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3 20:22
最新消息!
深度撞击号现在距离坦普尔一号已经不足70万千米!
北京时间2005年07月03日18时51分37秒,深度撞击号距离坦普尔一号彗星700000千米。
探测器携带的撞击器将于北京时间2005年07月04日13时44分34秒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
http://deepimpact.jpl.nasa.gov/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3 20:33
“深度撞击”7月3日拍摄的9P/Tempel 1彗星的最新照片。
This image of Deep Impact's impactor probe was taken by the mission's mother ship, or flyby spacecraft, after the two separated at 11:07 p.m. Pacific time, July 2 (2:07 a.m. Eastern time, July 3). The impactor is scheduled to collide with comet Tempel 1 at 10:52 p.m. Pacific time, July 3 (1:52 a.m. Eastern time, July 4). The impactor can be seen at the center of the image.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3 20:40
科普:太空大片“深度撞击”剧本全接触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03日 18: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潘治 刘军 毛磊)7月4日,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将与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深处上演一场亲密接触的精彩大戏。现根据美国宇航局官方公布的“剧本”,摘要如下:
1、导演:众多大腕联手执导,云集业界顶尖机构及科研院校、企业等,包括美国宇航局及其喷气推进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等高校以及“鲍尔”航天科技公司等企业。
2、剧本创意:30年多前,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一本名为《2001》的作品中构想出“撞击彗星”的创意,也引起了诸多航天大腕的兴趣。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后的计划,最终于1999年7月被美国宇航局等方面采纳。
3、时间:格林尼治时间7月4日凌晨5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
4、地点:距地球1.3亿公里的太空深处,室女座中最明亮的星体角宿一附近。
5、主角一:“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于今年1月12日发射升空,迄今已在太空中飞行了近4.3亿公里。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飞行器,负责提供动力并携带有诸多科学仪器;二是用来轰击彗核表面的撞击器,体积相当于一台普通家用冰箱,重近400公斤。
6、主角二:坦普尔1号彗星,它由德国天文学家坦普尔于1867年发现并以他的名字而命名,这颗彗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运行,彗核自转周期约42小时。
7、剧情梗概:北京时间7月3日14时07分,“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从其搭载的母船探测器中被释放出来,并开始调整飞行姿态和速度,等待与坦普尔1号的约会。约24小时后,坦普尔1号彗星如约而至,两者将以约每秒10公里的速度“激情”相撞。
8、摄像:此次拍摄规模庞大,各路高手精英尽出。太空中,美国的“哈勃”、“斯皮策”、“钱德拉”和欧洲的“牛顿”天文望远镜等会从各个波段观察;地面上,美国基特山天文台、欧洲南方天文台等也会持续监测。在能见度好的情况下,西半球某些地区的人们或许也可借助高倍望远镜参与“实录”。
9、投资及制作:凭借2.5亿美元的投资,6月29日公映的好莱坞科幻巨片《世界大战》超过《泰坦尼克号》2亿美元的纪录成为最昂贵的影片。而“深度撞击”计划则共耗资3.3亿美元,轻松摘冠。《世界大战》耗时7个月拍摄而成,而“深度撞击”计划自今年1月12日发射探测器开始,7月4日上演撞击一幕,约一个月后传回首批相关数据,再经历约几个月的数据分析时间,整个项目要一直到2006年3月才将宣告结束。
10、影片宗旨:暴力绝非本部大片宣扬的宗旨。科学家认为,彗核内部的物质构成和表面可能会有显著的不同,只有类似的撞击方式才能对彗核内部进行深入研究。此次撞击的科学目标包括:首次直接探测彗核内部的物质;了解彗核表面的构成、密度、强度及其多孔性;通过比较,研究彗核表面和其内部物质的关系;了解彗星演化的历史,解答彗核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等。
LAMOST
发表于 2005-7-3 23:14
明天天气好,打算是是。。。 :arrow: :arrow: :arrow:
zpn8
发表于 2005-7-3 23:40
明天白天看大电视,晚上看天望
听风
发表于 2005-7-4 00:06
哇,人类真的是越来越疯狂了,这个是谁想出来的!竟然去撞击彗星啊!厉害
LAMOST
发表于 2005-7-4 09:40
MQ:天津今天天气暴晴
地球人
发表于 2005-7-4 10:24
天气晴朗,准备出发了!
ufo
发表于 2005-7-4 10:34
天气晴朗,准备出发了!
等你的好消息 ^^
andy2000a
发表于 2005-7-4 11:38
有沒有 此彗星的資料 可以 匯入 planetarium (Palm )?
planetarium 2.4 的 database 好像和 2.3 不同 我把 comet 放到
sd /palm/programs/Planetarium/Data/ 下還是沒有用阿
andy2000a
发表于 2005-7-4 11:57
planetarium 2.4 必須把 plnCometDB.pdb userOBJ.pdb 放到 ram
才能使用
不過 star database
可以放在 /palm/launch or /plam/programs/planetarium/Data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4 16:14
北京时间13点57分美国南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收到撞击成功的信号。CCTV报道称人类探测器比原定的13点52分撞击彗星提前了2分钟,因为撞击后的画面传回地球需要7分多钟,而在13点57分即收到信号,这表示探测器提前撞上彗星。
Deep Impact's Impactor Meets Its Target
The above image from NASA TV is a view from Deep Impact's flyby showing the impactor colliding with comet Tempel 1. (July 3 - 11:15 pm)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4 16:15
视频回放小结:
央视国际网站,56kbps, rm格式,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实录
rtsp://real.cctv.com/wwwwxinwen/2005/07/wwwwxinwen_56_20050704_1.rm
新浪网,有宽频/窄带选择,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实录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5-07-04/1457653090.shtml
新浪网,有宽频/窄带选择,凤凰卫视直播实录
http://tech.sina.com.cn/d/2005-07-04/1328652952.shtml
凤凰网,凤凰卫视直播片断
mms://wm.phoenixtv.com/2005/free/050704hx.wmv
新华网,央视新闻频道回放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5-07/04/content_3172354.htm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4 16:20
撞击瞬间产生的闪光特写!
This image shows the initial ejecta that resulted when NASA's Deep Impact probe collided with comet Tempel 1 at 10:52 p.m. Pacific time, July 3 (1:52 a.m. Eastern time, July 4) . It was taken by the spacecraft's medium-resolution camera 16 seconds after impact.
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UMD
islandtea4
发表于 2005-7-4 18:27
非常精彩,看来美国人技术还是不过关啊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4 18:28
你是说威力还不够大吗? :shock:
听风
发表于 2005-7-4 19:03
这还技术不过关啊
非常精彩,看来美国人技术还是不过关啊
丝
发表于 2005-7-4 19:18
:shock: :shock: :shock:
islandtea4
发表于 2005-7-4 19:44
这还技术不过关啊
非常精彩,看来美国人技术还是不过关啊
不是说早了几分钟吗,要是在战场上发导弹,早几分钟,说不定自己的人还没撤退就就都挂了噢
meteorobs
发表于 2005-7-4 19:58
这个技术的难度就在于轨道计算的精确度上,还有这毕竟是在太空中,跟在大气中实验的
拦截弹的技术并不能相提并论..