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系外行星的信息综合帖
NASA新发现一颗外行星GJ 504b 散发暗红色光芒根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图片显示新近发现的外行星GJ 504b,周体闪耀着暗红色光芒,这颗行星距离地球57光年。利用斯巴鲁望远镜的红外设备,天文学家发现这颗行星围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年轻星体运转。
http://news.sctv.com/kjxw/qy/201308/W020130808559557219610.jpg
消息来源:中新网 收到外星人信号?专家分析是行星上超强雷电风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人们可能会认为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神秘无线电信号是外星人试图联系地球人类的证据,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比地球强数百万倍的外星球雷电风暴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天文学家分析了一颗“迷你海王星”复杂的无线电信号,认为是这颗系外行星表面53个雷电闪光形成的。这颗行星被命名为HAT-P-11b,是法国天文学家最早于2009年观测发现的,他记录了该行星产生的较弱无线电信号。据悉,HAT-P-11b的体积是地球的5倍,质量是地球的26倍,距离地球124光年,它环绕的主恒星表面温度大约600摄氏度。
之后天文学家再次定位该信号来源,但却不成功,从而使该现象成为未解之谜。虽然一些阴谋论者认为这些信号可能是高等智慧外星人通过太空传播的,但是来自圣安德鲁大学物理和天文学分校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推断,该研究负责人、“生命、电流、大气层和行星项目(LEAP)”主管加布里埃尔-霍多斯(Gabriella Hodosan)称,我们猜测这些无线电信号是真实的,并且来自于HAT-P-11b。之后我们提出疑问:行星大气层闪电如何制造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如果是这样,需要制造多少闪电才能满足产生无线电信号的条件?
他们猜测这种闪电现象类似于太阳系所有行星,并且发现53个土星闪电强度可以解释HAT-P-11b行星令人困惑的无线电信号。像这样的闪电强度不太可能出现在地球,LEAP项目研究人员保罗-里默(Paul Rimmer)博士说:“这是迄今观测到最大的闪电风暴,目前可以想像一下这种强闪电风暴会遍布星球表面,意味着这颗星球应当存在着惊人的气候状况,像这样巨大的雷暴天气并非不切实际。我们研究显示系外行星非常近距离地环绕主恒星运行,这样的系外行星具有动态性较强的大气层,意味着它的大气层持续变化,制造出不同大小的云层,甚至整个云层系统,覆盖整个行星表面。”
HAT-P-11b非常近距离地环绕恒星运行,很可能它拥有动态性较强的多云大气层,便于形成大型雷暴,聚焦闪电活动形成于行星表面的某一区域。研究小组希望这种系外行星闪电能够达到光学望远镜观测的强度等级。
来源:腾讯太空
----这种热海王星显然不会存在任何生命,何来什么外星文明信号?这种信号想都不用想肯定源自自然现象,就如同当年发现中子星一样。。。。。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49/13/2060/133954864.jpg 科学家称第九大行星温度达零下200多℃
今年1月,美国宇航局声称一个新的行星级天体潜伏在太阳系边缘的说法是不成熟的,而加州理工学院的论文所描述的仅仅是一个预测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称在太阳系外围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踪迹,目前最新的消息进一步指出这颗行星的气温只有零下226摄氏度,由铁芯硅酸盐地幔包围。天体物理学家认为第九大行星的属性仍然非常神秘,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两位来自瑞士的专家估计这颗行星是个体积略小的冰巨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3.7倍。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第九大行星,但未来的大口径综合巡天望远镜将证实这个假设,或者排除它存在的可能。
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Christoph Mordasini等人创建了一个基于假设第九大行星存在的模型,认为这是一颗比天王星和海王星还要小的星球,质量相当于10倍地球质量,温度为零下226摄氏度,或为47K。如此低的表面温度意味着其核心足够冷却,寒冷到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在天体类型上,潜在的第九大行星类似于天王星或者海王星,也被认为是气态行星,虽然没有确凿证据显示其存在,但许多研究人员都开展了观测,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也被命名为行星X。
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由铁核心构成,周围是硅酸盐地幔,除此之外还推测其有水冰层,大气中充满了氢和氦。从理论上看,探测到第九大行星非常困难,我们的望远镜或许扫到了它,但是却错过了。对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美国宇航局曾经警告目前对它的存在进行确认还为时过早,今年1月,美国宇航局声称一个新的行星级天体潜伏在太阳系边缘的说法是不成熟的,而加州理工学院的论文所描述的仅仅是一个预测。
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主管吉姆-格林认为这个假设是推动我们研究第九大行星的动力,但现在说它可能存在还为时过早,将其称为行星X还比较靠谱。如果行星X就在那里,我们一定会发现它。随便说一下,美国西南研究员行星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是美国宇航局新视野号的首席科学家,这个探测器如今已经飞出冥王星轨道,斯特恩对行星X的存在也持怀疑态度。
来源:腾讯科技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84/177/2049/133281544.jpg 激光可以掩盖地球坐标 免于外星文明侵略
目前,不少学者接触外星人持保守观点,他们认为高级外星文明可能会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就像欧洲殖民者在15、16世纪登陆美洲大陆时,对待当地原住民那样。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大卫·基平和艾利克斯·提基尔在最新的研究中指出,如果人类担心被高级外星文明殖民,激光或许可以帮上忙。
这个科研小组通过研究,分析了如果人类想要在宇宙中屏蔽地球,需要哪些条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这项研究用到了天文学家已经掌握的技术,只不过我们现在用它来寻找遥远恒星系统里的行星。高灵敏度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精确测量恒星亮度,发现行星“凌日”时遮挡产生的光度变化,借此发现系外行星的存在。去年著名的“新地球”就是通过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用这种方法发现的。至今为止,开普勒望远镜一经发现了超过一千颗系外行星。
大卫和艾利克斯相信,如果宇宙中在高等外星文明,那么他们说不定也用同样的方法在搜寻远方世,就像人类现在正在做的一样。经过研究小组的计算,如果通过这种方法“屏蔽地球”,每年需要的开启30兆瓦强度的激光设施持续运转约10小时。这样伪装,可以在外星人的“开普勒望远镜”信号里掩盖地球“凌日”造成的亮度变化。
这个装置不需要建造巨大的激光器,它可以是一系列激光器组成的阵列,可以放置在地面或太空中。事实上,现在太空中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基平教授介绍说。而且,类似的激光屏蔽系统并不局限于可见光范围。如果打算在“全波段”屏蔽地球,发射激光的功率大概需要提高到250兆瓦。不过,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更“经济”地隐藏地球。我们不需要伪装地球不存在,而是单纯消除掉大气中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成分痕迹(比如氧气、臭氧和甲烷等)。
“这样,我们相当于给地球做了一层生物伪装,外星人依然可以通过凌日发现地球的存在,但是它看起来就是一颗普普通通毫无生气和价值的死亡星球。”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在搜寻宇宙中外星人存在的各种蛛丝马迹,目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来检测是否我们收到的信息里存在外星人发射的激光信号。不过和庞大的SETI计划所做的其他努力一样,截至目前,并没有发现来自系外恒星的任何异常信号。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211/129/2046/133074256.jpg
低调是福:一些学者指出地球或许不那么期待“第三类接触”
正如刘慈欣所言,我们还是应该低调谨慎一点的好,不要太过于招摇,否则会大难临头,多一份谨慎总不会是坏事 本帖最后由 zenghan 于 2016-5-3 15:16 编辑
NASA发现炽热超级地球55 巨蟹座 e
这个炽热的超级地球名为“55 巨蟹座 e”,和地球相对较近,大约只有40光年。其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2427摄氏度,而夜半球的最低温度只有1127摄氏度。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最近对系外行星中一个“超级地球”的表面温度进行了首次测绘。这个行星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两倍,测绘结果表明其两个半球的温度差异非常大,原因则有可能是那里存在着熔岩流。
“人们对这个行星的看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论文的主要作者、英国剑桥大学的Brice Olivier Demory说。“新发现表明其夜半球的温度就已经很高,但其昼半球的温度更高。这说明这个行星无法有效地将热量带往全球。而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这个行星的大气层只在昼半球存在;二是这个行星表面存在着熔岩流。”
这个炽热的超级地球名为“55 巨蟹座 e”,和地球相对较近,大约只有40光年。它和它的主星距离非常近,公转周期只有18个小时。正因如此,这个行星是被它的主星潮汐锁定的。这种情况就像月亮之于地球一样,永远只有一个半球朝向它的主星。所以“55 巨蟹座 e”的一个半球永远是白天,温度极高;而另一个半球永远是黑夜,温度相对较为凉爽。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对‘55 巨蟹座 e’的相位进行了观察。这样的相位和月相原理是一样的。人们同样可以将这个小小的系外行星相位分成上弦、下弦、新相和满相,”Demory说。“通过这样的观察,人们能够为这个行星制作出一幅热量地图,了解这个行星表面最热的地方在哪里。”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红外波段上,对这个行星进行了总计时长达80个小时的观测,期间行星围绕其主星运行了多次。科学家利用获得的数据,对整个行星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测绘。令人震惊的是,人们发现这个行星的两个半球温度差异极大。其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2427摄氏度,而夜半球的最低温度只有1127摄氏度。
这一发现表明,“55 巨蟹座 e”夜半球的温度要明显低于昼半球,这个行星上的热量没有均匀地分布到全球。这与之前人们的猜想不同。此前人们认为,浓厚的大气和强风,会把热量扩散到行星全球。但事实上,这个行星的大气并没有那么浓厚,而且这个行星表面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熔岩流,这些熔岩会在夜半球凝固,进而阻断热量的传递。
“‘55 巨蟹座 e’的昼半球可能存在着许多熔岩河和极度炽热的大型熔岩湖。但在其夜半球,熔岩流就会硬化,就像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样,”比利时列日大学的Michael Gillon这样说。
与此同时,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还发现,这个行星昼半球的最热点与之前人们的预计相比发生了偏移。通常人们认为,最热点就在主星的直射点上。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表明其昼半球的热量循环受到了一定限制,也有可能与其表面的高温地貌,如熔岩流有关。
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30日的《自然》杂志上。
@SamuelHan这大概就是你预测的所谓大气层塌缩的系外行星实例。我以前也开帖讨论过潮汐锁定的行星的大气状况的情况,只不过这次是学术期刊正式对这个问题进行基于观测数据的讨论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7/138/2045/133011322.jpg
“55 巨蟹座 e”艺术想像图。NASA / JPL-加州理工学院
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一颗孤独的“流浪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银河系可能存在着许多“孤独行星”,它们处于黑暗太空之中,没有任何同伴行星或者主恒星,目前,天文学家最新探测到一颗孤独行星,将提供这些宇宙天体形成的重要线索。
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和两微米巡天观测仪的观测数据发现了这颗孤独行星,这颗自由漂浮、行星质量大小的天体位于长蛇TW星群。最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WISEA J114724.10?204021.3,或者简称WISEA 1147,它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5-10倍,距离地球175光年。
WISEA 1147是为数不多的自由漂浮行星之一,天文学家指出它们很可能是一颗褐矮星,而不是一颗行星。由于该天体位于长蛇TW星群非常年轻的恒星之间,天文学家认为它非常年轻,大约仅有1000万年历史。
由于行星至少需要1000万年才能形成,很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从行星系统中脱离出来,因此WISEA 1147很可能是一颗褐矮星。褐矮星形成类似于恒星,但是内核缺少融合原子质量,以及恒星光线照射。
美国托莱多大学亚当-施耐德(Adam Schneider)说:“基于持续监控,很可能会跟踪发现WISEA 1147的历史,证实它是否独立形成。”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期刊》上。
科学家认为银河系存在数以亿计的漂浮星球,其中一些可能是质量非常低的褐矮星,其它一些可能是“善意行星”,被早期存在的行星系统踢出。但是以上情况的漂浮星球数量仍无法准确测定。
跟踪分析漂浮星球的起源,以及测定它们是否是行星或者褐矮星,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是非常独立的星球。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美国宇航局红外处理和分析中心戴维-柯克帕特里克(Davy Kirkpatrick)说:“我们正在从事一项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试着确定漂浮星球的属性,以及多少颗行星与褐矮星相关。”据悉,天文学家通过筛选2010年广域红外相机,以及10年前两微米巡天观测仪拍摄的照片,发现了WISEA 1147。
http://img1.gtimg.com/tech/pics/hv1/180/204/2056/133743600.jpg
如图所示,这是最新观测发现的WISEA J114724.10?204021.3,它没有主恒星,在太空中自由漂浮,科学家认为它最初可能是一颗低质量褐矮星。
已拜读,辛苦辛苦 本帖最后由 SamuelHan 于 2016-5-6 00:28 编辑
zenghan 发表于 2016-5-3 15:15
NASA发现炽热超级地球55 巨蟹座 e
这个炽热的超级地球名为“55 巨蟹座 e”,和地球相对较近,大约只有40光 ...
应该是这样的图才对
请附原文链接参考 zenghan 发表于 2016-5-3 15:37
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一颗孤独的“流浪行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银河系可能存在着许多“孤独行星”,它们处 ...
你的图手机版、触屏版上都看不到,建议转为NPG格式上传,这样的图片电脑版、手机版都能看得到。 行星也串门 科学家发现系外行星存在轨道迁移
据国外媒体报道,开普勒233系统的4颗行星似乎与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很少有共同点。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开普勒233天体系统困于一个被破坏的轨道结构中。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Sean Mills表示,究竟行星如何形成及在哪儿形成,这是行星科学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巨大的气态行星远比地球大得多,轨道非常靠近它们的恒星。Mills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存在一个关于它们是如何形成、如何抵达较近的轨道、以及为什么我们太阳系没有那样巨型气态行星的大辩论。
Mills和他的合作者使用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的亮度数据来分析四颗行星是如何遮挡星光及改变彼此的轨道的,从而推断出行星的大小和质量。该小组进行了生成这个系统当前架构的行星迁移的数值模拟,它类似于太阳系气体巨星的迁移。太阳系的轨道结构似乎从46亿年前它诞生以来就在进化了。然而,古老的开普勒233系统的四个已知行星,更久地维持着一个轨道结构。
开普勒233中的行星比地球大得多,可能由一个坚实的核心和气体外壳组成,而且它们以7至19天的周期绕着其恒星旋转。天文学家称这些行星为潜在海王星类别,它们是已知的最常见行星类型之一。开普勒233的行星也会出现共振,譬如每次当它们中的一个绕着恒星公转一周,下一颗则绕两周。开普勒233轨道最深处的两颗行星以4:3共振,第二个和第三个以3:2共振,第三个和第四个以4:3共振。天文学家们见过包含两到三颗行星的外太阳系共振,却没见过四颗的。
该研究的合著者Daniel Fabrycky表示,这是这种现象最极端的例子。另一合著者Howard Isaacson表示,开普勒233系统为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和迁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Isaacson表示,在这方面,来自开普勒和夏威夷凯克望远镜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Mills表示,行星形成的某些阶段可能涉及剧烈的过程,但在其他阶段,行星可以以一种平稳、平缓的方式演化,这可能就是开普勒233行星所特有的。这种过程完全不同于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这些行星是在他们目前的轨道位置形成的。
但是科学家们怀疑太阳系是否更大,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其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是移动的,它们可能避开了共振问题。Fabrycky表示,这些共振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天体四处飞来飞去并互相撞击,那它们会把行星从共振轨道中赶出去。
开普勒233的行星以某种方式设法躲避天体的散乱,比如改变行星的潮汐力,也可能会引起共振分离。Mills和Fabrycky的合作者可以通过使用高分辨率阶梯光栅光谱仪精确测量其光线来确定恒星的大小和质量。光谱显示了大小、质量与太阳很相似的恒星,但它比太阳老60亿岁。(罗辑/编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