大气抖动厉害,好天气较少,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拍摄,天气不等人,论坛的各位大师们提出了很多的好的建议,后期处理也在慢慢跟进,一两天也是学不会的,只能是继续学习。

HEQ5-RC8(减焦)-qhy9-qhy5
SKYX构图-mdl导星拍摄
亮场500秒-20张、800秒15张. dark50张-50张. flat5张、dss叠加 .mdl做ddp.ps出图








大茶壶 发表于 2016-5-1 13:46

高手(沙发,哈哈)

王的传奇 发表于 2016-5-1 15:09

搞台AZEQ6吧~

suhuasky 发表于 2016-5-1 17:31

本帖最后由 suhuasky 于 2016-5-1 17:33 编辑

累计366分钟的效果远不止如此,LZ可否把叠加好的原始图上传网盘共享出来大家练习一下。
下面是在离城区10公里的山上2张10分钟的亮场叠加处理的效果,信噪比不高,但是外围云气已经很明显:


skyczheng 发表于 2016-5-1 18:26

这是另外处理的一个版本,高手们看后说是过了.

海天一叶舟 发表于 2016-5-1 18:35

朱哥威武

skyczheng 发表于 2016-5-1 19:05

海天一叶舟 发表于 2016-5-1 18:35
朱哥威武

我们一起战斗.

skyczheng 发表于 2016-5-1 19:21

我们虽然拍摄器材一般,后期处理技术一般,但是我们不剽窃他人辛苦拍摄的作品据为己有,我们可以提升我们的拍摄器材,优化拍摄软件,熟悉后期图像处理,相信我们拍摄照片会越拍越好,论坛高手云集,稍微点拨一点,问题就好解决了.

海天一叶舟 发表于 2016-5-1 23:50

海天一叶舟 发表于 2016-5-1 18:35
朱哥威武

我们天文爱好者,我们更是战士{:5_283:}

zzhcom123 发表于 2016-5-6 18:39

老大发帖赞一个!慢慢学习{:2_193:}

wsggw 发表于 2016-7-8 23:21

拍的不错。有一个疑问:星点为什么显得比较粗大?是导星精度、赤道仪精度、视宁度...? 我也想上一台RC8,但是我只有ieq30pro,跟你的HEQ5应该是一个级别的赤道仪,这类赤道仪抗RC8进行深空拍摄是否像论坛中大家说的比较困难。我的意思是HEQ5或ieq30pro级别的赤道仪抗RC8拍摄,你觉得拍摄效果受赤道仪的很大影响吗?

土星爱我 发表于 2016-7-8 23:36

默默欣赏中{:3_212:}

夜幕降临 发表于 2016-7-9 15:20

顶!

skyczheng 发表于 2016-7-10 17:19

wsggw 发表于 2016-7-8 23:21
拍的不错。有一个疑问:星点为什么显得比较粗大?是导星精度、赤道仪精度、视宁度...? 我也想上一台RC8,但 ...

Heq5载重是个问题,再有关键一点精度是个问题,还是选择neq6.azeq6级别以上的赤道仪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碧林天文台-从新处理的M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