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11223 发表于 2016-12-16 12:39

kuangyebuluo 发表于 2016-12-16 12:23
学习,感谢无私奉献

{:5_277:}不客气

xianlv1990 发表于 2016-12-16 13:16

好文章,必须支持,桃子是我最喜欢的行星大师

ivan11223 发表于 2016-12-16 13:31

xianlv1990 发表于 2016-12-16 13:16
好文章,必须支持,桃子是我最喜欢的行星大师

{:5_283:}

麋鹿003 发表于 2016-12-16 13:58

按照对比度来分辨,只考虑瑞丽极限下的情况下,尝试计算了下临界口径

leoyk98 发表于 2016-12-16 14:40

好文,学习了

麋鹿003 发表于 2016-12-16 14:41

本帖最后由 麋鹿003 于 2016-12-16 14:43 编辑

麋鹿003 发表于 2016-12-16 13:58
按照对比度来分辨,只考虑瑞丽极限下的情况下,尝试计算了下临界口径
日n=5,另少了个小数点,是13.4cm{:5_278:}

c360 发表于 2016-12-16 21:48

麋鹿003 发表于 2016-12-16 13:58
按照对比度来分辨,只考虑瑞丽极限下的情况下,尝试计算了下临界口径

现在出差,心不静,回去细细拜读。

c360 发表于 2016-12-16 21:52

瑞利,道斯,斯佩罗准则,是一百多年前的经典天文学空间分辨率准则。
公式的推导,只考虑0级衍射,人类肉眼可直接分辨,如道斯准则,人类肉眼可勉强(不易)分辨,如斯佩罗准则。
现在的高分辨率行星月面大片,无不大量叠加降噪,反卷积,有些反卷积包含1-n级衍射,调制传递函数等图像融合处理,经典天文学空间分辨率准则已不适用了,而应参考理论空间分辨率准则。

抛砖引玉,敬请指正。

老AK 发表于 2016-12-18 22:08

好文,好评,学习中

ivan11223 发表于 2016-12-19 22:47

麋鹿003 发表于 2016-12-16 13:58
按照对比度来分辨,只考虑瑞丽极限下的情况下,尝试计算了下临界口径

{:3_212:}{:3_212:}

kevinliw 发表于 2016-12-19 22:57

drhuang119 发表于 2016-12-19 10:55
个人认为天文摄影和天文科学研究是两码事,物理定律是不会变的。我们摄到的几个天文单位乃至多少光年以外的 ...

恩克缝本身首先就是存在的。小口径看似超出了瑞利极限的范围,但是这是由于行星是一个面而非一个点导致的,而非你所说因为锐化导致的失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DP的行星之路(3)--光学误差/中心遮挡/视宁度对行星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