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普的长篇思考
科技活动周两天工作下来,感觉像被暴打了一顿,身心俱疲。马上又要投入到课程中,休息之余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科普中的见闻和经历。先大概介绍一下科技周吧,由于科大在安徽的影响力,每到学校对外开放时就会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去年在化学院3000人次,今年在天文台2800人次,活动非常火爆。排除重复参加活动的以及安徽周边的游客,两年内合肥本地的游客数量也有全市人口近千分之一,算是个比较大的样本了。化学有关的暂时不说,就来谈谈和咱们论坛有关的天文。
先回忆一下人口组成
幼儿园小盆友:5% 就没指望能教会什么东西,只要不捣乱就行。
小学生:20% 这个年龄好奇心很大,处在分化的时间段。听话的小孩能让你觉得很舒心,淘一点的可以整的人想死,然而不幸的是后者明显更多…
中学生:20%相当大一部分是老师带领组团参观,非常有秩序。由于懂事了许多,接受能力强,应该是活动中受益较大的群体。
大人:45% 家长才是数量最多的存在,他们是参加活动的源动力。任何与教育有关的事业,得家长者得天下。另有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小青年,但是大学生数量极少,原因未知。
老人:5% 人老心不老,以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份出现,也想来凑凑热闹。
然后是两天当中群众对天文台不同的印象:
第一天早上,晴。带大家用日珥镜观测太阳,人非常拥挤,观测速度慢。大家看完之后普遍表示失望,原来就是个红点,却没有几个人能注意到巨大的日珥。
第一天晚上,多云转雨。吃晚饭的时候上弦月还蛮清楚,一到天黑就乌云密布。大家抱着非常高的热情来排队,最后只能集体参观望远镜外形,抱怨声很多。
第二天白天:雨。简单枯燥的参观望远镜,稍微讲两句就结束了。但由于一开始就是下雨,群众表示可以接受这个结果,然后迅速离开去参观别的院系。
第二天晚上:阴转晴。雨终于停了,但是到9点半才完全晴开。大部分游客都已经回家,只有30来个还在坚持等待云散,最后成功用主镜观测亚平宁山脉和木星,大家欣喜若狂,满意离开。
还有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Q 望远镜能看多远?
有取舍的回答,对于真心提问懂事理的大人,可以提及望远镜的成像原理,顺便带动周围的气氛,这时候回答无穷远。
如果是小孩子提出的,我认为最好的A:从我们的近邻月亮,到太阳系内其他行星成员,再到银河系里的星云星团,最后是银河系之外广袤的宇宙深处都可以看到。一般人到银河系之外就不知道了,他们会觉得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Q 望远镜多少倍?
尝试了许多种A,效果都不是很好。望远镜收起来的那段时间说没有倍数让人觉得奇怪,但其他答案确实是不对的;望远镜观测时,说倍数可调又要扯出来一大堆,说当前倍数就是一个数字,没有任何感觉,总之是很棘手的难题,没有很好解决。
Q 望远镜多少钱
这是一个纯粹烦人的问题,而且全部来自于大人。如果一再强调钱不重要但他还是会追问的话,直接拉黑就行了。大部分人只是无意提出,当他们意识到错误以后会主动把话题变回正轨,死缠烂打的毕竟还是少数,知道了多钱也就是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果断不予理睬。
Q你这望远镜怎么观测的
问题来自于展览期,真正动镜子的时候基本没人提。主要还是涉及赤道仪的指向以及望远镜的光路问题,还有天文台圆顶的旋转。只需要从形象的角度简单说一下怎么转的即可,最好不要提及赤道仪跟踪。
Q为什么白天只能看太阳
这个问题来自于白天,却容易在夜晚中解决,矛盾在于无法让提问人感受光污染的威力,太阳光比光污染强多少一目了然。
Q旁边的小镜子干啥的
一旦开口寻星镜,会有无数关于倍率和视野的问题接踵而至,不过问这个问题的人也少,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镜上。我尝试着回答:如果大的坏了我们就临时用小的,会不会太黑色幽默了…
Q望远镜是不是电动控制的
答案没啥说的,但是可以看出来大家对电动装置情有独钟,认为它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就是更高级,当我们摄影时在望远镜后面接很多线也是如此。
Q望远镜能不能收缩
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显然是深受炮筒哥的毒害,以为望远镜都是属长颈鹿的,也从侧面提醒现在有很多骗钱的人假装科普,值得注意。
Q望远镜能不能变焦
一下子就听出来是摄影老鸟,可能还收藏了不少高级镜头。不过我也不虚,直接正面回答3200mm定焦,他也就不说话了。
Q我听说贵州有个500米射电和这个有何不同
不得不慎重回答的问题,提问的人还不少。最好的办法还是正面回答,点明光学和射电镜的异同,需要稍微多费点口舌。
Q能直接看到冥王星吗
又一个掉NASA坑里的小朋友,归根结底还是新闻的锅。然而这个问题要很坚决的回答no,直接断了他的念想,不要去考虑什么极限星等。
Q我想给孩子买个望远镜求推荐
no小黑,no星特朗,让一个一窍不通的家长进器材坑就是错误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目的地引导,让话题重点转移到对天文爱好的热情上——小时候我也买过那种玩具望远镜,但是没有在夜晚用过一次,星图和说明书也是懒得看,直到高中才渐渐重新认识天文和望远镜。对于小孩,多半是一时兴起,买望远镜的收获还不如参观天文台来的有效,也就是说止步于感兴趣即可。毕竟中学的课程还是挺重的,长时间熬夜观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回答问题是个挺考验人的工作,很难做到最好,更多端倪还要靠各位看管从这些问题中发现。
总体看来,科普人员和被科普人员之间的矛盾还是不小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差距悬殊。天文台仅10个志愿者同学要接待2800人次参观者,每人在天文台上站半分钟,2800人两天就是23小时,志愿者的工作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想给大家介绍的知识只能长话短说,导致一部分被科普人员听不懂,产生了心理落差。另外,这种落差又会反馈到实际行动上:只能参观望远镜的那天,小朋友们普遍不听话,在天文台到处乱摸,这时只能采取强制措施,把望远镜旋转到高处;最后一晚的观测却完全相反,因为有了等待云散的念头,大家都遵守秩序,安静等了两个小时。由于大部分游客已经回家,最后这一小波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和我交流,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学会了望远镜和观测的基本常识,甚至表示可以理解并体验了视宁度和有效放大倍数等概念。
来参加活动的游客们,大多数还是带着谦虚学习的心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很多问题都可以搞明白。矛盾就在于时间和人数的矛盾,说白了就是科普工作人员的数量还差的远。
信息不对等。无论你是高桥还是黑洞,在哈勃和新视野探测器的光芒下都会被掩盖,更何况更普通的爱好者们,还在坚持小黑市内观测。
我们习惯了在光害中寻找深空天体,而大众则是习惯了观看NASA的大片。没有人告诉他们目视和摄影的区别,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哈勃和爱好者手里望远镜的区别。
第一早的太阳观测堪称失败,大家所想象的和真实看到的差距如此之大,产生了心理落差。小日珥镜和16寸主镜的差别,以及观测方法上的技巧,我只能尽全力去解说。然而由于矛盾1的存在,到最后还是无解。第二天虽然没有观测,口碑却更高,可能是大家没有实际观测到,但是“能看到银河系以外”带来了更多的想象。
还有我们自己的傲慢。我们认为的熊孩子淘气,以及三个经典讨人厌问题的两个,其实都是正常的,它的产生有自己的原因。作为科普工作者,面对这些问题时首先要去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简单的批判人家无知。
科普工作人员并不一定要是老师或者学习心理学,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它不是一个正式的职业,如果每个人都抱着娱乐的心态,没人愿意付出,那么对话就无法建立。
到最后还是矛盾1的映射,如果我们不缺人的话,完全可以培训一群专业的来搞这方面,效果一定也会好的多。
最后,我之所以连续两年当志愿者任劳任怨,是希望能让大家在活动周有一些收获,大家的科学素养稍微提高一丁点。看到最后一波游客安心离去时,我的内心也是快乐的,因为我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赞赏。这种共同进步的动力,和站在星空之下欣赏宇宙的美丽是一样的。 我居然看完了,沙发。谢谢分享。很好的经验 做过两次路边天文,和本地群里的爱好者拿我们自己个人的器材,出现的问题普遍都差不多,有的觉得没什么看头,有的很惊喜,但是看到他们激动的眼神还是蛮高兴的,路人也很热情,会问很多问题,我当然很乐意解答,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巩固的了自己的知识,一个接一个,连续三四个小时没停过嘴巴,连水都忘记喝,不过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开心很有意义的活动。{:2_191:} 很好的记录和总结。 ivan11223 发表于 2016-5-16 21:20
做过两次路边天文,和本地群里的爱好者拿我们自己个人的器材,出现的问题普遍都差不多,有的觉得没什么看头 ...
大部分人只要认真讲还是可以入门的,群众的认知和天爱不同正是说明我们的科普活动还很欠缺,关键是没几个人愿意坚持啊,稍微讲两句就不耐烦了 急速流星 发表于 2016-5-16 20:27
我居然看完了,沙发。谢谢分享。很好的经验
事实上是并没有几个人看,大家都在忙着拍摄与讨论器材 探栓怪 发表于 2016-5-20 20:40
大部分人只要认真讲还是可以入门的,群众的认知和天爱不同正是说明我们的科普活动还很欠缺,关键是没几个 ...
这种就没办法了,自己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大部分都要上班上学,还要腾出时间自己玩,科普很累又麻烦{:5_299:}科普这些事只能留给少数有时间又能从中获得乐趣的人做了
其实效果还可以,不要太在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