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乌鲁木齐“路边天文”活动总结
“路边天文”活动是面向普通市民的天文科普宣传活动,效仿国外和国内香港等地的组织形式,结合自我实际情况,区天文学会策划于2005年5月中旬开展一个小规模的路边天文活动,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长期开展奠定基础,总结经验。活动由区天文学会组织,参与单位还有一中天文小组、50中天文小组、新疆乐天派。活动前通知见:../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99911&ID=14855
本次活动实施时间为2005年5月15日晚21:30--23:30,活动内容主要是观测月面(上弦)、土星、木星,讲解简单的天文知识。当天天气情况为多云,好在观测时天气好转,对活动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观测活动主要由我校的17名天文小组成员组织,共分5个组,使用的设备为:VIXEN 80毫米地平三台、VIXEN 80+普通赤道仪+摄像CCD+电视机一台、VIXEN 200折反+GP+TOUCAM+笔记本一台。
我认为活动的成功之处有两条:
1、没有出安全问题
2、没有丢失一个零件
不足之处在于:
1、组织方面仍不够理想,尤其是开始时没有很好的利用机会做好宣传
2、没有有重点的发现、挖掘一些有潜能的爱好者
初次组织这样的观测活动,还有很多地方摸不到门道,请各位同好指正。
以下是五个组的观测统计:**************************************************************************
1、2005年“路边天文”天文科普活动统计表
统计时间段:2005年5月15日21:30-23:30 统计人:姚梦云、李美娜、宋奕辰、
黄雨辰、刘诗媛、刘竹
——————————————————————————————————————
来访总人数:187人
其中学前儿童22人,学生70人,成人83人,老年人12人
——————————————————————————————————————
询问天文问题人数:28人
其中学前儿童1人,学生25人,成人2人,老年人0人
对问题回答表示满意的人有28人,占提问人数的100%
对问题回答表示不满意、不明白的人有0人,占提问人数的0%
——————————————————————————————————————
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人有163人,占87.2%
停留时间在5-15分钟之间有10人,占5.35%
停留时间多于15分钟的人有14人,占7.49%
——————————————————————————————————————
有强烈兴趣的人有8人,占4.3%
兴趣较一般的人有178人,占95.2%
不太感兴趣的人有1人,占0.53%
典型问题有:
1、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怎样形成的
2、火星与地球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及为什么在火星上没有生命而地球有
3、月亮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半以及月面的环行山是什么,怎样形成的
备注、总结:
今天的活动,我认为本组完成的很好,能对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并能在参观者观测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待人态度很好,赢得很多人赞赏,同时,我们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观测水平和口才,在与其他爱好者的谈话中学习到了知识,希望以后多搞这样的科普活动。
********************************************************************************
2、2005年“路边天文”天文科普活动统计表
统计时间段:2005年5月15日21:10-23:00 统计人:王昊鹏、许少辰、张弋
——————————————————————————————————————
来访总人数:110人
其中学前儿童22人,学生38人,成人45人,老年人5人
——————————————————————————————————————
询问天文问题人数:43人
其中学前儿童6人,学生14人,成人20人,老年人3人
对问题回答表示满意的人有42人,占提问人数的97.7%
对问题回答表示不满意、不明白的人有1人,占提问人数的2.3%
——————————————————————————————————————
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人有18人,占16.4%
停留时间在5-15分钟之间有26人,占23.6%
停留时间多于15分钟的人有66人,占60%
——————————————————————————————————————
有强烈兴趣的人有66人,占60%
兴趣较一般的人有29人,占26.4%
不太感兴趣的人有15人,占13.6%
典型问题有:
1、这台望远镜是多大倍数
2、为什么只能看到月亮的半面
3、CCD成像设备是什么原理
4、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
5、关于月海的命名
备注、总结:
开始时对仪器的使用出现一些问题,幸及时更正,后来分工渐渐明晰,工作一直都很顺利。组里每个人都对询问做出了详细的解答,效果很好
******************************************************************************
3、2005年“路边天文”天文科普活动统计表
统计时间段:2005年5月15日21:40-23:00 统计人:黄静、谢晓寒、吴亚楠、杨晶
——————————————————————————————————————
来访总人数:124人
其中学前儿童16人,学生60人,成人42人,老年人6人
——————————————————————————————————————
询问天文问题人数:45人
其中学前儿童10人,学生24人,成人10人,老年人1人
对问题回答表示满意的人有44人,占提问人数的97.8%
对问题回答表示不满意、不明白的人有1人,占提问人数的2.2%
——————————————————————————————————————
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人有50人,占30%
停留时间在5-15分钟之间有77人,占62%
停留时间多于15分钟的人有10人,占8%
——————————————————————————————————————
有强烈兴趣的人有37人,占30%
兴趣较一般的人有77人,占62%
不太感兴趣的人有10人,占8%
典型问题有:
1、为什么星星会眨眼
2、天上最亮的星星是哪颗
3、能不能在月亮上居住,月亮上有水吗?
备注、总结:
本次活动我们组较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刚开始对望远镜不够熟悉,动作较慢
2、对一些天文问题没有很好的回答
3、经验少,有点慌乱的情况,有时耽误了小组的观测进程
但也有很多表现不错的方面
1、组员都有很好的精神状态,乐观、积极
2、对市民的态度热情友好
3、各尽其责,没有松懈现象
4、能让市民较好的感受到了天文的乐趣
本次活动,市民普遍表现出了对天文的兴趣,有不少还有强烈的兴趣,基本上达到了普及天文的活动目的,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天文普及活动。
********************************************************************************
4、2005年“路边天文”天文科普活动统计表
统计时间段:2005年5月15日21:30-23:00 统计人:孔亚楠、张谦、李磊、齐智涛
——————————————————————————————————————
来访总人数:69人
其中学前儿童19人,学生25人,成人23人,老年人2人
——————————————————————————————————————
询问天文问题人数:9人
其中学前儿童0人,学生6人,成人3人,老年人0人
对问题回答表示满意的人有7人,占提问人数的77%
对问题回答表示不满意、不明白的人有2人,占提问人数的22%
——————————————————————————————————————
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人有13人,占18.8%
停留时间在5-15分钟之间有30人,占43.4%
停留时间多于15分钟的人有26人,占37.6%
——————————————————————————————————————
有强烈兴趣的人有33人,占47%
兴趣较一般的人有26人,占37%
不太感兴趣的人有10人,占14%
典型问题有:
1、月面上的环行山及月海的名称,如何形成的
2、星座的名称
3、活动展板上的图片拍摄的是什么
备注、总结:部分市民的问题很刁钻,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待加强。
******************************************************************************
5、2005年“路边天文”天文科普活动统计表
统计时间段:2005年5月15日21:30-23:00 统计人:孔亚楠、张谦、李磊、齐智涛
——————————————————————————————————————
来访总人数:86人
其中学前儿童12人,学生28人,成人38人,老年人8人
——————————————————————————————————————
询问天文问题人数:7人
其中学前儿童1人,学生2人,成人2人,老年人2人
对问题回答表示满意的人有4人,占提问人数的57%
对问题回答表示不满意、不明白的人有3人,占提问人数的42%
——————————————————————————————————————
停留时间少于5分钟的人有12人,占40%
停留时间在5-15分钟之间有12人,占40%
停留时间多于15分钟的人有6人,占20%
——————————————————————————————————————
有强烈兴趣的人有5人,占38%
兴趣较一般的人有1人,占7%
不太感兴趣的人有7人,占53%
典型问题有:
1、200毫米的镜子用来做什么
2、月海的形成 ^^ 祝贺高兴兄。 照片如果有解释就更好了。 祝贺。 ^^统计资料很详细,组织的很好,学习。 ^^ 统计资料真丰富,祝越办越好! 呵呵,高兴!!我小名也叫高兴的,,直到上学前一天,老爸翻了一晚上辞典,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告诉我:“从今往后你叫高嵩了!” 接着教我怎么写“嵩”字
就这样,我就只有小名叫“高兴”了!!! :roll: 统计得真详细 :)
提问的人比较少。可以针对观测目标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介绍一些有趣的特征,说不定可以打开大家的话匣子。他们不问你们,你们可以问他们 ^^ 照片如果有解释就更好了。
照片如果有解释就更好了。
没人理会??? 活动开展得不错啊! ^^ 新疆同好的水平有目共睹。一次路边天文都这么细致。PFPF~~ 活动的很好啊 :lol: 仪器也相当不错. 组织得不错,特别是注意了量化的统计和事后的总结,这点非常可贵! 很不错的活动。 好哇!顶!嘿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