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是专业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老兄的志向令人佩服.但中间的道路肯定是曲折和漫长的.
是呀,做是个起点,数据分析处理更重要的
自己不能处理分析,也只能看着玩了,这也不比寻慧,天文摄影什么的,要是只是把自己的接受数据发给射电天文台等专业机构,估计人家根本不会理的,或许可以象第谷那样坚持多少年的观测资料,或许被哪个天文学家那个新天象而引发征集以往的观测资料而引用分析出什么理论,但这样的几率太小了,应该有可以用的分析软件吧,从无线电信号中搜寻外星人的计划不是也就是下载信号和分析程序么,不过自己编确实难度太大了,没有相当的数学,信号,电磁波和天文的功底是不行的,,我参观时倒是曾经在天文台里见过频谱分析的程序工作,但我想天文台直接提供此种软件的帮助不是很现实,寻求帮助和自己努力要同时一步步来了,,
和流星观测也不一样,目前没有一个接受而且需要你的观测资料的机构(?),所以资料被引用带来的动力不大,但以后会不会有,自己联系会不会有台站愿意而且需要你的资料也为未可知,
早期的资料也是用绘图仪绘出来存贮的,人工分析,所以直接观察波形图也是能得出一些东西的而不需要太高的数学功底,但现在这样做,自制的射电望远镜这样做有多大意义和效率就不清楚了
纯粹兴之所至,无它。
是的,首先要搞清楚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最好有个业余射电天文项目的实例来启发一下,说不定我会开窍一点?呵呵。呵呵,是的,做的过程也是很快乐,很有意义的
先想着做再说,资料和其他总会有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