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non 发表于 2005-5-1 08:18

剛做了點處理,4月21日15:29UT拍攝木星的AVI短片共702幀原始圖像,我從中人手選取了37幀疊合,然後施以輕度銳化,後再放大了5倍。

315 发表于 2005-5-1 10:10

欢迎高手光临!

天乐 发表于 2005-5-1 11:46

高!木卫也显细节。

Alone狼 发表于 2005-5-1 20:08

强啊!

九大行星 发表于 2005-5-2 21:28

首次见到爱好者也能拍出木卫细节来,实在是高!

newcanon 发表于 2005-5-4 22:27

在香港有人問及甚麼是 under sampling 的問題,以下是我的答覆:

根據Dawes Limit,望遠鏡的解像力 = 4.56/D,D是以英吋計算望遠鏡的口徑
C14 的解像力 = 4.56/14 =0.326角秒(SCT中央有大面積副鏡阻光,達不到理論值)
木星現在約44角秒
44角秒/0.326角秒 = 135(像素)
即是,如果用一粒pixel 展示 0.326角秒,則44角秒的木星便需要135粒pixel才能展示,
根據 double sampling theory,最少要用兩倍或以上此理論值才能有效發揮望遠鏡的解像力,即 135 pixel X 2 = 270 pixel

4月23日晚的seeing只是比一般稍好
F11 的木星只有 143 pixel,因此是 under sampling
F31.5的木星有 416 pixel,因此是 over sampling
F24.5 的木星則有 317 pixel,適中
在seeing好時,則可以再提高焦比拍攝,2003年火星沖,我便曾以F59拍攝火星,取得不錯效果。
我所理解,所謂 over sampling 並非指它無效,僅指它超過 double sampling theory 的採樣度。如果 seeing 好,拍攝物又夠光時,不採用 over sampling 去拍攝,絕對是一種浪費。
下圖便是 2003 年 8 月用 C14 F59 拍攝的火星,它印證了over sampling的可行。

newcanon 发表于 2005-5-4 22:30

又有人問:何解原來未經處理的短片,不見有很多細節,但疊合之後,細節反而更多?
以下是我的答覆:

toucam 的單幀照片充滿雜訊,需要用 stacking 的方法減去,
stacking 愈多,雜訊愈少,可是圖像愈來愈模糊,
銳化照片可以強化細節,但同時又強化了雜訊。
因此,適當做法是:適度疊合照片,減少雜訊,再銳化照片,提取應有的細節。

希望以下 3個圖能解說得明白:
第一張是 Clavius 的單幀原始照片,看似順滑,其實充滿雜訊。

newcanon 发表于 2005-5-4 22:44

第二張把Clavius 的單幀原始照片,疊合2 張、10 張、100張的照片放在一起,再放大兩倍。

newcanon 发表于 2005-5-4 22:55

第三張以Photoshop CS 施以較輕度 Unsharp Mask 兩次,可看到以疊合10張原始照片的效果最好。

zxycom 发表于 2005-5-5 09:31

再顶
真是精益求精,感谢newcannon兄^^

Alone狼 发表于 2005-5-5 11:09

顶啊!口径就是真理啊!

隋阳 发表于 2005-5-17 19:59

好帖子!!

隋阳 发表于 2005-5-17 20:01

空有口径没有技术也是不行D!!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C14重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